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主题阅读:08 我们记得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

更新时间:2024-10-16 浏览次数:8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故   乡(节选)

    鲁迅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 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1. (1) 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我”打寒噤是因为,“厚障壁”指
    2. (2) 找出短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作者通过的手法写出了闰土身材、、衣着和的变化,反映了闰土生活的
    3. (3) 面对中年闰土,“我”对少年闰土念念不忘,对往事依然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短文中的哪句话流露出了“我”的这种思想感情?
    4. (4) 闰土看到“我”“欢喜”是因为,“凄凉”是因为
    5. (5) 下列对“老爷!……”中省略号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表现出闰土见到少年的伙伴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B . 表现出闰土敬畏“老爷”,不敢说话。 C . 表现出闰土内心复杂而无话可说。
    6. (6) 联系课文,说一说水生与当年的闰土有哪些相同之处。
  • 2. 课外类文阅读。

    鲁迅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儿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1.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朴—— 谦恭—— 豪爽——

    2. (2) 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看出理发师是一个的人。
    3. (3) 理发师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一写。

    4. (4) 这个故事中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鲁迅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葫芦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选自张章主编的《鲁迅经典》)

    阅读链接

    作者借江南和朔方的雪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现实的否定。“滋润美艳”的南雪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憧憬。“蓬勃奋飞”的北雪抒发了作者战斗的情怀。南雪和北雪都有其不幸的一面,但现实的冷酷扼杀不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诗篇虽流露出淡淡的哀愁,但主旋律却是明朗乐观的,表现了作者虽身处严寒肃杀的冬天,但追求的却是春天和光明。

    (选自李关元《优美和壮美相结合——关于<野草·雪>》)

    1. (1) 本文抓住了江南的雪的和北方的雪的的特点进行描绘,展现了两幅形象鲜明,特色各异的生动画面。
    2. (2) 用横线在第④段画出描绘北方的雪的动态之美的句子。
    3. (3) 在文中,作者欣赏北方的雪的理由是____
      A . 下雪时,可以在雪地里一齐塑雪罗汉。 B . 北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即使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也是这样。 C . 北方的雪虽孤寂却顽强,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与黑暗进行不屈不挠、勇猛抗争的精神。
    4. (4) 联系短文并结合“阅读链接”,谈谈你对“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的理解。
  • 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 读 鲁 迅

    ①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呐喊”的勇士(A)他自比为雪,“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他笔下的雪,是漫漫长夜中的一点微光,是万物皆浊中的一片清新,显得那么孤傲、高洁,恰似鲁迅其人。

    ②我还读鲁迅的坚韧。(B)面对“朋辈成新鬼”的惨痛事实,他毫不退缩,更要“怒向刀丛觅小诗”,向敌人讨还那“拖得越久,越要付出更大的利息”的血债。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敢憎,因为爱得忘我,所以憎得深切,谁能说他不是“奋然前行”呢?

    ③我读鲁迅,不仅读他的杂文,他的诗,也读他自己。(C)凝视着《鲁迅文集》上那个清瘦的老人头像,带着几分敬畏之情,“读”他瘦削的面颊,他炯炯的眼神,他那“一”字形的浓须……

    ④(D)他青少年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三改志愿,选定文艺工作便笔耕不辍。为了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 志向。他不仅有作为文学家的明智,更有作为革命家的长远眼光。他在那个充满白色恐怖的年 代里,依然同情、支持年轻的中国共产党,这一预见的正确,早已被事实证明了。

    ⑤读金庸、琼瑶的小说,或可斜倚床头,信手一翻;读巴金、冰心的文集,则须备上香茗,月下品读;然而读鲁迅,则要正襟危坐,宁心静神地细细咀嚼。我愿这样读鲁迅,直到他的所有被我读懂为止。

