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计25分)
  • 1. (2024七上·长春月考)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元谋人遗址 C . 半坡人遗址 D . 河姆渡人遗址
  • 2. (2024七上·长春月考) 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主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他们研究塑造该复原像主要依据是(     )
    A . 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B . 遗址中的烧骨 C . 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D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 3. (2024九下·遵义模拟) 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时所产生的。下列可作为研究北京人情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B . 《北京人生活状况》纪录片 C . 知名历史学家的著述 D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 4. (2023七上·和平期末) 同学们要了解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最可信的证据是( )
    A . 神话传说 B . 考古化石 C . 文学作品 D . 影像记录
  • 5. (2024七上·长春月考) 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多),人民不胜(承受不住)禽兽虫蛇(的迫害)”,这种环境决定了远古居民早期社会形态,下列描述准确的是(     )
    A . 制造工具,发展生产 B . 永居山洞,躲避虫蛇 C . 原始群居,共同生存 D . 发明弓箭,追逐野兽
  • 6. (2024七上·长春月考) 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说“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 7. (2023七上·和平期末) 下列文物能够反映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是( )
    A . 半坡出土彩陶盆 B . 良渚出土玉琮 C . 辽宁建平出土彩陶罐 D . 河姆渡出土陶钵
  • 8. (2024七上·长春月考) “建造住宅时,他们往往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他们可能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居民 D . 半坡居民
  • 9. (2023七上·乐平期中)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以种植业为主的原始农业的出现 B . 火的使用 C . 建造房屋 D . 使用陶器
  • 10. (2024七上·南海月考) (2015·湖南常德)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 11. (2023七上·宝安期中)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 12. (2024九下·北京市) 以下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考古发现

    结论

    北京人遗址: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会使用磨制石器

    山顶洞人遗址:穿孔骨针

    会建干栏式房屋

    门头沟东胡林遗址:距今10000-8000年栽培粟和黍的遗存

    原始农业形成

    平谷上宅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的陶器

    贫富分化出现

    A . B . C . D .
  • 13. (2024七上·长春月考)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观察如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分布图》

    A . 多元性,以中原为核心 B . 统一性,文化特征一致 C . 先进性,文明世界领先 D . 延续性,文明没有中断
  • 14. (2024七上·长春月考)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共存。下图所反映的传说是(     )

    A . 大禹治水 B . 精卫填海 C . 女娲造人 D . 夸父追日
  • 15. (2024七上·长春月考) 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文献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 . 德能兼备 B . 部落势力 C . 治水功绩 D . 征战功绩
  • 16. (2024七上·长春月考) 《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天下为家”所指制度开始的标志是(       )
    A . 禹传位给伯益 B . 舜传位给禹 C . 启承父,家天下 D . 汤战胜桀
  • 17. (2023七上·和平期末) 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一制度开始于( )
    A . 定居生活的出现 B . 炎帝与黄帝结盟 C . 禹传子,家天下 D . 秦始皇统一六国
  • 18. (2024七上·长春月考) 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课堂笔记,由此可知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人类早期文明 B . 商王朝的兴衰 C . 西周的分封制 D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19. (2024·深圳三模)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候。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20. (2024七上·长春月考) 我们想了解夏朝文明应该去以下一个遗址(     )
    A . 安阳般墟遗址 B .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 C . 二里头文化遗址 D . 陕西半坡遗址
  • 21. (2024七上·长春月考) 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殷朝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A . 平王迁都洛邑 B . 发生“国人暴动” C . 盘庚迁都 D . 禹建都阳城
  • 22. (2024七上·长春月考) 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商朝 B . ②——东周 C . ③——西周 D . ④——夏朝
  • 23. (2024七上·长春月考) 《尚书·牧誓》记载,“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敌于牧野,作《牧誓》”。如图青铜器“利簋”内底铭文也记载了“武王伐纣”。这说明(     )

    A . 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唯一证据 B .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可互证史实 C . 传说故事中也包含有真实的史实 D .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史实相矛盾
  • 24. (2024七上·长春月考) 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青铜冶炼技术较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25. (2024七上·长春月考) 《史记》记载,西周建立之初,“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史料记载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二、非选择题 (35分)
  • 26. (2024七上·长春月考)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先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考古发现证实。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在距今58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太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区域文明阶段,呈现出多元文明百花齐放的局面,最终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一体化格局,并绵延数千年不曾中断。

    ——摘编自王巍《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实证》

    1. (1) 图1是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这些工具证明早期人类生活在什么时代? 图2的工具是骨耜请你写出使用它工作的先民?
    2. (2) 请分别举出一例以图5水稻、图6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图7和图8分别被称为什么建筑?其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3. (3) 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为划线部分例证(3个)。并概括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工具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 27. (2024七上·长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

    ——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材料三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四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材料五   尧帝为人德高望重,严肃恭谨,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且为人简朴,得到人民的爱戴。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禅让。舜品德也好,能以身作则,博得百姓普遍赞扬。舜年老时,让位于同样受到民众爱戴的禹。

    1. (1) 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与炎帝战”的地点在哪里?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 请写出该制度下一位首领的事迹。“天下为家”从哪一事件或人物开始?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并指出该制度下诸侯有什么义务?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西周实行该政治制度的作用有哪些?
    5. (5) 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尧舜禹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28. (2024七上·长春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汤建国后,要求其臣属“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否则就要“大罚巫汝”。对那些亡了国的夏民,则仍保留“夏社”,并封其后人。汤注意“以宽治民”,因此在他统治期间,阶级矛盾较为缓和,政权较为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

    材料二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原文大意:两军对垒牧野阔,周师战车亮煌煌,赤毛白腹四马壮。太师尚父名吕望,气势如同鹰飞扬。辅佐武王精谋略,纵兵伐商涤污秽,黎明尽现新气象!

    材料三

    材料三   桀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商纣“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

    1. (1) 据材料一,概括商朝国力日益强盛的原因和表现。
    2. (2) 据材料二指出“凉彼武王,肆伐大商”所指的战役及其结果。
    3. (3) 观察材料三时间轴,请回答A处的朝代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掩卷沉思,你最想对亡国之君说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