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10-14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共10分)
  • 1. (2024六上·武昌期末) 观察下面的书写作品,再选择另外一首古诗照着这个格式写一写。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力求美观。

    孟郊诗

    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

    意恐迟迟归

    临行密密缝

    游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线

    游子吟

二、【积累·构筑语言家园】(共30分)
  • 2.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活动一:推敲字音字形

    2023年9月,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此次亚运会的设计bié chū xīn cái ,让人眼前一亮。火炬炬基以八条水脉代表浙江八大水 , 会徽绘以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的江潮,象征着勇立潮头的体育精神。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一时间,可爱的“江南忆”纪念章、钥匙扣等起了关注热潮……本届亚运会为促进亚洲多彩体育文化的交融互鉴提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必将载入史册。

    1. (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2. (2)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xì         xuān         ɡònɡ B . jì         xiān         ɡōnɡ C . xì         xiān         ɡōnɡ D . jì         xuān         ɡònɡ
    3. (3) 下列地名或人名拼音拼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河坊街  HEFANG JIE B . 普陀山 PUTUO SHAN C . 周树人  ZHOU SHUREN D . 钱塘江 QIANTANG JIANG
  • 3.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活动二:品析词句精妙;下列加点字与“必将入史册”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归 B . 歌载舞 C .                                                 D . 三年五
  • 4. (2024六上·武昌期末)  下面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结构类似的诗句是(    )
    A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5. (2024六上·武昌期末)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B . 食指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 C .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D . 科学家们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水汽含量极少;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5%是二氧化碳;火星表面温度很低……
  • 6. (2024六上·武昌期末) 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国杭州向亚洲乃至世界展示了“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请你以“绿色生活进我家”为主题,给爸爸或妈妈提一个建议,并把具体的理由分两条讲清楚。我建议

    一是

    二是

  • 7.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活动三:探寻文本真谛;下列几种说法是否正确。
    1. (1)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楷书棱角分明,骨力遒劲。《三门记》是其代表作之一。
    2. (2) 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 (3)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致。
  • 8.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活动四:撷取诗文精华;诗词积累与运用。
    1. (1) 诗词里有如画的四季。如杜牧笔下江南的早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如辛弃疾笔下的夏夜:“明月别枝惊鹊,。”
    2. (2) 诗词里有浓浓的乡愁。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的感怀:“,乡音无改鬓毛衰。”如张继在《枫桥夜泊》中的愁绪:“月落乌啼霜满天,。”
    3. (3) 诗词里有可贵的品格。狼牙山五壮士那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不禁想到曹植的名句“。”
  • 9.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整本书阅读与分享。
    1. (1) 请完成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人物图谱。

       

    2. (2) 请把正在阅读的书以名片的形式推荐给大家。

      好书推荐

      书名:

      作者:

      推荐语: (不超过50字)

三、【阅览·感悟多彩生活】(共40分)
  • 10.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文段一:读懂课文选段。

    【片段一】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选自《丁香结》

    【片段二】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选自《月光曲》

    1. (1) 根据【片段一】,完成下列阅读任务。

      ①古人由丁香花发明了“丁香结”这一说法,是因为丁香花苞形似“结”,从引出的寓意,但作者给丁香花赋予了新的寄寓,结合生活实际,你的理解是:

      ②片段中提到的“那些诗句”,你能想到哪些?试着举一例:“。”

    2. (2) 根据【片段二】,结合图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选项,并完成填空。

      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想象        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联想):当清幽舒缓的音乐响起,第(① ② ③)幅画卷浮现在他的眼前;当音乐,第(① ② ③)幅画面徐徐展开;随着音乐,第(① ② ③)幅画面骤然出现。

  • 11.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文段二:读懂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张骞(qiān)从长安出发开辟了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六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郑和开拓远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这一倡议,深刻反映了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发扬,立意高远,意义重大。

    ——节选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有删改

    【材料二】

        “一带一路”域内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63%。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和优先合作领域,契合亚欧大陆尤其是亚洲的实际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能够带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更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这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也是为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截至2023年6月,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其进展几乎超出所有人预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证明,各国都有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世界的愿望,都想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而“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将这些理想变成现实。

    ——节选自《国家治理》,有删改

    1. (1) 根据【材料一】,完成“一带一路”大事记。

                      ②                ③

                      ⑤                ⑥

    2. (2) 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

      ②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

      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从理念转化为行动,其进展将超出所有人预期。

      ④“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3. (3) 要完成《“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成就及展望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阅读【材料】和【材料】,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句作更深入地了解。
    4. (4) 请为共建“一带一路”写一句宣传语。
  • 12. (2024六上·武昌期末) 文段三:读懂综合性阅读。

    夏感

        ①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田里的麦浪随着热风在不停地滚动着,似乎在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翻涌,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____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____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____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

        ⑤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已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⑥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dàn)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文集》,有改动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垂着        举着        匍匐前进 B . 挑着        结着        悄然生长 C . 挑着        举着        匍匐前进 D . 垂着        结着        悄然生长
    2. (2)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读了第②自然段中的这句话,眼前会浮现出的画面。
    3. (3) 第⑤自然段作者通过等场景描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
    4. (4) 下列不属于作者的“夏感”的一项是(    )
      A . “充满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B . “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 C .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D .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5. (5) 默读全文,想想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将下列结构图补充完整。

                      ②

                      ④

四、【表达·展现自我风采】(共30分)
  • 13. (2024六上·武昌期末) 下面提供了三组环境,从中选择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环境一:家里一桌的美味佳肴

    环境二:冬天的夜晚,一棵大树下

    环境三:教室里,黑板上写了一个“妙”字

    要求:⑴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⑵把故事写完整,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⑶适当描述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⑷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