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劳动项目 | 解释 |
A | 用燃气灶烹饪佳肴 | 氧气有可燃性 |
B | 在阳光下晾晒衣物 |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
C | 将废纸回收利用 | 节约资源 |
D |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手心 | 防止标签被腐蚀 |
选项 | A | B | C | D |
目的 |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烧杯内壁变模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 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 丙烧杯中液体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方案 |
①空气成分中,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原料的是;
②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③为了保护空气,在我国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基本监控项目增设了PM2.5浓度限值,与该监测项目有关的是(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细颗粒物
①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②水银(汞)的构成粒子是。
①实验室做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燃烧起来,可用扑灭。
②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液氧和液氮的(填“密度”或“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填数字序号)。
①确定结构 ②分离提纯 ③人工合成
(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
(3)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
(4)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 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
B 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C 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
A.石蜡蒸汽 B.石蜡固体 C.碳的小颗粒
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知道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展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氧气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如图),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如下表)。
集气瓶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带火星的木条情况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复燃 |
【实验结论】
(1)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知,。
【小组讨论】
上述实验中利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证明氧气是否是纯氧,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任务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与氧气浓度和铁丝粗细有关系吗?
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下列五组实验。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 34% | 47% | 60% | 73% | 86% |
直径0.2mm的细铁丝 | 不燃烧 | 稍有燃烧 | 剧烈燃烧 | 剧烈燃烧 | 剧烈燃烧 |
直径0.5mm的粗铁丝 | 不燃烧 | 不燃烧 | 不燃烧 | 稍有燃烧 | 剧烈燃烧 |
【收集证据】
(2)实验⑤中细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铁丝燃烧越。
(4)其他条件相同时,铁丝燃烧与铁丝粗细的关系是。
【小组讨论】
(5)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