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临沧市临翔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①和③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组织液和组织液 B . 若人长期营养不良,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 . ⑤中蛋白质含量比②和④中多,所以⑤的渗透压高于②和④ D . 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⑤的pH会明显下降
  • 2.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和内环境稳态含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有直接关系 B .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37℃,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是内环境稳态的一种表现 C . 健康人尿液成分和理化性质一般不因饮水多少而变化是内环境稳态的具体表现之一 D .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稳态被破坏将导致疾病发生
  • 3.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 .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 . 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 . 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 4.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 B . 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C .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D . 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 5.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I(电极分别在Q点细胞内外侧)、Ⅱ(电极分别在R、S点的细胞外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静息时,若升高细胞外K+浓度,则电表I的指针右偏幅度增大 B . 刺激P点,电表I和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分别为图乙和图丙 C . 刺激P点,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点膜内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 D . 若S点电极移至膜内,再刺激P点,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相似
  • 6. (2024高二上·路北月考) 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测量两突触前、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存在一定的电位差是Na+内流所致 B . 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播 C . 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类似,自身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 . 兴奋在突触前、后神经元间的传递有一定的延迟,与神经递质主动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有关
  • 7.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坐骨神经由多根神经纤维组成,不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有差异,多根神经纤维同步兴奋时,其动作电位幅度变化可以叠加;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存在“全或无”现象。现欲用图甲装置研究神经的电生理特性,通过电表①、②分别测量整个坐骨神经和其中其一根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电表最大偏转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刺激强度小于A时,电表无偏转,说明此时无离子流动 B . 刺激强度从A增加到C过程中,兴奋的神经纤维根数增加 C . 图乙中曲线1对应电表②测量结果,曲线2对应电表①测量结果 D . 如增加坐骨神经膜外Na+浓度,则曲线1将上移,曲线2位置不变
  • 8.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为先给予小鼠灯光刺激,随后给予电刺激。小鼠刚建立该反射后,此时仅给予灯光刺激测得小鼠心率为P,若小鼠建立该恐惧反射后,反复给予小鼠灯光刺激而不给予电刺激,一段时间后再给灯光刺激测得的小鼠心率为Q,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鼠的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正常机体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 B . P<Q,说明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C . 小鼠恐惧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恐惧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D . 学习、记忆与语言功能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都是由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控制的
  • 9.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补救措施是针对性输液、吸氧和强心治疗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浆中乳酸与Na2CO3反应,维持酸碱平衡 B . 出现肺水肿的原因可能是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多 C . 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减轻脑水肿的原因是高浓度葡萄糖溶液提供的能量较多 D . 人体具有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因此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10.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列哪些过程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

