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29 分
  • 1. (2024九上·陆河月考)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2)  ,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 (3)  登斯楼也,,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老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4)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明自己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诗句是:
    5. (5) 苏轼的《水调吹头》中表达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6. (6) 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晨起动征锋,客行悲故乡。.

      树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2. (2024九上·陆河月考) 有些同学在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会把“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写成“蝉”,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女”字旁。 
  • 3. (2024九上·陆河月考) 阅读文段, 完成下题。

    近期,《逃出大英博物馆》在自媒体行业独领风骚 , 火爆全网。短剧讲述的是一盏中国玉壶“逃出”大英博扮馆寻找回国之路的故事。富丽堂皇的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朵自世界各个文明古国,英国(1)jié luè 了中国文物两万多件,这还仅是公开的数据。但是英国政府报道却②duàn zhāng qū yì,想要洗涤自己的阜鄙行为,这简直是妄想。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从大英博物馆中走出来,都是带着③yōu qī的面容离开。看到这么多文物常年逍落他国,除了自吹自擂的愤怒,我们更应该了解这段历史,将其牢记于心中。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jié lüè
      ②duàn zhāng qū yì
      ③yōu qī

    2. (2)  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风骚 B . 富丽堂皇 C . 妄想 D . 自吹自擂
  • 4. (2024九上·陆河月考)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胸怀坚定信仰。 B . 无论何时何境,他们都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忠魂。 C . 胸怀千秋伟业,他们用忠诚坚守初心,以奋斗托举梦想。 D . 他们把生命乃至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传承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 5. (2024九上·陆河月考) 学校将要开展“走进经典,好书共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 (1)  任务一:请根据画线句,补写出下半句标语。
      用最美的时光去读书,在飘香的书页中游走,在先哲的思想里行吟。于文字间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于经典中尝遍了世间的人生百味。

      上句:读诗书礼易悟书香境界

      下句:

    2. (2)  任务二:你身边有不少同学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很少沉浸在书本,去领悟文字的魅力。你的好朋友王芳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她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1. (1) 艾青诗歌中有许多意象,下列语段中的“你”指的是( )

      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A . 太阳 B . 大堰河 C . 祖国 D . 土地
    2. (2) 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你向班主任张老师推荐《艾青诗选》中的篇目,排演爱国诗歌朗诵节目,小湛却觉得和平幸福年代没有必要再朗读这些苦难的诗歌。对此,你怎么看?请你从作品内容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对小湛进行劝说。 
二、阅读(41分
  • 7. (2024九上·陆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甲】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未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絷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茯,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脫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

    修之未此 , 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此:滁州。②宣:宣扬。上:皇上。③刺史: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不在酒
      ②云归而岩穴

      ③ 杂然而前
      ④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 (3)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 
      A . 行六七里/之僧智仙也 B . 蔚然而深秀者/修来此 C . 之者谁/遂书以其亭焉 D . 山水之/其地僻而事简
    4. (4)  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掇 幽 芳 而 荫 乔 木 风 霜 冰 雪 刻 露 清 秀 四 时 之 景

    5. (5) 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
  • 8. (2024九上·陆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读书的真谛

    向贤彪

    ①读书之乐,乐在意趣。恰如法国作家尤瑟纳尔所言:“我们真正的出生地是那个自己有生以未第一次用智慧的眼睛关注自身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我的第一故乡就是我的书籍。”只有通过读书而至化

    境, 才可以不负聚书之艰苦,体味读书之乐趣。

    ②读书是孤独的散步。曾经读过卢梭的一本随笔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书的对面上有一幅意味深长的图案:一位高帽礼服的绅士持杖踽踽而行。这个书名和图案说出了文艺创作的个中真意,也暗合了读书的真谛。人们无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都要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块安歇之地,对于作齿而言,那便是走入书香的世界。读书就像是个人情感的散步,在那里,我们可以邂逅许多隐居田园山林、身居陋室的文人雅士。他们不为外物所扰,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不少传世佳作。这样的风景,只能在“一个孤独者的散步”中才能寻觅,甚至有时更接近“独钓寒江雪”的那位渔翁。我们从书籍中寻找到的是一种淡泊, 一种宁静,一种慰藉, 一种境界,营造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尽管“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衣带渐宽终不悔”。

