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铅制铅笔芯 | B.一氧化碳用于炼钢 |
C.氮气用于填充飞艇 | D.浓硫酸在实验室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 |
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B.浓硫酸腐蚀纸张 |
C.热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析出晶体 | D.自制叶脉书签 |
春天踏春时闻到花香 |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 |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
A.分子不断运动 | B.两种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 C.水分子体积变大 | D.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 溶于水观察现象 | 溶解后滴加氯化镁溶液 |
B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打开瓶塞观察是否有白雾 | 加入硝酸银溶液 |
C | 氢气和一氧化碳 |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 闻气味 |
D | 黄铜和黄金 | 加入硫酸镁溶液 | 滴加稀盐酸 |
选项 | 物质 | 少量杂质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FeSO4溶液 | CuSO4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氢氧化钠溶液 | 氢氧化钡 |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有制氧气和制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及相关仪器、用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________(填字母)装置;
Ⅱ.实验室制取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
(4)若选用E装置干燥氧气,则应将发生装置导出的气体从E装置________(选填“长管”或“短管”)一端导入;
(5)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
(6)在检查气密性操作中,连接好装置,将导管一端立刻浸入水中,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手紧握试管前会看到烧杯内导管一端出现下图中_______的现象(选填“A”或“B”)。
A. | B. |
松南化学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做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1)松松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测定试管内溶液pH由1变到10,则________(填“X”或“Y”)是NaOH溶液。由此他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aOH,将试管中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有蓝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钙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若再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X溶液为稀盐酸,Y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
【提出问题】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①CaCl2
②CaCl2和Ca(OH)2
③CaCl2和HCl
【设计实验】南南将试管内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碳酸钠溶液的同时,充分搅拌,直至过量。
【分析讨论】
(3)实验过程中南南记录了产生沉淀质量与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根据图像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先观察到无色溶液中________,随后看到了溶液中________。
【得出结论】
(4)猜想________正确(填序号)。
【反思讨论】
(5)结合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 B. a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Na+、Cl-、H2O |
C. 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 D. 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至碳酸钠溶液体积为V2后不变 |
(6)大家经过本次探究活动深刻认识到,图像分析在实验中非常实用,通过图像我们不仅可以定量记录实验过程呈现的客观证据,并通过图像体现出的规律,帮我们分析出很多有用的结论:比如同一体系下不同反应的发生常常存在________;不同阶段的粒子种类情况;各成分的质量变化情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