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南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

更新时间:2024-11-21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至23题为单选题,24.25为双选题)
  • 1.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乘夜色飞向浩瀚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入驻“天宫”与神州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会师。液氢、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火箭升空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并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结果 B . 用液氧来做推进剂是利用了液态氧的可燃性 C . 液氢是高能清洁燃料,其本身无毒,燃烧产物是水,热值很大 D . 运载火箭的铝合金外壳具有密度小、耐腐蚀、强度高的特性
  • 2.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用铅制铅笔芯

    B.一氧化碳用于炼钢

    C.氮气用于填充飞艇

    D.浓硫酸在实验室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3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药品 B . 氧气的验满 C . 吸取液体药品 D . 稀释浓硫酸
  • 4.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浓硫酸腐蚀纸张

    C.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析出晶体

    D.自制叶脉书签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神农本草经》记载:将丹砂(主要成分是)在空气中焙烧,就会得到汞,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A图中的数值为2 B . 汞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 D . 汞原子的中子数为80
  • 6.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火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因此所有碱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 . 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但化合价不变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所以灭火也一定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 7.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 . 铁与稀硫酸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   置换反应 B .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C . 高炉炼铁:3CO+Fe2O32Fe+3CO2↑     还原反应 D . 酸雨的形成: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 8.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春天踏春时闻到花香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A.分子不断运动

    B.两种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水分子体积变大

    D.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4九下·攀枝花月考) 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 . 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 . N、P点时,溶液的酸性强弱:P>N D . 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 10.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被蚊虫叮咬可以适当涂一些食醋来减轻痛痒 B . 用稀盐酸除铁锈时务必不能浸泡过长时间 C . 自行车链条可以喷漆来防锈 D . 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可以用大量水冲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11.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可行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溶于水观察现象

    溶解后滴加氯化镁溶液

    B

    稀盐酸和稀硫酸

    打开瓶塞观察是否有白雾

    加入硝酸银溶液

    C

    氢气和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闻气味

    D

    黄铜和黄金

    加入硫酸镁溶液

    滴加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少量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钡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4九下·硚口月考) 某同学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完成实验甲、乙、丙并记录部分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

    现象

    产生气泡

    溶液最终呈蓝色

    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若将甲,乙实验后的全部物质充分混合,最终溶液可能呈无色 B . 若将甲、丙实验后的全部物质充分混合,最终溶液可能只有一种阳离子 C . 若将乙、丙实验后的全部物质充分混合,最终可能没有固体残留 D . 若将甲、乙、丙实验后的全部物质充分混合,最终固体质量可能不变
二、非选择题(共计90分)
  • 14.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松北区太阳岛的新馆即将落成,届时哈尔滨又添了一座新地标,全方位展示黑龙江省的悠久历史和卓越的人文地域文化。
    1. (1) 通往该博物馆新馆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直达,地铁钢轨属于金属材料中的(选填“纯金属”或“合金”)。
    2. (2) 馆藏珍贵的青铜器文物表面常常存在一种绿色的铜锈,其化学式是Cu2(OH)2CO3 , 已知铜生锈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合反应,试推测,让铜生锈的反应物除了铜、氧气、水以外,一定还有(填一种空气中的物质的化学式),该物质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请写出吸收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3. (3) 馆藏文物有很多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一些书画作品之所以经久传世而墨迹清晰,是因为碳单质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
    4. (4) 省博物馆周围的树木的树干被刷了含有硫黄粉的,以达到保护树木、防止冻伤、防止害虫生卵的目的。
    5. (5) 省博物馆内安装了直饮水净水机(如下图),该净水机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 15.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请仔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氨气(NH3)比氢气更易液化储运,作为氢能源的载体有发展潜力,合成氨的原料为N2和H2 , N2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1)和分子筛吸附法(如图2)获取。H2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N2的来源,所合成的氨分别称为棕氨、蓝氨和绿氨,绿氨生产追求“零碳”排放。Haber-Bosch工艺利用N,和H,(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该工艺消耗全球约5%的天然气,占据全球1.6%的CO2排放量。是目前唯一可用于大规模合成氨的方法,但因成本过高,无法推广,有待技术成熟推动工艺发展。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液态空气升温时,N2先蒸发,则液氮沸点比液氧(填“高”或“低”);
    2. (2) 如图1是膜分离法制N2 , 薄膜不允许(填“N2”或“O2”)穿透;
    3. (3) 如图2所示,分子筛吸附法制N2 , 利用了构成N2与O2的微粒的(填“质量”或“体积”)不同而吸附O2实现分离;
    4. (4) Haber-Bosch制氨工艺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本题为单选题)。
      A . 煤、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 . Haber-Bosch工艺合成的氨作为储氢载体已得到广泛应用
  • 16.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科学家在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化学式为C2H4)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选填“不变”或“改变”);
    2. (2) 图示中所代表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种氧化物;
    3. (3)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
  • 17.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我国古代就有湿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是利用置换反应从盐溶液中得到金属。在实验室中,把一定量铁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根据工艺流程图试回答:

