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约》 |
内容(部分)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
上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 开设课程 |
京师同文馆 |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
福州船政学堂 |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
天津电报学堂 |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 19世纪“西学东渐”发展阶段
阶段 | 时期 | 西学东渐的情巩 |
第一阶段 | 1800~1839年 | 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皇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 |
第二阶段 | 1840~1860年 | 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长技”……但却是空答足音。长久不为清政府所重视 |
第三阶段 | 1860~-1895年 | 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
第四阶段 | 1895~1900年 | 人们对两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又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