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

更新时间:2024-10-28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七上·平山月考) 1972年,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发布,我国在云南□□发现了两枚直立人门齿化石,经古地磁学方法测定他们的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材料中的“□□”是(     )
    A . 马坝 B . 郧县 C . 蓝田 D . 元谋
  • 2. (2024七上·平山月考) 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北京人(     )
    A .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 B . 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 C . 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D . 已经会使用火
  • 3. (2024七上·平山月考) 大汶口墓葬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和骨器为主。考古发现大墓陶器多达八十多件,还有象牙梳、玉璧环等,小墓仅一到两件粗制陶器和石器。可见,当时这一地区(     )
    A . 处于旧石器时代 B . 出现了贫富分化 C . 出现了早期国家特征 D . 确立了奴隶制度
  • 4. (2024七上·平山月考) 农业的出现,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文明的出现。下列遗址中,不能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
    A . 半坡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西坡遗址
  • 5. (2024七上·平山月考) 下列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它们共同说明了(     )

    A . 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 . 远古人类的狩猎场景 C . “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 . 原始农业的发展
  • 6. (2024七上·游仙期中) 下图为我国远古传说中一场战争的形势图。这场战争的结果有利于(     )

    A . 新石器的创制运用 B . 禅让制的全面推行 C . 华夏族的逐渐形成 D . 奴隶制国家的产生
  • 7. (2024七上·广平月考)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人类的起源 C . 早期国家的到来及发展 D . 人类的发展
  • 8. (2024七上·张北月考)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各种制度的建立,各种机构的设置,建构起国家的框架,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能验证上述说法的考古工程是___________(     )
    A . 大汶口遗址 B . 良渚遗址 C . 夏朝二里头遗址 D . 商朝殷墟遗址
  • 9. (2024七上·平山月考) 据《尚书》记载,商朝前期天灾不断,至商王盘庚时,“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意思是不留恋过去所建的都城,视百姓的利益而决定迁徙)”。于是,他将都城迁到了(     )
    A . B . C . 咸阳 D . 阳城
  • 10. (2024七上·平山月考) “它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大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材料所评价的重要史实是(     )
    A . 阪泉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商汤灭夏 D . “国人暴动”
  • 11. (2024七上·平山月考) 西周通过新封诸侯国不断地将周公等人确立的道德准则和政治方针传向四面八方,促进华夏各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华礼教文明的形成。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 阶级的产生和分化 B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 商王朝的兴衰过程 D . 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 12. (2024七上·平山月考) 下表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夏朝灭亡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A . 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B . 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 C . 与周边国家关系不睦 D . 统治者缺乏治国经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13题8分,14题14分,15题14分,共36分)
  • 13. (2024七上·平山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20余处,分布范围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特别是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材料二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比较。




    1111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特点。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3. (3) 综上,你认为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14. (2024七上·张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每个时期的治国措施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

    材料一   尧、舜、禹的主要功绩。

    尧帝

    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舜帝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禹帝

    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材料二   禹荐益(推荐伯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到禹老的时候),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材料三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北大出版社《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找出尧、舜、禹在品质上具有的相同点。他们是通过哪一制度依次成为了部落联盟首领的?
    2. (2) 据材料二,指出启是采取哪种方式取得首领地位的?由此反映出首领位置更替的办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据材料三,归纳周朝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并概括中央政府与属国之间的关系。
    4.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 15. (2024七上·张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

    材料二   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

    项目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定居生活

    ①___________建筑,木结构水井

    半地穴式房屋

    生产工具

    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粮食作物

    水稻

    ②___________

    家畜饲养

    猪、狗和水牛为主

    猪和狗等

    材料三   良渚古城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古城北面有一个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出土了用于宗教祭祀的玉琮、玉璧等随葬品,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

    文明标准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而判断国家形成的标准:一是阶级的严重分化,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以保证公共工程、宗教祭祀等活动的举行。

    1. (1) 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古人类已经掌握的技能。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材料一中图二、三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

      示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可以印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2. (2) 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二表格中的空缺内容,并写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房屋建筑、粮食种植方面不同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良渚遗址相比河姆渡、半坡遗址有哪些发展、演进?并简述良渚古城考古发现的价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