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4-11-11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 .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 . 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 .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2024八上·惠城期末)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使得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虎门条约》 D . 《辛丑条约)
  • 3. (2024八上·惠城期末) 题表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其中,1848—1852年与1843—1847年相比,英国制造品输华年平均数下降的原因是(     )

    A . 英国生产技术落后 B . 自然经济顽强抵制 C . 中国商品物美价廉 D . 中国社会购买力低
  • 4. (2024八上·保定期末)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2024八上·惠城期末) 梁启超主张:“中国欲保其海上权力,则必须推扩水师”。下列洋务派的主张中,与梁启超海权意识一致的是(   )
    A . 李鸿章:中国添练水师不容一时稍缓 B . 曾国藩:火轮船必为中外官员通行之物 C . 奕䜣:请添设一馆,以教习天文算学 D . 左宗棠:轮船成则漕政兴,海关之税旺
  • 6.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 . 沙俄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 B . 清政府统治危机空前显现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 7.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如果没有这场洗礼,那么,五年之后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系统的颁布和七年之后科举制度的最终被废除,可以肯定地说,不知要推迟多少年。”这表明戊戌变法
    A . 促进了资产阶级的产生 B . 革除了中国社会的弊端 C .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变革
  • 8. (2023八上·桂平期末)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 . 同盟会 B . 兴中会 C . 光复会 D . 国民党
  • 9. (2024八上·江门期中) 唐德刚在《从晚清到民国》中指出,康有为是近代中国“现代化运动”这场“接力”中,第一个“接棒”跑其“第二段”的“短跑健将”(如下图)。其中“第二段”短跑的鲜明特点是(     )

    A . 谋求技术创新 B . 谋求教育创新 C . 谋求制度创新 D . 谋求思想观念创新
  • 10. (2024八上·惠城期末) 读图,根据图中的口号概括的主题,最准确的是(       )

    A . 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变 B .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历程 C . 近代民主革命的风起云涌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11. (2023八上·保定期末) 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依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 建立中国同盟会 B . 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C . 创建国民革命军 D . 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 12. (2024八上·惠城期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被选举、请愿、诉讼等权利。这充分体现了该宪法(       )
    A . 肯定自由民主 B . 维护封建专制 C . 强调分权制衡 D . 倡导司法独立
  • 13. (2024八上·茂名期中) 陈独秀曾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当时的北洋政府进行痛斥,提出国民要有理智与判断的自觉,才能避免亡国。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救国救民之路在于(   )
    A . 发动武装革命 B . 革新政治制度 C . 解放民众思想 D . 提倡学术自由
  • 14. (2024八上·惠城期末) 下面是武汉地区近代贸易发展情况汇总表(部分)。由其内容可见,阻碍武汉地区近代贸易发展的相同问题是(     )

