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12-28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言恭达先生在《艺归本真》一文中说:“世间最朴素的是人性中的本真。生命与艺术的融通,并不依赖于技巧,却依赖于生活的心态。朴素,旷达,不为声名所累。庄子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②言先生认为“世间最朴素的是人性中的本真”,这是给予了“朴素”以最崇高的敬意,并指出朴素原本是人生的底色。《庄子·天道》云:“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将“道”视为一切美的根源,把朴素和自然视为道的根本特征,故而认为朴素是天下最美的事。“朴”引申指事物的原初状态,“素”引申指本色、自然状态。以朴素为美则指一种不假雕饰,具有天然之美的艺术风格,有着自然、简朴、纯真、平淡、清逸等特征,可以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朴素之美来自朴素之人,喜欢朴素的人大多崇尚自然、平和、简静、真实、淡泊、质朴的生活,并以这样的方式去为人、为事、为学、为艺,从而去求真、向善、寻美,以坚守人性中的本真。

    ③朴素美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趣味,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以朴素为美观念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特别是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对朴素观的生成影响最大。

    ④儒家讲朴素,注重事物的精神实质,主张质因文显、文以质存,因为“质”终归是文饰依附的根本。如孔子讲“文质彬彬”,提倡的是文质统一,但重点却是对“质”的强调和弘扬,而不是“文”。言先生认为“在文与质的关系上,要质本身发光才是真正的美”。现在提倡书画家要创作出“含文抱质”“文质兼美”“文墨同辉”的艺术作品,就是要求回归到“文质彬彬”的美学传统上来。

    ⑤道家重视朴素,角度与儒家不同。相对而言,道家更强调事物的本然天性,如庄子曾将音乐分为天籁、人籁、地籁三类,并认为天籁是最美的音乐,因为它“顺之以天理”,是天地万物的本来状态、原初状态,这就是朴素。所以,朴素美表现出来的艺术形态有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这些几乎都能够从道家哲学中找到渊源。如言先生认为“书贵虚静”明显受到老子“致虚静”“守静笃”思想的影响。

    ⑥朴素是大美隐内,不求外露;是不拘形式,重在内容,它是蕴藉含蓄的,也是最有力量的。佛学主张的“定生智慧”,教人“一切放下”,追求多元的“包容无碍”的圆融境界,这对朴素美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或为人,或为艺,息虑凝心为定,定后方能提得起、放得下,褪去浮华,还以本真;舍去绚烂,守护平淡,在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中起于心、归于心,从而达于心手双畅、物我两忘的艺术之境。

    ⑦朴素是自然的、真实的,因此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生动的,呈现出来的趣味是淡雅、清逸却不失厚重和力量的。古人在文艺创作中很是注重自然、顺性自然,视作品中具有自然、朴素美为最高美的境界。

    ⑧南北朝时期,鲍照以“初发芙蓉”,汤惠休以“芙蓉出水”的超凡脱俗之美作为诗歌的理想。至唐代,司空图认为“浓尽必枯,淡者屡深”,从浓淡转化的角度来提倡本色美;李白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标注了他对特定诗美的追求,这也是唐代文人普遍追求的美学境界。至宋代,朴素美作为一种审美趣味、一种艺术风格,广受关注和推崇,发展为崇尚以“平淡”为美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追求。如苏轼所言“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先经绚烂而后归于平淡,这时的“淡”而有味,标志着更高的境界。

    (摘编自《江南时报》《朴素之美》)

    材料二:①提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即儒、释、道三家思想。这三家思想虽说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提倡自然素朴、真实质直的文学精神。“朴素”的文论观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这种文论观的提倡,不仅扭正了不良的文艺倾向,也对畸形的社会风尚有积极的警示作用。由于文论家的一再倡导,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而且日渐趋向于通俗晓畅。“朴素”的思想不仅体现在文学上,也对中国古代的绘画、音乐、建筑等艺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中国古代绘画讲究传神和写意,非常钟爱以形写神和点晴之笔。尤其是山水画,万千河山,往往淡淡几点笔墨便勾勒出其神韵与气势;音乐上并不求得用复杂的音响渲染,而是重视弦外之音,崇尚“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琴,便是最能体现这种境界的乐器。轻轻拨动,悠悠琴音,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

