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初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12-28 浏览次数:1 类型:开学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 1.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qì)   真(zhì)        然(hàn)        神采熠(yì        ) B . 红(yān)                跚(pán)                自(jīn)                而不舍(qiè) C . (zhuānɡ)                恿(cǒnɡ)         喧(qì)                群蚁排(yá) D . (ài)                职(chènɡ)        竹(miè)                花枝展(zhāo)
  • 2.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今年适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30年,经历锲而不舍地太空筑梦,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将成为现实。 B . 抗疫中的上海,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那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那些逆境中的不以为然 , 汇聚起了此时最温暖的力量、最可贵的品质。 C . 一双球鞋、一个篮球、一套校服……这些在城里孩子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却是那些生活条件艰苦的留守学生深埋心底的梦想。 D . 北京作为首个“双奥之城”,冰雪健儿们在这里同场竞技、突破自我,在一次次握手和拥抱中互相支持鼓励、共同勇攀高峰
  • 3.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程度的高低和创建力度的大小是成败的关键。 B . 中国过去几年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约占全球总人数的18%左右。 C . 经过这次英雄人物故事演讲比赛,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D . “双减”政策出台,旨在以帮助孩子提高在校学习效率,增加亲子交流机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民心工程。
  • 4.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补写出相应的句子
    1. (1) 荡胸生层云,。《望岳》
    2. (2) 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
    3. (3)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
    4. (4)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5) 《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 5.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你的班级准备开展“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
    1. (1) 【我传承】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现当代涌现出许多英雄、先锋的精神品质值得青少年传承和弘扬。请你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他(她)对你或对青少年一代的意义或影响。(100字左右)

      备选人物:邓稼先 张桂梅 钟南山 苏炳添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 6.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这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天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 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里的其他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暗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在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痕。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1. (1) 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愉悦

      猜疑

      感动

    2. (2) 语言品味。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3. (3) 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 7.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舌尖上的乡愁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 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 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经验 , 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1. (1) 文章以“舌尖上的乡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2) 第③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3. (3) 第④段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什么?
    4. (4) 谈谈段⑦“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两个“厚味”的不同含义。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 8.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 (1) 诗歌的前两句都运用了叠词,请从内容方面谈谈叠词运用的作用。
    2. (2) 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 9.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选自《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为崔道固城局参军 , 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 , 唯傅修期耳。”

    【注】①崔道固:人名。②城局参军:官职名称。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B .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C .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D .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2. (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卿今当涂掌事        当权,当道。 B . 复南奔        不久。 C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研究经书。 D . 拳勇人        超过。
    3.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通过讲述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发奋读书,后来大有长进的故事,阐明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B . 【乙】文最后借皇帝对傅永的称赞,从侧面表现傅永的文武双全。 C . 两篇文章均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发奋读书,勤奋刻苦,终能成才。 D . 【甲】文中擅劝的孙权先后从“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两方面来劝说吕蒙,使其无可推辞,最终“乃使就学”。
    4. (4)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四、名著阅读(7分)
  • 10.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并完成各题。

    【甲】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了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乙】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丙】人间的真话本来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话:这祥子也明白了她的意思,在她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既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似乎没有法子拒绝。 

    1. (1) 三则材料中的“她”依次是
    2. (2) 请从三则材料中任意选择一名女性,结合名著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其形象。
五、作文(40分)
  • 11. (2024八上·合江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县城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存在。县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的砥砺奋进,我们将在县城里看到当代中国的模样。你是否留意过家乡县城的变化?结合家乡县城的发展变化,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题目;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 600 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杜绝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