    1. (1) 短文第①②自然段从鲁迅先生的两个方面赞扬了他的伟大与崇高。
    2. (2) “他的阅历之丰富,知识之渊博,更像一本读不完的书。”这句话应还原到(A B    C D)处。
    3. (3) 短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看鲁迅先生的头像时,为什么不用“看”,而用“读”?
    4. (4) 结合时代背景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下列对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诘难”暗示了鲁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险恶。 B . 鲁迅在黑暗中虽想用手中的笔把沉睡中的人们唤醒,但还是被恶势力镇压住了。 C . 句子体现出鲁迅坚强不屈、不畏艰险、坚持斗争的精神。
  •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的生活趣味

    董宁

    鲁迅先生给人的印象总是近乎冷峻,一副凛严的面孔像铁板一样坚硬,目光也总像一把利剑,在那样的乱世中傲然穿行。在这样的印象下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越读越觉得先生是一身“硬骨头”,张口说出的话,都带着一股凛然之气。其实,生活中的鲁迅并不完全是这样。

    有一次,鲁迅先生的侄女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矮一点儿、扁一点儿呢?”鲁迅笑了笑说:“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

    鲁迅先生年轻时并不是很英俊,但是,他对自己却很有信心。有一次,英国作家萧(xiāo)伯纳先生对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客套,反而幽默地说:“我老了会更漂亮。”

    鲁迅先生来到上海专事写作,一次夜深人静时,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先生随即拿起手边五十支装的铁皮香烟罐,将一根根香烟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那时,鲁迅已年过五十,却可爱得像个小孩子。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不起眼,在文章中的作用却很重要。遗憾的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们从字数中扣除,不算稿费。一次,鲁迅先生应邀为某出版社撰(zhuàn)写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jí)看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去信要求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先生回复道:“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先生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

    鲁迅先生的胡子很有个性,从日本留学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日式的,两头往上翘,看起来很滑稽(jī),常被周围的人嘲弄,说他是崇洋媚外。他烦扰得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隶(lì)书的“一”字,怪怪的,很逗人,从此却相安无事。

    ……

    双目深邃(suì),表情严肃,鲁迅先生向来被解读为勇敢的斗士。实际上,先生也有幽默、温情的另一面,这些也彰(zhāng)显了他在“战斗”之外的生活趣味。

    1. (1) 对于“越读越觉得先生是一身‘硬骨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的身体很硬朗,身上的骨头很硬。 B . 鲁迅先生很傲气,脾气很硬。 C . 鲁迅先生张口说出的话,都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D . 鲁迅先生态度很强硬。
    2. (2) 本文讲了鲁迅生活中的几件小事?给每件事情概括一个小标题。 
    3. (3) “生活中的鲁迅并不完全是这样”中的“这样”指的是:;鲁迅的另一面是:
    4. (4) “鲁迅先生向来被解读为勇敢的斗士”,借助资料并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勇敢的斗士”的理解。 
  •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悼鲁迅先生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的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悼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悲痛。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缺乏的当然人,因为一些的语文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得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到尼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抚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雄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逝世— 汇集— 悲痛—

    2. (2) ”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
    3. (3) 文中画线句子是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心情。
    4. (4) 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
    5. (5)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
  • 7. 阅读课外文段,完成练习。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 红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鲁迅先生的病,刚好了一点儿,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大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儿又加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筒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我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有删改

    1. (1) 选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关心别人这四

      件事情,其中详写的是

    2. (2) 先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再概括出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①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描写方法: 特点:

      ②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描写方法: 特点:

      ③“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我一说你该不穿了。”

      描写方法: 特点:

    3. (3)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年轻人的____
      A . 真挚帮助 B . 热心教育 C . 诚挚问候 D . 关心爱护
    4. (4) 结合下列两则材料,说说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材料一】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充满悲剧传奇色彩。她在鲁迅的帮助下,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她短暂的一生和鲁迅有太多交集,在很大程度上,鲁迅影响了她命运的轨迹,在她的生命中占有重要位置。

      【材料二】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鲁迅

    5. (5) 下面是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书的两种封面设计,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 8.
    怀念鲁迅

