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11-16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 1. (2024·牡丹江)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 . 维护鸦片贸易 B . 打开中国市场 C . 促进文化交流 D . 加强友好往来
  • 2. (2024九下·宿迁模拟) “东交民巷从 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几个大国的使馆都在这里……(大学士)徐桐居于东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与之相关的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2024八上·旌阳期中) 如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     )

    A .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 义和团运动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黄花岗起义
  • 4. (2024八上·旌阳期中)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口号和主张。这些口号和主张(     )
    A . 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B . 彰显了资产阶级革命精神 C .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D . 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 5. (2024·铜仁)  小明在整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学习笔记时,看到某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
    A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 (2024八上·禅城期中) 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 . 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 . 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 . 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 . 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 7. (2024八上·旌阳期中) 清末,梁启超首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到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机构蓬勃兴起,如“中华革命党”“中华银行”等。这一现象(     )
    A . 否定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 . 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 C . 体现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 . 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 8. (2024·滨州)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形成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戊戌变法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C . 戊戌变法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 . 戊戌变法是一次制度变革的尝试
  • 9. (2024八上·旌阳期中)  

    名称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内容(部分)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上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A . 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 .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 维新变法开始兴起 D . 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 10. (2023八上·南海期中)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 .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 . 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 . 得到清政府一贯支持 D . 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 11. (2024八上·旌阳期中)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中指出“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材料意在号召(     )
    A . 推翻清政府 B . 变法自强 C . 发展资本主义 D . 建立革命政党
  • 12. (2024·常州)  少年时代的瞿秋白在常州府中学堂念书。一天传来一则消息,他十分高兴,立即拿起剪刀剪下辫子,连跑带跳地对母亲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据此推测,这则消息是(    )
    A . 维新变法开始 B . 辛亥革命爆发 C . 新文化运动兴起 D . 中共一大召开
二、材料题(13题14分,14题14分,15题8分,共36分)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2. (2) 据材料二,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
    3. (3) 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教育发展的什么启示?
  • 14. (2024八上·旌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

    时期

    西学东渐的情巩

    第一阶段

    1800~1839年

    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皇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第二阶段

    1840~1860年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长技”……但却是空答足音。长久不为清政府所重视

    第三阶段

    1860~-1895年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四阶段

    1895~1900年

    人们对两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 (1) 据材料,分析指出与第三、四阶段的“西学东渐”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3. (3) 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人对待西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 15. (2024八上·旌阳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