    ①胰岛素的合成

    ②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携带氧气

    ③神经递质被释放后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

    ④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A . ③⑤ B . 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④
  • 11.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吃山楂分泌唾液和看到山楂分泌唾液的反射类型相同 B . 望梅止渴和膝跳反射这两个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皮层 C . 军训时蚊子叮在手上感到很痒属于非条件反射 D . 小鸟初遇稻草人时十分惊恐属于条件反射
  • 12.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γ-氨基丁酸经突触间隙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受体,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 . 该种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一致 C . 该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和与辣椒素混合使用效果相同 D . 该种局部麻醉药作用于Na通道,阻碍 Na内流
  • 13.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排尿时,尿道括约肌舒张是由相关神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引起 B . 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e C . 产生尿意后,(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 D . 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开始收缩时,会刺激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 14.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图A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图B是该段轴突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由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流表甲、乙的连接方式,都可测量无刺激时的静息电位 B . 刺激图A中的C处,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两次偏转 C . 图B中bc段由Na+外流引起,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 D . 如果某种药物类似抑制性递质作用效果,会使静息电位大小发生变化,但不影响动作电位大小
  • 15.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列图示中甲为突触结构,乙为反射弧模式图,关于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中神经冲动从A传至B,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 . 甲中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③的内容物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C . 甲图所示的结构在乙图中有三处 D . 若切断乙图中的c点,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d点不会兴奋
  • 16.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 .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 . 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 D . 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 17.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人的神经细胞内低钠高钾的离子环境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钠-钾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神经细胞内外钠钾浓度差的维持依赖于主动运输 B . 神经细胞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 . 钾离子通过钠-钾泵的运输使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 D . 在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钾离子的运输
  • 18.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如图,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 . a神经元的神经递质释放受a、c两个神经元控制 B . 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 . 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 . a、c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 19.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图甲为人体内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乙和丙图为动作电位传导曲线,据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是b到a,传导曲线对应于乙图 B . 乙图中的ab段对应Na+内流,bc段对应K+外流 C . 甲图的b侧末端会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连接 D . 增大神经纤维膜外的Na+浓度,丙图的峰值将变大
  • 20.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甲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图,乙中的I、II、III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转运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b段的出现时转运蛋白I活动导致的 B . bc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II开启导致的 C . cd的出现是转运蛋白III开启导致的 D . ab段时的神经元质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 21.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Na浓度决定 B . b、d两点膜电位的数值均代表静息电位 C . 曲线e~f段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多需要消耗能量 D . 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
  • 22.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NO是迄今在体内发现的第一种气体神经递质,NO具有疏水性,可自由穿过细胞膜,但并未在突触后膜上发现相应的受体蛋白。NO能激活细胞内GC酶的活性,使GTP生成cGMP,从而抑制Na+内流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影响心血管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NO在核糖体上合成 B . 含NO的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后被释放 C . 可用cGMP浓度近似反映体内的NO水平 D . 抑制Na+内流有可能引起血管平滑肌兴奋性升高
  • 23.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科研人员在小鼠的心脏中发现了两种巨噬细胞,一种游离在心肌细胞之间,另一种与一个或多个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如图1)。记录心肌细胞和这两种巨噬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据此作用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两种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B . 游离的巨噬细胞膜内外不存在电位差 C . 贴附的巨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D . 贴附的巨噬细胞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
  • 24.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生活中,某人的指尖在不经意间被针尖刺到后,手臂会迅速缩回,该人也会向别人诉说“我的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对上述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人指尖皮肤中的感受器能直接将针刺的信息转换为疼的感觉 B . 该人的指尖被针尖刺到后手臂迅速缩回的过程属于反射活动 C . 该人向别人诉说针刺感觉的过程与大脑皮层的S区有关 D . 若该人化验抽血,手被针扎后不缩回是因为有高级中枢参与调控
  • 25.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①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②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③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④将神经纤维置于稍低浓度的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果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④,乙—②,丙—①,丁—③ B . 甲—①,乙—②,丙—③,丁—④ C . 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D . 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二、不定项选择题
  • 26.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传入神经元可以调节邻近的感觉神经通路,其调节机制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次级突触后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联系来实现(如下图所示),其中神经元的直径与其功能水平呈正相关。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与另一神经元的轴突形成突触 B .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与传入神经元释放的递质会竞争同种受体 C . ②途径的存在可能会使①、③途径兴奋的传递受到抑制 D . 与传入神经元相比,次级突触后神经元更不易产生兴奋
  • 27.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图表示人体内神经-肌肉突触结构中的兴奋传递过程。研究发现,当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到轴突末梢时,引起前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进而促使含有乙酰胆碱(Ach)的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将Ach释放到接头间隙,并扩散到后膜,与Ach受体结合,引起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在突触小体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B . 突触前膜释放Ach的部位与突触后膜受体部位对应分布有利于信息的高效传递 C . Ach通过载体蛋白进入突触后膜细胞内并引起膜电位变化 D . 突触后膜上受体等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结构有关
  • 28.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a~c段和①~③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增大 B . 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甲图中c点将上升 C . 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 D . 图乙轴突上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B传到A
  • 29.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人在阅读时间较长困倦时常用咖啡因提神,咖啡因能提神是因为其有着与腺苷相似的结构。人在困倦时会产生腺苷,一定量的腺苷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会让人感觉疲惫并昏昏欲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一分子腺苷与两分子磷酸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可为多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 困倦提神时,咖啡因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导致腺苷不能传递信息 C . 腺苷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均需消耗能量 D . 腺苷从突触前膜的释放,实现了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 30.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图乙和图丙为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电表Ⅰ和Ⅱ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 B . 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 C . 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处膜内Na浓度还是低于膜外 D . 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基本相同
三、非选择题
  • 31.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在精神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造成糖皮质激素持续升高。回答有关问题。

