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 | 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 |
萧何 | 原为沛县主吏掾,后来升为泗水卒史 |
夏侯婴 | 原为沛厩司御,后来升为县令史 |
张良 | 出身贵族世家,先辈在韩国五世为相 |
陕西 | 河南 | 四川 | 江苏 | 浙江 | 其他地区 | 合计 | |
汉 | 18 | 19 | —— | 1 | 4 | 14 | 56 |
晋 | —— | 4 | —— | 2 | 3 | 7 | 16 |
唐 | 32 | 11 | 15 | 18 | 44 | 133 | 253 |
①数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中央集权程度
②汉至唐各地水利工程数量持续增加
③汉唐分布差异反映南北经济发展态势
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 |
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 |
时间 | 部分活动 |
1922年1月 | 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
1922年2月 | 开办上海平民女校,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 |
1922年5月 | 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
1922年7月 |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
1922年9月 |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据此可知,列宁( )
材料 东晋末年,玄学盛行,士族深受玄学影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崇尚“无为”。士族垄断国家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盖中正之设,于损政之道有八”。士族还封山占水,残酷地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有田万顷,奴婢数千人”。统治集团内部纷争愈演愈烈,地方刺史频频借讨伐之.名肆意征伐,连年混战。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太尉刘裕改革选官制度,重用寒士,主张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唯才是举”的原则选拔人才——不计较官员的出身,重视他们的品行和能力。改革期间,他重用了一批出身卑微的人,如朱龄石、刘穆之、檀道济等。义熙八年(412年),刘裕借皇帝名义,“罢临沂、湖熟皇后脂泽田四十顷以赐贫人,弛湖池之禁”,并禁止士族封山占水向百姓收租。他还严厉削弱方镇,明确规定州府置将和官吏的数额。义熙改革历时18年(405—422年),为“元嘉之治”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董振昌等《浅析南朝刘裕的义熙改革》
材料一 道光(1821~1850)年间,英国人开始在香港设立邮局。其后,与中国通商各国,亦各在中国设有邮局,以为外侨传递消息之用。1876年,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始建议创办邮政。1878年,始于北京、天津等地先后设送信官局,以赫德主其事。1890年,各通商口岸继续将邮局推广,其办法是以每一海关区域作一邮务区域,各海关税务司兼充邮务司。其后关于邮政之管理,专派一邮务长充任,而仍驻于总税务司公署,归总税务司节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面临着新形势下社会大众迸发出的巨大用邮需求。邮电部认识到,中国邮政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1979年6月,国务院对邮电管理体制进行新的调整实行邮电部和省(市、区)政府双重领导、以邮电部为主的体制。1981年,邮电部作出“关于加强干线邮政运输工作的决定”,组建了16个跨省干线车队,新辟邮路37条,月增运力13万袋……此外,诸多邮政新业务也应运而生。1980和1984年,分别开办了国际和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86年,北京、天津等12个城市试办邮储业务。
——摘编自朱晓东《中国邮政跨越时空六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邮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
材料一 一战后的欧洲产生了14个新的民族国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捷克斯洛伐克不仅有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还有德国人、匈牙利人、乌克兰人与波兰人;在南斯拉夫,有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塞尔维亚人、意大利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在波兰东部居住着许多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这些散居着的少数民族往往容易造成冲突,从而产生大量的难民。伴随着新的国家疆界的划定,在这些领土上的非本民族人就不得不面临着是否回归祖国的艰难选择,从而导致大量难民的流动和移民迁移,战后欧洲大约有200万从失去的领土上迁移回来的难民。俄国革命和饥荒的发生,也诱发了大量的政治难民和经济难民前往西欧国家,由此造成了遍及整个欧洲的难民潮流。
——摘编自宋全成《论一战后的欧洲难民问题》
材料二 1950年联合国难民署成立,对难民的定义作了具体规定。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此后,联合国难民署致力于保障难民的权利和基本生活、帮助难民获得庇护和收容,最终支持他们或自愿回国,或融入接收国生活、或在第三国重新安置等人道主义救助工作,但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摘编自张思源《联合国难民署的创建、发展及困境研究》
中国共产党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大事记
时间 | 材料来源 | 内容 |
1923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 |
1937 | 《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宣言》 |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
1948 | 《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 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
1956 | 《论十大关系》 |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1982 | 中共“十二大”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我们党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和宗教界爱国人士的合作。 |
从如表中任选两次统一战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两次统一战线,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