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未来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

更新时间:2024-12-23 浏览次数: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 1. (2024九上·合肥期末) 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酒精用来作燃料 B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的异味 C . 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D . 水用于灭火
  • 2. (2023九上·武汉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热液体 B . 处理废弃药品 C . 吸取液体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3. (2023九上·武汉月考)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B . 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 . 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D . 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 4. (2023九上·武汉月考) 在加压的情况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变小 C . 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
  • 5. (2023九上·武汉月考)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或现象的分析较合理的是
    A . 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收集前集气瓶中可能没有装满水 B .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的量偏多——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 . 过滤时速度缓慢——来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D .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 6. (2023九上·武汉月考)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鉴别氯化钾和氯酸钾

    取样,分别尝味道

    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O2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复燃

    鉴别CO2和N2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烧杯,观察现象

    A . B . C . D .
  • 7. (2023九上·武汉月考) 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B . 乙实验既证明浓氨水易挥发,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 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8. (2023九上·武汉月考)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浓硫酸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实验完成后装置B增重10.8g,装置C增重13.2g。

       

    关于该气体的成分有下列几种说法:①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②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③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④该气体可能只含CH4;⑤该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④⑤
  • 9. (2023九上·武汉月考) 下列课本实验均与水有关,请回答问题:

    1. (1) 以下对实验①中水沸腾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有_____(填标号)。
      A . 水分子运动速率减小 B . 水分子间隔变大
    2. (2) 实验②中粒状活性炭层的作用是
    3. (3) 实验③中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实验④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的性质。
  • 10. (2023九上·武汉月考) 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根据不同图示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若在此实验中,取用的红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填“有”、“没有”)影响。
    2. (2) 图2为制取气体的两套装置,若想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填“b”或“c”)。
    3. (3) 下图是疏化氢()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 (2023九上·武汉月考) 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丁是澄清石灰水的成分之一,乙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1. (1) 乙的名称为
    2. (2) 丙→丁反应的现象是
    3. (3) 若甲常温下是黑色固体,则甲→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关于甲以及甲→丙的反应,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 甲可能是单质或氧化物 B . 甲可能具有可燃性 C . 戊→乙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 . 甲→丙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12. (2023九上·武汉月考) 古代中国炼铜工艺处于世界鼎盛地位,其中一种“经炉法”炼铜是现代炼铁工艺的启蒙。其主要宗理是利用二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再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如图为该方法的模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装入碳粉和氧化铜;③通入二氧化碳,使装置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④点燃a处和b处酒精喷灯和酒精灯;⑤实验结束后先熄灭火源,再持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冷却。

    1. (1) 实验分析:硬质玻璃管中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能否根据c处现象判定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了反应(填“能”或“不能”)。从玻璃管进入c中的气体成分是。d装置的作用是
    2. (2) 若玻璃管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 全部反应后,b处固体质量为 , c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为 , 则氧化铜中铜、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选择使用W、M、N等符号列式表示)。
  • 13. (2023九上·武汉月考) 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高锰酸钾,某兴趣小组同学用该药品制取氧气。取10g该药品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

    加热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g

    10

    10

    9.24

    9.16

    9.04

    9.04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计算10g药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