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 1. (2024九上·吉林月考) 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 . 文明走向衰落 B . 成为强大封建帝国 C . 外族入侵严重 D . 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 2.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古巴比伦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说明(   )
    A .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较为活跃 B . 海外贸易在古巴比伦占据主导 C . 奴隶主残酷压迫自由民和奴隶 D . 此文献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 3. (2024九上·吉林月考) 玄奘游历天竺后记载:“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文中描述的是(     )
    A . 君主专制制度 B . 印度种姓制度 C . 科举考试制度 D . 民主政治制度
  • 4.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假如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到古代印度访问,根据对等外交原则,与之会谈的人属于(     )
    A . 刹帝利 B . 吠舍 C . 婆罗门 D . 首陀罗
  • 5.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
    A .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 B . 创立“陶片放逐法” C . 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D .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 6. (2024九上·吉林月考) 阿伊·哈努姆遗址是迄今为止在中亚地区发现的唯一完整的希腊式城市。它不仅是亚历山大征服中亚的见证,还是东西方文明在该地区交流融合的产物。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     )
    A . 具有侵略性质 B . 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D . 让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湖”
  • 7.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他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意为神圣伟大),并改组罗马政府,他所采取的一系列顺乎形势的内外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材料评述的历史人物是(     )
    A . 伯里克利 B . 亚历山大 C . 凯撒 D . 屋大维
  • 8.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从“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十二铜表法》”等关键词中提炼出的主题是(     )
    A . 希腊文明的繁荣 B .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 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 D . 罗马帝国的统治
  • 9.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评价是对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观的评判表述。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万民法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 B .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 . 帕特农神庙坐落在希腊雅典卫城 D . 凯撒命人编制的儒略历成为今天所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 10.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从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到雕塑《掷铁饼者》,再到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反映了古希腊文化(     )
    A .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B .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 . 忽视对现实的关注 D . 融合了东西方文明
  • 11. (2024九上·吉林月考) 研究“古代希腊、罗马历史”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 神话  《月桂女神》 B . 遗址  帕特农神庙 C . 电影  《斯巴达克斯》 D . 传说  罗马城起源
  • 12.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公元前45年,“儒略历已开始在罗马使用。经学者考证“儒略历”是在古埃及“太阳历”的基础上编制的。这反映了古代世界不同区域文明间的(   )
    A . 封闭与隔绝 B . 传播与吸纳 C . 征服与扩张 D . 保守与滞后
  • 13.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下列描述中,与欧洲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关系相关的(     )
    A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 条条大路通罗马 C .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D .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14. (2024九上·石林月考) 以下国家中,不属于从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
    A . 西班牙 B . 法兰西 C . 德意志 D . 意大利
  • 15.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以下关于基督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B .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C . 亚历山大帝国信奉基督教 D . 公元前1世纪基督教传入中国
  • 16.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庄园内部包括教堂、房屋、耕地、林地、草场、牧场、磨坊、河流、作坊等,很少出现付钱购置物品的情况,这里可生产所需要的一切产品”,据此推断,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 . 自由平等 B . 等级森严 C . 自给自足 D . 完全封闭
  • 17.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中世纪西欧的庄园里,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可以在庄园法庭上解决。这说明庄园法庭(     )
    A . 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B . 维护了领主的特殊权益 C . 实现了绝对的公平正义 D . 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 18. (2024九上·吉林月考) 11世纪末以来,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市民生活的活跃,社会对法律、医学等专门人才需要量大增。为了满足这些对专业知识、技能学习训练的需要,中世纪大学逐渐发展起来。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大学兴起的(     )
    A . 背景 B . 影响 C . 意义 D . 经过
  • 19.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农业的发展使一部分农民脱离出来,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造就了城市。这说明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封建制度的衰落 B . 生产力的发展 C . 工商业的繁荣 D . 市民阶级的形成
  • 20. (2024九上·吉林月考) 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 . 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 .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C . 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 D .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
  • 21. (2024九上·吉林月考)  比较汉谟拉比和查士丁尼两位君主的历史功绩,正确的是(    )
    A . 都推动人类法制进程 B . 都传承希腊、罗马文化 C . 都强化封建君主权力 D . 都建立地跨欧亚非帝国
  • 22. (2024九上·吉林月考)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     )
    A . 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 . 发展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 . 出现土地私有兼并现象 D . 开始仿效中国唐朝进行改革
  • 23. (2024九上·吉林月考) “武士”这一阶层出现的原因是(     )
    A . 幕府统治的出现 B . 大化改新的结果 C . 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D . 西方列强的入侵
  • 24. (2024九上·吉林月考) 8世纪中期,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庞大帝国的“中世纪强者”是(       )
    A . 古罗马人 B . 阿拉伯人 C . 奥斯曼人 D . 日耳曼人
  • 25. (2024九上·吉林月考) 在初三历史课上,同学们学习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基督教的传播”“自给自足的庄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等内容。这节课的主题是( )
    A . 古代世界的文化交流 B . 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C . 罗马帝国的历史地位 D . 中世纪欧洲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 26. (2024九上·吉林月考)

    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任务一文明多元】

    材料一:

    (1)上列图示的遗迹、遗物中:(填写字母)

    ①再现希腊古典时期雕塑艺术发展方向的是。________

    ②证明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水平的是。________

    ③反映古巴比伦王国“君权神授”观念的是。________

    ④透露中国古代秦始皇“雄心与智慧”化身的是。________

    材料二: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仅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三点即可)

    【任务二文明延续】

    材料三:希腊人不可不称为文明上的先行者。他们在学术与艺术上的成就令人瞠目,尽管他们没有在欧亚大陆间开辟广阔的疆域,也没有完成政权上的统一,但马其顿人与罗马人很好地弥补了希腊人的这一遗憾,尤其是罗马人,他们的帝国远比马其顿人更为长久。

    ——《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分野与相互影响》

    (3)请结合两例相关史实对划线部分内容进行说明。

    材料四:阿拉伯人直接接受了拜占庭的土地制度,借用了拜占庭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吸收了拜占庭的生产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接收和保护了拜占庭的城市建筑,保存了拜占庭大批的图书资料和艺术珍品等等。阿拉伯人自己在许多方面加以改造,变成阿拉伯(伊斯兰化)的东西。

    ——王三义《阿拉伯文明与拜占庭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4)依据材料四,归纳阿拉伯文明在哪些方面受益于拜占庭文明。(三点即可)

    材料五:封建制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每个地方社区都有自给自足的经济、被割裂的社区之间很少交往……孕育法兰克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材料中的“封建制”和“地方社区”的具体名称。依据材料五概括法兰克文明的精髓。

    【任务三文明互融】

    材料六: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总之,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6)依据材料六,分别归纳隋唐以前与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材料中“日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吸收指哪一历史事件?”

  • 27. (2024九上·吉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所谓的法治、实质上是用法或法令来统一制度、控制臣民,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西方法治意识理念是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强调的是维护和保障个人的权利。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意识的差异及启示》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中西方法治传统的特点。

    材料二:民主与法制的精神源远流长,并成为早期国家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两河流域的集权君主、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以此来治理国家和构建理念……它使古希腊民主政体得以实现,也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自由和帝国时代强盛的基础。随着东罗马帝国的推动,却又成了欧洲大陆法律思想的源泉……

    ——摘编自《论法治的起源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运行机制》

    (2)依据材料二提炼观点,并结合材料相关的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200字左右)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