    1. (1) 人的情绪是由激发情绪的刺激传到大脑的情绪中枢后而产生的。5-羟色胺是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其介导的信号传递过程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时,膜上的通道打开,使离子内流,引起突触小泡的与突触前膜蛋白簇结合,5-羟色胺以的方式释放。释放到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与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Na+内流,实现了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2. (2) 科学家研究发现,与正常大鼠相比,长期情绪低落的大鼠神经细胞内5-羟色胺的量没有改变,而囊泡蛋白簇显著降低。服用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大鼠,在长期情绪压力下神经细胞内5-羟色胺和囊泡蛋白簇的含量均正常。结合题目中的其他信息,分析长期情绪压力引起持续心境低落的机理:
  • 32.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神经元的细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细胞体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 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 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产生第二个峰值。
    2. (2) 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

      实验思路:将单独培养的大鼠自突触神经元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神经元处理,B组神经元不做处理,用电极刺激两组自突触神经元 ,测量其,预期结果是

  • 33.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神经细胞外的Ca2+对Na+的内流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该机制能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的兴奋性。研究小组展开相关研究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血钙较低,肌肉易抽搐痉挛,其原因是
    2. (2) 为验证膜屏障作用,研究小组首先用含有Ca2+、Na+等离子的培养液培养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获得膜电位变化的模型(图1)。然后降低培养液中Ca2+的浓度,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

      ①图1曲线的获得,应采取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若是图2中另一种连接方式,请画出理论上所获得的膜电位变化曲线。

      ②为达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研究小组还需要测定

    3. (3) 验证膜屏障作用后,研究小组去除培养液中全部的Ca2+ , 其他条件不变,然后对坐骨神经施加一定刺激,结果虽然神经纤维上能发生动作电位,但是腓肠肌未收缩。对轴突末梢的研究发现,其膜上有Ca2+的运输通道,突触小体中也有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据此推测Ca2+的作用是
    4. (4) 去甲肾上腺素(NE)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是与多巴胺结构相近的一种胺类化合物,小剂量可以升高血压。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临床上常通过使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降低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提高兔子中心静脉压,从而治疗由微生物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SS)及其并发症。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并发症的效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SS模型小鼠、多巴胺药剂、去甲肾上腺素药剂,相关检测仪器等。

      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 34.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图解(部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该结构能与其他神经元的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该物质通过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3)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该处膜内电位的变化为

    (4)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变化是。(填“增加”或“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大脑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的建立有关。

    (6)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 35. (2024高二上·临沧月考) 美国神经生物学家Kandel发现,当水流喷射到海兔(螺类的一种)的喷水管皮肤时会引起鳃肌收缩,导致喷水管和鳃收缩,称为缩鳃反射。当喷水管重复受到温和的喷水刺激时,缩鳃反射的幅度越来越小,即产生习惯化。当科研人员先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这对海兔是一个伤害性刺激),再用水流刺激喷水管,结果产生的缩鳃反射比只用水流刺激喷水管强烈,即产生敏感化。相关结构及发生机制如图,请分析回答:

    (1)参与缩鳃反射的神经元至少有个。

    (2)为研究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喷水管皮肤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动作电位

    持续产生

    持续产生

    ?

    运动神经元动作电位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持续产生

    肌肉收缩程度

    收缩逐渐减弱

    收缩逐渐减弱

    一直正常收缩

    ①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受刺激部位膜内电位变化是。表中“?”代表的现象是

    ②根据实验结果,海兔重复受到温和喷水刺激产生习惯化是由于兴奋在部位传递减弱或受阻。

    (3)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敏感化形成的原因是:当伤害刺激作用于头部皮肤时,神经元L29兴奋,释放神经递质5-HT,再受到喷水刺激后,引起感觉神经元在兴奋时其轴突末梢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据此判断,仅用短暂电流刺激海兔头部的皮肤能否产生缩鳃反射?请简要说明理由。

    (4)根据敏感化形成机制,请推测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