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女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 . 禅让制 B . 礼乐制 C . 宗法制 D . 察举制
  • 2.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战国以前,卿大夫的封土是世袭的,而且在其封土内几乎与国君有一样的权力。战国时期,秦国的商侯等人因功封土,但其死后,即失去封土,复为县。这一变化反映了秦国(    )
    A . 政治形态的不断变化 B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 . 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 D . 分封制开始受到冲击
  • 3.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唐朝规定:“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宋朝亦规定:“自今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而有明一代,出任六科给事中者,大多是“在各衙门か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
    A . 有效保障了监察权的独立性 B . 促进了监察方式的多样性 C . 有利于监察机构效用的发挥 D .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法制化
  • 4.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唐代、北宋宰相出身状况对照表。从上表可见(     )

    时期

    总人数

    科举出身者

    非科举出身者

    绝对人数

    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绝对人数

    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唐代

    267

    137

    51%

    130

    49%

    北宋

    72

    65

    90%

    7

    10%

    A . 唐代科举制是最主要的入仕途径 B . 官僚集团的结构明显改变 C . 北宋科举制的录取规模不如唐朝 D . 统治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 5.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读《元朝疆域图》。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 B . 中书省的标注有其合理性 C . 中书省与行省是平行关系 D . 地方权利扩大导致中央集权被削弱
  • 6.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 . 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B . 君主的权力被削弱 C . 丞相制度被废除 D .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 7.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柏拉图在谈到苏格拉底之死时认为,要让公民中真正有能力的人来担任法官,他们有智慧、能容纳歧见,且受过训练,能独自审判。同时指出,无论是在私人案件还是公共案件中,每个公民都应参加,因为“一个人若是不参与审判就会感到自己不是这个共同体的真正组成部分”。这一认识( )
    A . 基于对雅典政治利弊的反思 B . 强调雅典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C . 体现权力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D . 背离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 8.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一份11世纪的教会文献指出:任何人接受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任命为主教或院长,教会将不予承认,并剥夺其进入教会的权利。同样地,皇帝、国王、公爵或侯爵若将主教职或其他神职授予他人,将受到天主的谴责,失去永生的机会。材料说明罗马教会
    A . 注重与君主协商教会事务 B . 严禁授予君主与贵族教职 C . 避免世俗君主干涉教会人事权 D . 防范教宗与世俗君主贵族合作
  • 9.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 .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B . 禅让制代替王位世袭制 C .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D . 三省六部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 10.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民主是抗日的保证”,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民主选举,实行的是(     )
    A . “三三制”原则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减租减息政策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1.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据此可知当时西欧(    )
    A . 已经确立依法治国的原则 B . 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地位平等 C . 王权受到教权的严格约束 D . 有限王权的理念被广泛接受
  • 12.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1912年,梁启超建议袁世凯“礼罗”国内政治人士,组建“健全之大党,使为公正之党争”;到1913年,梁又坦言“国中无所谓政治,无所谓政党,但见无数之个人朋比以自营已耳”。可见,在梁启超看来,民国初年(    )
    A . 政党政治尝试失败 B . 共和政体遭到破坏 C . 民主政党难以组建 D . 缺乏民主实践基础
  • 13.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文官面向公民,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文官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由此可见,西方文官制度(   )
    A . 推动了责任内阁制形成 B . 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C . 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D . 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 14.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新中国的这一“创造”(    )
    A . 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 B .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C . 成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 是基层民主制度的成功实践
  • 15.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下表是部分日本官员对近代中国维新变法的看法。表格材料(     )

    日本驻北京公使馆

    武官沈川具和

    在向海军军令部的汇报中分析维新派“既缺从政经验,又少显官,仅有张荫桓、徐致靖等数人,从正面进行公然改革,势单力薄,障碍颇多,难以成事”;认为以康有为为首的变法派对于外国都是“目不识丁”,故在行政改革上无法参照欧美制度,且孤独无援,“唯可所恃者乃皇帝之信任”

    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

    认为中国必须改革,但戊戌变法的顺序与方法并不可取,中国作为大国对延续数千年的文物制度进行有效改革,绝非在短期内能够成就

    A . 指出维新派施政方针的内在缺陷 B . 全面分析了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 C . 反映出维新变法的改革策略全面 D . 揭示日本对维新变法的否定态度
  • 16.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下图为清末历年设立本国工矿业创办的资本趋势,出现图中设厂高潮主要是由于(     )

    清末历年设立本国工矿业创办资本趋势

    A .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 抵制日货运动的开展 C . 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D . 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二、材料题(共计52分)
  • 17.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改革过程往往也充满着曲折与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谋划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中“尚文明”的主要表现,以及“尚文明”的实际效果。
    2. (2) 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张之洞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并结合材料二谈谈你作出判断的理由。结合所学简要评价王安石变法。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40年来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
  • 18.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灭六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二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樊树志《国史概要》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秦、汉统治者为解决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隋朝统治者有何创新?并根据材料三分析该制度与以往选官制度相比有何不同。
  • 19.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演变过程中,不仅伴随着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还伴随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其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文化教育等整个中华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孙楼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秦朝至元朝的一个或多个历史时期,围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 20. (2024高二上·乐平月考)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的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起来。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多元化特点。

    1. (1) 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体?指出材料一所体现的政权运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的借鉴。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代议制在英美法三国确立的标志,归纳上述三国代议制的类型,并简析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