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小题狂练1

更新时间:2024-11-12 浏览次数:59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三上·南昌月考) 夏商周三代钟类乐器不断演进(见如表)。这体现出(     )

    时期

    种类和演奏方式

    编列方式

    陶寺遗址

    铜铃(摇奏)

    很少有成编使用迹象

    商代晚期

    铜铙(植奏:铙口向上放置于木柱之上敲击)

    三件成编

    西周初年

    铜铙(植奏);甬钟(侧悬:斜挂)、铸钟(特悬:单独悬挂)和钮钟(直悬:竖挂)相继产生

    三件至十数件不断扩编

    A . 文明进程从多元到一体 B . 青铜铸造工艺不断进步 C . 礼乐制度有继承与发展 D . 宗族祭祀成为国家大事
  • 2. (2024高三上·重庆市月考) 据学者考证,“治”的本义是一条河的名称,“理”的本义是沿着玉石纹路切割。至战国晚期,“治”与“理”二字合并,形成了“治理”一词,指国家管理应按照某种规律、规则行事。这反映了战国晚期(     )
    A . 变法思潮推动社会转型 B . 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国家机构 C . 亟需建立新的政治秩序 D . 士阶层提出新的国家管理主张
  • 3. (2024高三上·蓬溪期中) 《史记》中记载,孔子多次问礼于老子,老子告诉孔子,君子要应时而动。后来,孔子对弟子颜回说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要善于把握时机。这表明(     )
    A . 道家主张顺应时势改造社会 B . 儒家思想受到道家影响 C . 传统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D . 学术交流成为历史趋势
  • 4. (2024高二上·萝北月考) 商鞅认为民贫才会求“赏”,而国富才能给“赏”,两者皆备则朝廷便能以“重赏”驱民去干任何事情,因此国家“利出一孔”而人民“家不积粟”是最理想的。这说明商鞅意在
    A . 强调“国富民贫”的治国之术 B . 打着平均主义旗号扩充国库 C . 通过经济的垄断以增加国力 D . 强调治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 5. (2024高一上·务川月考) “私田”与“公田”相结合是井田制的组织形式。私田收入归私,公田收入归领主的分配方式构成了对农奴、领主的激励结构—— 耕种公田对农奴来说个人收益率为零, 而耕种私田对农奴来说却是很“有利可图”,公田的“唯莠(野草)骄骄”与私田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可以推知,激励结构的巨大差异(     )
    A . 促使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 B . 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C . 是公田制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 D . 引发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 6. (2024高三上·衡阳开学考) 《逸周书》记载:“汤放(放逐)桀而归于毫,三千诸侯大会。”《帝王世纪》记载:“诸侯有不义者,汤从而征之,诛其君,吊(慰问)其民,天下成悦。”上述文献记载可以说明,商代(     )
    A .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 . 构建了贵族宗法制度 C . 推动了早期国家发展 D . 遵循了儒家仁政理念
  • 7. (2024高二下·泊头月考)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即“叛”,叛乱)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位思想家对礼的认识反映了他们(     )
    A . 阶级立场的不同 B . 都旨在维护统治秩序 C . 思想主张的趋同 D . 都强调礼与法相结合
  • 8.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出现以下几种“士”的类型。这反映出(     )

    类型

    特点

    纵横捭阖之策士

    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人主,议论古今,陈说厉害,上为国家排忧解难,下为自己博取富贵

    著书立说之学士

    围绕着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众多的学识渊博之士,展开了潡烈的论辩,他们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使气任性之侠士

    讲义气,重诺言,济人危难,不惜舍身

    鸡鸣狗盗之食客

    投身寄食于达官贵人门下,以求免于饥寒之苦,甚至不乏施展身手的机会

    A . 百家争鸣促进士人著书立说 B . 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诸侯权威 C . 士阶层积极奋进的时代风貌 D . 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