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片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此凸透镜的焦距f=c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光源、凸透镜、光屏,再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其目的是;
②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0刻度线上,小宇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甲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光源F放在15cm处,从右侧看白色方格板上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其大小形状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0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 (选填A、B、C或D)所示;
(4)如图丙所示,另一组的小红实验中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5)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小红组蜡烛燃烧变短,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方。对比小明组利用LED灯做成的F光源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D.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选填左或右)调;
(2)将鹅卵石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g;同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90g;
(3)如图乙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丁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cm3;
(5)根据所测数据,鹅卵石的体积为cm3 , 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kg/m3;
(6)若小明在第(4)步的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
(1)若该车车厢内装有12m3的沙子,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汽车是否超载?(ρ沙=2.5×103kg/m3)
(2)建筑工地需要沙子400m3 , 若用该辆汽车满载载重进行运输,需要运送多少车?
(3)已知沙场到建筑工地的距离为180km,当该车满载时,以20m/s的速度行驶,能否在2h内从沙场到达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