    A . 交通闭塞 B . 列强侵略 C . 军阀混战 D . 赋税沉重
  • 15. (2024八上·惠城期末) 胡适创作的现代诗《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民主思想 B . 抨击旧道德 C . 主张男女平等 D . 倡导白话文
  • 16. (2023八上·保定期末)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一二•九运动 D . 中共“一大”
  • 17. (2024九下·杭锦后旗模拟) 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返回湖南后,创办了一个文化书社。在开业初期,最热卖的中文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以及《新青年》《新生活》和《劳动界》等杂志。这一现象说明( )
    A . 政府支持文化事业 B . 百姓知识水平提升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中共宣传影响巨大
  • 18. (2022八上·佛山期末) 北伐前夕,北伐军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主持召开了战时政治工作会议,周恩来、恽代英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并作了重要报告,会议制定了《北伐军最近宣传大纲》,筹建了北伐宣传队。由此可知(   )
    A . 北伐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B . 共产党重视革命的宣传工作 C . 北伐战士革命意志坚定 D . 国共开始达成共同出兵共识
  • 19.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周恩来曾说道:“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来了树身和树根。”这表明,长征(     )
    A . 提高了红军的军事地位 B . 提升了党员的政治觉悟 C . 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D . 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 20. (2024八上·惠城期末)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 . 国共两党完全停止对峙 B .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掌握军政大权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 . 国民政府实现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21.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孙连仲将军命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上前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中国军人用勇气和生命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场胜利。这一壮举发生在(     )
    A . 平型关大捷 B . 台儿庄战役 C . 百团大战 D . 渡江战役
  • 22. (2024八上·惠城期末) “逐步上升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华民族在危机面前作出选择……当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面对着亡国灭种之境的时候,民族矛盾便成为一种主要矛盾。于是有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行动。”为此国共两党(       )
    A . 创办黄埔军校 B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进行北伐战争 D . 组织了第三次长沙会战
  • 23. (2024八上·惠城期末)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和《申报》刊登的香烟广告。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民族民用工业举步维艰 B . 营销方式实现了现代化 C . 开始抵制洋货救国保民 D .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 24. (2024八上·惠城期末) 抗战时期,由于缺少空中支持和大炮的掩护,在山区根据地的共产党游击队采取打了就跑的方式:破坏桥梁和公路,骚扰日本军队。这段材料反映了(     )
    A . 反攻阶段的中国军民全力反攻 B . 敌后战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C . 相持阶段的国民政府消极抗日 D . 根据地采取阵地战抵抗日军
  • 25. (2024八上·惠城期末) 1940年至1945年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这充分表明(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 B . 正面战场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巨大胜利 C .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D . 日军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 26. (2023八上·青山期末) 下图是一张流传度和知名度都非常广的历史照片,也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位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唯一的两人合影。据此可知,照片拍摄于(       )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抗战相持阶段 D . 重庆谈判期间
  • 27. (2024九下·莆田模拟) 1949年4月23日,“京电号”轮船(如图),冒着密集炮火,将解放南京第一梯队的解放军指战员运送过长江,被称为“解放南京第一船”。“京电号”轮船见证了(  )

    A . 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陷落 B .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 C .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 D .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 28. (2023八上·绵阳期末) 近代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发展,下图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是(     )

    A . 资金少并且技术差 B . 地区布局很不合理 C . 以轻工业部门为主 D . 深受三座大山压迫
  • 29. (2024八上·惠城期末) 文化具有构建民族心理、造就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 . 鲁迅——《狂人日记》 B . 聂耳——《黄河大合唱》 C . 茅盾——《愚公移山》 D . 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
  • 30. (2024九下·扶沟模拟)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
    A . 民主共和的进程 B .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 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33小题各14分,共40分。
  • 31.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广东”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广东部分近代历史名人故居

    名人故居

    洪秀全故居

    邓世昌故居

    梁启超故居

    孙中山故居

    地点

    广州花都

    广州番禺

    广东新会

    广东中山

    1. (1) 根据材料一,依据遗迹中得历史信息,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任选一位历史名人故居为该故居历史名人撰写人物简介。(要求:从姓名、称谓、主要事迹、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示例】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1851年1月11日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定都南京,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坚持十四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3. (3) 请列举两种了解历史事件或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
  • 32. (2024八上·惠城期末)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优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摒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图片

    图一九一八失败后倡导抗日                  图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图三组织百团大战                       图四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书

    1. (1) 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阶段“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和取得的成果?请写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及B阶段战略转折的标志性事件。
    2. (2) 材料三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什么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 (3) 概括出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史实与图四史实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从此关系中说明了什么。
    4. (4) 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 33. (2024八上·惠城期末) 中国近代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悲壮序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则一经庚申圃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置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下面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关键词。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面对外来侵略,国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乃渐惊起”的表现。
    2. (2) 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主题,并依据这三个关键词的有关史实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示例】关键词:放宽设厂、“实业救国”、“短暂春天”主题: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阐释: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在“实业救国”思潮、一战爆发等因素的推动下,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但随着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结论:由此可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