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顶峰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4高一上·鸡西月考)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
    A . 黑陶 B . 彩绘陶器 C . 玉器 D . 骨器
  • 2.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次在浙江良渚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为良渚文化。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2019年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关于良渚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     )
    A . 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B . 社会贫富分化尚未出现 C . 以“蛋壳陶”为代表器物 D . 出现大的祭坛和神庙
  • 3. (2024高一上·鹤山月考) 下表中记载均出自《尚书·周书》,这说明周初(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

    《尚书·康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尚书·梓材》

    A . 民主观念已初现端倪 B . 君权受到百姓制约 C . 延续商朝的治国思想 D . 民本思想已经萌发
  • 4. (2024高一上·成都期中) 《史记》注最有影响的是“三家注”,即南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今有学者认为,除“三家注”外,还应有第四家注,即考古学家的注。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史记》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 B . 文献价值有赖于当代学者阐释 C . 文献必须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 D . 考古资料有助于探求历史真实
  • 5.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这说明( )
    A . 中原文化影响周边地区 B . 原始农业得到发展 C . 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D . 私有制和阶级出现
  • 6.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我们常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有学者认为,长江、辽河、珠江等也都应该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观点强调了中华文明的(     )
    A . 多样性 B . 多元性 C . 统一性 D . 开放性
  • 7.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由此可见,当时( )
    A . 礼乐制度彻底消亡 B .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加强 C . 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 . 中央集权体制受到挑战
  • 8. (2024高一上·船山期中) 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 军事理论的形成 B . 生产方式的变革 C . 政治制度的演进 D . 地形地势的利用
  • 9.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突出表现是( )
    A . 铁犁牛耕 B . 采集渔猎 C . 改革变法 D . 统一货币
  • 10.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创私学、兴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子,相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下列思想中,与这一成绩的取得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 “道法自然” B . “相生相胜” C . “格物致知” D . “有教无类”
  • 11. (2024高一上·九江月考)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体现在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下列项中,反映孔子民本思想的是(   )
    A . 无为而治 B . “相生相胜” C . 反对苛政 D . “兼爱”“非攻”
  • 12. (2024高一上·重庆市月考)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 实录历史事实 B . 提升周王权威 C . 维护等级秩序 D . 强调文化差异
  • 13. (2024高一上·东湖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
    A . 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 . 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 . 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 . 追求理想社会秩序
  • 14. (2024高一上·贵阳月考) 春秋战国之际,姬姓封国晋国逐渐被异姓的韩、起魏三家新兴的大夫劳力所瓜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晋国灭亡“三家分晋”实质上反映了( )
    A . 异姓诸侯日益坐大 B . 宗法分封制趋向瓦解 C . 大夫势力左右政权 D . 周王室权威得以加强
  • 15. (2024高一上·唐县月考)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  )

    A . 夏朝商朝时期 B . 春秋战国时期 C . 汉朝时期 D . 唐朝时期
  • 16.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两者都强调 (    )
    A . 人臣要效忠君主 B . 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 C . 君主要以礼待臣 D . 大臣对君主绝对服从
  • 17.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下图为秦朝中央和地方行政结构图。据图可知,秦朝(     )

    A . 官僚政治制度非常成熟 B . 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C . 地方机构分权相当明显 D . 彻底消除封建割据隐患
  • 18.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
    A . 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 . 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 . 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 . 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 19.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   )
    A . 六国旧贵族势力的隐患 B . 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 C . 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 . 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
  • 20. (2024高一上·海淀期中)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 . 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 . 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 . 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21.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史记》记载:“天子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汉武帝此举旨在
    A . 恢复古制 B . 废除分封制度 C . 施惠诸侯 D . 加强中央集权
  • 22. (2024高一上·南昌期中) 据记载,秦汉时期各级官僚机构配有大量掾、令史、书佐等管理文书,也很看重官僚的文化素质,如“文无害”,以及汉简中常见的“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之类要求。对国家文书不熟悉,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吏。这体现出当时(  )
    A . 中央集权体制的内在要求 B . 地方行政效率亟需提高 C .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缓和 D . 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 23. (2024高一上·南宁期中)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主管宗庙礼仪,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少府主管皇室财政,宗正主管皇室事务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
    A .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 24.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有(   )

    ①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③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   

    ④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5.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研究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使黔首自实田”、犁壁和犁耕法、“推恩令”、董仲舒,等。据此判断,下列选项 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②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③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④封建统治思想基本成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 图中是哪个古人类的头部复原像他生活在距今多少年前?
    2. (2) 我国原始社会经历的三个阶段分别是:
    3. (3) 根据工具制作技术,我们可以把原始社会划分为____时代和____时代,划分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 27.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 28.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天下共苦战斗不休”,诸如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这样伤亡数万乃至数十万的战役屡见不鲜。

    ——摘编自《史记》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推断当时人民的共同诉求。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 29. (2024高一上·广州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哪位君主采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