    1. (1) 滤液A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2. (2) 滤渣B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填化学式);
    3. (3) 写出过程Ⅰ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8.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丙物质的溶解度(选填“>”、“=”或“<”);
    2. (2) t2℃时,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15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甲物质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t3℃时,乙的饱和溶液中一定含有40g乙物质,此说法(选填“正确”或“错误”);
    4. (4)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9.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实验室有制氧气和制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及相关仪器、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________(填字母)装置;

    Ⅱ.实验室制取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

    (4)若选用E装置干燥氧气,则应将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从E装置________(选填“长管”或“短管”)一端导入;

    (5)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6)在检查气密性操作中,连接好装置,将导管一端立刻浸入水中,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手紧握试管前会看到烧杯内导管一端出现下图中_______的现象(选填“A”或“B”)。

    A. B. 
  • 20.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如图所示:A、B、C、D、E、F为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图中用“一”连接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A、B、D、E、F类别不同,D是一种温室气体,A是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和D不含相同元素,F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相关化学式:A,C
    2. (2) 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B和E反应的现象是无色溶液中产生
  • 21.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引导同学们探究某种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假设杂质难溶于水,也不参加化学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样品粉碎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该样品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3. (3) 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时所用的稀盐酸,试计算所需浓盐酸和加水的质量比
    4. (4) 所得不饱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5) 某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6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4%的生铁的质量为t。
    6. (6) 老师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份含杂质的氧化铜粉末样品(杂质难溶且不参加反应),置于烧杯中后加入了100g浓度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又向滤液中加入12g铁粉,充分反应后滤出滤渣再次称量仍为12g,试求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g。
  • 22. (2024九上·哈尔滨期中)

    松南化学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做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1)松松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测定试管内溶液pH由1变到10,则________(填“X”或“Y”)是NaOH溶液。由此他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aOH,将试管中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有蓝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钙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若再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X溶液为稀盐酸,Y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

    【提出问题】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①CaCl2

    ②CaCl2和Ca(OH)2

    ③CaCl2和HCl

    【设计实验】南南将试管内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碳酸钠溶液的同时,充分搅拌,直至过量。

    【分析讨论】

    (3)实验过程中南南记录了产生沉淀质量与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像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先观察到无色溶液中________,随后看到了溶液中________。

    【得出结论】

    (4)猜想________正确(填序号)。

    【反思讨论】

    (5)结合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 a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Na+、Cl-、H2O
    C. 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 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至碳酸钠溶液体积为V2后不变

    (6)大家经过本次探究活动深刻认识到,图像分析在实验中非常实用,通过图像我们不仅可以定量记录实验过程呈现的客观证据,并通过图像体现出的规律,帮我们分析出很多有用的结论:比如同一体系下不同反应的发生常常存在________;不同阶段的粒子种类情况;各成分的质量变化情况等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