    ③读书如同串门。作家杨绛曾经说过: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是拜访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页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 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 “这番话说得形象生动,把读书人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的读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停地串门会友的过程。拜访陶渊明,我们看到他虽有“采菊东篱下,您然见南山”的自得,却仍在“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劳作中忍饥挨饿,《乞食》一诗就是他在辘辘饥肠的情况下吟出来的;拜访曹雪芹,我们看到他如何借着“金陵十二钗”渲染出一场繁华梦境,而其个人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穷生活,有着“莲牖茅稼,绳床瓦灶”的清贫。读书如交友,品书如品人.品书日久,对作者及书中的形象就会产生一种依恋,就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④读书是高层次的保健。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西塞罗则说得更直接: “读书可以抚育青年,慰藉老年。读书可以增进幸福,消灾解愁,在家时给你带来欢乐,外出时让你心旷神怡“是啊,读书对人们身心的作用不可低估。读书可以延缓衰老。健康学家认为: “聚精会神乃养生大法,“我们平日读书时,往往需要心平气和,精力集中,而这正是调节身心之关键,还能使脑细胞得到很好的保养,保持长久旺盛的活力。读书的过程是让人自信、优雅、气质不凡的过程,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养颜”。被书香浸染,可以让人拥有一种神采,一种光芒,周身透出高贵、儒雅、灵秀和容智,使人有恬淡宁静、超凡脱俗的快乐,这种功效是任何保健品都无法提供的。难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感叹: “至战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⑤读书的好处还有许多精当的比喻。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与古今中外伟人、名人讨论的方式,一时出席各种体验、各种生活的邀请信:有人说,读书是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是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不渴动力: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让你在精神世界里驰骋,在知识海洋里遨游,让你去充分感受生活的乐趣,体会自我人生的价值,达到充实头脑、更新观念、完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这大概就是阅读可以“化境”的原因,它可以把人的境界“化“高,把人的素质“化”高,进而达到更为和谐、 自如、 美好的人生之境。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采用了"总一分-总"的论证结构,第②③④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B . 我们可以从书籍中寻找到一种淡泊,营造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 C . 第④段中的"这种功效"指让人拥有神采、光芒,透出高贵、儒雅、灵秀和睿智。 D . 文章第⑤段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 (2) 下列名言不适合充当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B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C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D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3. (3)  请简要分析本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9. (2024九上·陆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母亲的微信步数

    姜 萍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岔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 “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农活,又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能让身体棒棒的,才能支撑起这个家。

    ③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的时光。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亲戚朋友们点赞。

    ④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城里立下了脚,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一人了。我们轮番动员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茶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⑤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未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运动圈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⑥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微信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那步数背后,是一个永远生机勃勃、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母亲。

    ⑦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前一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步。天哪,到底怎么了? 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是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 昨天我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⑧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过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

    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时,我们和甲方会面,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

    ⑨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⑩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

    ⑪推开门,看到的一幕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绳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拉扯着绳子使手机左右摇晃,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⑫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 “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⑬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五味杂陈,我想,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

    (选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 (1)  结合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年轻时,母亲为了生计而走路; 子女考上大学后,母亲为了而走路; 子女立业后,母亲为了健康而走路:摔伤后,母亲为了而"走路"。

    2. (2)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的句子。 

      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绳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拉扯着绳子使手机左右摇晃,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3. (3)  文章第⑦段和第⑫段分别提到母亲的笑,请你揣摩并写下母亲笑时的心理活动。 
    4. (4)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这句话的理解。
三、写作(50 分
  • 10. (2024九上·陆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轻的我们,有着梦想与激情,更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我们敢拼,我们敢闯! 青春的路上,我们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充满着求知欲和远大的志向……

    请以“年轻的我们,    ▲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