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09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 1. (2024·天津市) 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最可信的依据是( )
    A . 文字记载 B . 考古发现 C . 专家推测 D . 民间传说
  • 2. (2024七上·响水期中) 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     )
    A . 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 B . 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 C . 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 D . 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 3. (2024七上·梅里斯月考) 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11000—9000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

    浙江浦江桥头遗址

    距今11000—8500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7500—3000年

    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

    A . 早期人类起源 B . 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C . 冶炼技术水平 D . 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
  • 4. (2024七上·襄都月考) 如图是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文物。该文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     )

    A . 种植技术 B . 制陶技术 C . 凿井技术 D . 纺织技术
  • 5. (2023七上·余干月考) 学者费孝通指出,在相当早的时期,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汇集和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他们是(       )
    A . 炎帝和黄帝 B . 仓颉和嫘祖 C . 盘古和女娲 D . 后羿和大禹
  • 6. (2023七上·文登期中)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使得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戎、狄、蛮、夷联系不断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材料叙述了诸侯争霸的(            )
    A . 历史背景 B . 主要目的 C . 积极影响 D . 消极影响
  • 7.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于《过秦论》,它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该起义的发起者是
    A . 陈胜、吴广 B . 陈胜、刘邦 C . 吴广、项羽 D . 刘邦、项羽
  • 8. (2024七上·伊春期中)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       )
    A . 洛阳 B . 咸阳 C . 长安 D . 北京
  • 9. (2022七上·佳木斯期中) 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七个主要的诸侯国争战尤为激烈,史称战国七雄。其中位于最西边的诸侯国是( )
    A . 齐国 B . 楚国 C . 秦国 D . 燕国
  • 10. (2023七上·会同期末)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来源于(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项羽、刘邦反秦战争 C . 项羽、刘邦的楚汉之战 D . 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
  • 11.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春秋时期,很多城市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产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这反映了该时期(     )
    A . 农业生产的巨大进步 B . 手工业生产工艺成熟 C .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D . 各国君民能和平相处
  • 12.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 . 颂扬汤武功德 B . 宣扬变法图强 C . 强调以礼治国 D . 批评商朝暴政
  • 13.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打破了贵族阶层世袭,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这种改变直接有利于秦国(   )
    A . 稳定社会秩序 B . 发展社会经济 C . 提高军队战斗力 D . 实现民族交融
  • 14. (2024七下·黑山期中)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位思想家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15.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学在官府”格局被打破,私学勃兴,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材料揭示了百家争鸣的(     )
    A . 发生背景 B . 历史意义 C . 现实意义 D . 核心观点
  • 16. (2024七上·响水期中) “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
    A . 嬴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大 B .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 秦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 . 郡县制度的建立是秦统一的基础
  • 17. (2024·昆明模拟)  对比下列两种制度,从中可以得出的变化趋势是( )

    项目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传承方式

    诸侯爵位世袭

    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

    地方权力

    诸侯有封地,有经济收入

    郡县长官无封地,只有俸禄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要绝对服从中央管理

    A . 传承方式没有变化 B . 地方权力越来越大 C .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D . 中央集权趋势加强
  • 18.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到“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据材料推测,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秦朝暴政 B . 秦末农民起义 C . 修建阿房宫 D . 楚汉之争
  • 19. (2024七上·响水期中) 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是(     )
    A . 蒙恬 B . 刘邦 C . 赵括 D . 项羽
  • 20. (2024七上·响水期中) 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中央集权 B . 重农抑商 C . 北击匈奴 D . 暴政统治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计30分)
  • 21. (2024七上·响水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我国的铁器使用始于春秋初年。……铁器应用于农业,出现了铁犁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可能开辟更多的“私田”。……诸侯、贵族和周天子争夺“公田”。……从贵族奴隶主中分化出来的一批地主……采用征收实物地租的办法剥削农民。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的其他社会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无敌于天下”的经济原因。
  • 22. (2024七上·响水期中) 【政治制度】

    材料一   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称天子,全天下的土地都归周天子所有,受分封的诸侯享有管理封地和征收赋税的权力。但诸侯也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物,服从调兵。诸侯在自己领地还可以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给士,这样层层分封,形成了严密的统治网络。

    材料二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朝实行这一制度的影响。
  • 23. (2024七上·响水期中) 历史小作文:

    材料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之子,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战国末期秦国君主、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又称秦始皇帝。嬴姓,赵氏,名政(正),后世多称之嬴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雄才大略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请用“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为论点,用中国古代史实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句通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