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革命失败遭屠杀” 第二幕:“英雄浴血南昌城” 第三幕:“打响武装第一枪” |
1936年12月13日《大公报》发表文章
饭庄 | 饭馆 | 饭铺 | 西餐厅 | 咖啡馆 | 老式酒馆 | 洋酒馆 | 新式饭店 |
22家 | 176家 | 55家 | 55家 | 22家 | 2家 | 4家 | 23家 |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手稿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
材料
民族英雄 | 事迹 | 概况 | 名言 |
林则徐 | 虎门销烟 | 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左宗棠 | 收复新疆 | 晚清时期,清王朝昏聩无能、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此背景下,左宗棠在抗拒外敌入侵的战争中获得完胜,光复大片被占国土的壮举,无疑是当时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 ——摘编自邵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功绩》 | “西事(收复新疆)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
材料一 左宗棠、沈葆桢、丁日昌、曾纪泽等有识之士都强调“变局论”,主张学习西方。李鸿章较早就萌发出变法的意念。他认为,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只有“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李鸿章看到,“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李鸿章的慷慨陈词感染了奕䜣,他说:“中国之宜谋自强,至今日而已亟矣,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摘编自李青《洋务派法律思想与实践的研究》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对洋务运动的汲取、扬弃和超越,是更高层次、更深层次的“变计”洋务运动要“修补破屋,不使倾倒”,维新变法则要“大变”“全变”“骤变”,要“变体”“变道”,要全面效法“西学”“西政”,采用对中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的立场⋯⋯建立“宪政”国家。
——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一 这次北伐入湘、入赣,得民众之援助极大,尤其是江西方面,农民参战更为踊跃。如攻新喻(今新余)时,北伐军已不支,农民(约200人)用土炮逐走敌人,北伐军遂得冲上……攻入南昌、退出南昌,皆得农民之助力不小,不然,北伐军之损失更大.此外,如一路之送茶送饭,觅渡肩挑,或代觅米粮等,则到处如是,给北伐军以种种便利。
——摘编自《中央局报告》(1926年12月5日)
材料二 据统计,1926年11月工人党员占比已达60%。随着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到农村,大批农民入党,党的阶级构成发生变化。1928年6月全党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成分占10.9%,农民成分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占比降为7%,1930年7月降为5.5%,1930年9月又降至1.6%。
——摘编自《中共党员86年之变》
材料
◎“中共会竭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愿意为此作出任何让步与牺牲。”
◎“中共武装力量……一定会血战到底,直至全部壮烈捐躯,或是直到将日寇彻底赶出中国。”
◎“切断交通线如同一群大黄蜂骚扰一头大象,不断进行突袭,随即又逃得无影无踪。……我相信日本军官的确在日记中抱怨过‘八路军真是让我头疼’。”
◎“在敌后,克复国土、动员民众的主要动力来自共产党……中共每占据一块新地盘后,所推行的首要军政方针就是动员普通民众……民众是八路军情报信息的来源,但日军却对八路军动向一无所知。”
——美国卡尔逊上尉对八路军抗战的考察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近代企业不是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后,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创办起来的;投资少、规模小,主要建立在通商口岸或靠近口岸的地方;投资人多为官僚、买办和商人(特别是华侨商人)。
——摘编自钱家先《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看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的摧残。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