        ①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②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③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到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 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④这不是寻常的丧事,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⑤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⑥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⑦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 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 (1) 第①段中的“晴天霹雳”形容什么?
    2. (2) 第②、③段中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作者急切而又悲痛的心情?
    3. (3) 第④段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对第⑥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表达了作者因鲁迅之死而产生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 B . 我们国家能出现鲁迅先生这样伟大的人物,说明我们的民族是很有希望的。 C . 鲁迅这样伟大的人物死了,预示着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了。 D .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之死的无比痛苦和对奴隶性很浓厚的社会的憎恨。
  • 9. 将选好的课内文章布置好后,还需要一些鲁迅所写的其他文章来丰富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认知,你推荐了《一件小事》,请你和聪聪一起赏读吧。

    一件小事

    鲁 迅

    ①我从乡下跑进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

    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地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叫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老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

    ⑤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一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⑥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是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⑦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⑨“您怎么啦?”

    ⑩“我摔坏了。”

    ⑪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 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⑫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⑬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来。

    ⑭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⑮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⑯我没有思索地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⑰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一路走着,几乎怕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 我还能裁判车夫么? 我不能回答自己。

    ⑱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年七月

    1. (1) 面对车夫的行为,“我”的看法/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选文内容,在下面表格横线上填写文字。

      车夫的行为

      “我”的看法/态度

      老妇人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

      车夫多事,自讨苦吃

      搀着老妇人的臂膊,走向巡警分驻所

      ③  

    2. (2) 选文第⑧段中的画线句使用了描写的描写方法,体现出车夫的精神品质。
    3. (3) 请你阅读选文第⑬段,说说该段中的加点字“大”和“小”分别指什么?“我”为什么这样认为?
    4. (4) 新考法 探究性 读完选文后,请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从车夫的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链接材料】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鸠

  • 10. 阅读名人笔下的鲁迅,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高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有删改)

    材料

    忆鲁迅先生(节选)

    巴金

    一九二六年八月我第一次来北京考大学,住在北河沿一家同兴公寓。我在北京患病,没有进考场在公寓里住了半个月就走了。那时北海公园还没有开放,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在北京我只有两三个偶尔来闲谈的朋友,半个月中间始终陪伴我的就是一本《呐喊》。我早就读过了它,我在成都就读过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和别的几篇小说。我并不是一次就读懂了它们。我是慢慢地学会了爱好它们的。这一次我更有机会熟读它们。在这苦闷寂寞的公寓生活中,正是他的小说安慰了我这个失望的孩子的心。我第一次感到了、相信了艺术的力量。后来我又得到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更热爱地读熟了它们。我至今还能够背出《伤逝》中的几段文字。我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学到了一点驾驭文字的方法。现在想到我曾经写过好几本小说的事,我就不得不感激这第一个使我明白应该怎样驾驭文字的人。拿我这点微小不足道的成绩来说,我实在不能称为他的学生。但是墙边一棵小草的生长,也靠着太阳的恩泽。鲁迅先生原是一普照一切的太阳

    不,他不止是一个太阳,有时他还是一棵大树,就像眼前的树木一样,这树木给我挡住了风沙,他也曾给无数的年青人挡住了风沙

    (有删改)

    材料三:

    鲁迅的一生贯穿着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使他在文艺上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作家,在革命队伍中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很老练的先锋分子。

    (有删改)

    1. (1) 下列题目与材料-《回忆鲁迅先生》的拟题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丁香结》 B . 《我的战友邱少云》 C . 《梅花魂》 D . 《京剧趣谈》
    2. (2) 阅读材料二,分析巴金认为“鲁迅先生原是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体会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现的鲁迅形象,在表格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3

      原文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这树木给我挡住了风沙,他也曾给无数的年青人挡住了风沙。

      人物形象

    4. (4)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中鲁迅的“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的理解。

      【链接材料】鲁迅一生“以笔为戈”,参与斗争,“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悲愤地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痛悼革命烈士、自己的学生刘和珍,也愤怒地揭露了军阀血腥镇压学生的罪恶行径。鲁迅无惧牺牲,他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威胁与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