    ②“朴素”的文论观,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那么它对当下中国文学颓而不振、空洞无物的局面肯定有极为有益的借鉴和启发作用。现代作家可以学习其以文明道、有所寄托的精神,关注现实,以悲悯的心怀关注人类命运,承担起文人的使命。

    (摘编自《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朴素”观》)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艺术大师,言恭达先生认为艺术的成功不是依赖于技巧,而是要依赖于朴素、旷达的生活的心态。 B . 庄子认为朴素是天下最美的事,因为他把朴素和自然视为道的根本特征,将“道”视为一切美的根源。 C . 以朴素为美开创了中国传统艺术上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具有自然、简朴、纯真、平淡、清逸等特征。 D . 朴素文论观经由文论家的一再倡导,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并日渐趋向于通俗晓畅。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前两段都提及了庄子的思想,前者言先生是为证明朴素心态的重要,后者作者是为说明朴素的意义,进而引出朴素的定义。 B . 朴素的人崇尚朴素的生活,并以朴素的方式去为人处世,从而求真、向善、寻美,坚守人性中的本真,展现出了朴素之美。 C . 中国音乐重视弦外之音,崇尚“大音希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点深受“朴素”文论,尤其是道家“天籁”思想影响。 D . 两则材料都涉及了“朴素”思想及其对艺术方面的影响,只是侧重点各不相同,材料二中还提及了反观当下的借鉴意义。
    3. (3) 下面观点不能体现材料一中苏轼的“朴索美”审美趣味的一项是(   )
      A . 元好问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三十首》)。 B . 王世贞的“浓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自然”(《书谢灵运集后》)。 C . 袁枚的“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澹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澹”(《随园诗话》卷五)。 D . 时雍的“汉人朴而古………朴之至,妙若天成”(《诗镜总论》)。
    4. (4) 《(老子>四章》体现了事物“辩证统一”的思想,试分析材料中儒、释、道思想和朴素观形成的关系如何体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5. (5) 根据材料一的论述,分析孟浩然的“朴素”体现在哪些方面。

      孟浩然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归隐终身,寄情山水。出现在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里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即兴而发,不假雕琢,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语言平淡自然,情味深厚,其真实、真率、真朴、真淳的风格,比王维的田园诗更接近陶诗神韵。例如《过故人庄》将恬静优美的乡村景色和宾主间淳朴真诚的情谊表现得朴素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2.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走灵官峡

    杜鹏程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我顺着铁路工地走了四十多公里,只听见各种机器的吼声,可是看不见人影,也看不见工点。一进灵官峡,我就心里发慌。这山峡,天晴的日子,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你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目下,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真是寸步难行!但是,最近这里工作很紧张,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发电机、卷扬机、混凝土搅拌机和空气压缩机的吼声,震荡山谷。点点昏黄的火球,就是那无数的电灯。看不清天空里蛛网似的电线,只见运材料的铁斗子,顺着架在山腰里的高架索道,来回运转。

    我肚里饿,身上冷,跌了几跤,手掌也擦破了。算啦!到山崖下边找个避风的地方蹲上一阵,天明十点钟赶到材料厂也不迟。晚上瞎摸乱闯,跌到深谷里就把我这材料队长“报销”了!

    抬头看,一条小路通到绝壁上的石洞里。石洞门口还挂着布帘子。无疑,这里住着工人。我抓住树枝爬上去,钻进石洞。奇怪!石洞门口有个小孩,看来不过七八岁。他坐在小板凳上,两个肘子支在膝盖上,两只手掌托住冻得发红的脸蛋,从帘子缝里傻呵呵地向外望着对面的绝壁。我进来,他看了一眼,又朝外望着。

    石洞挺大,里头热腾腾的,有锅碗盆罐,有床铺。床头贴着“胖娃娃拔萝卜”的年画。墙上裱糊的报纸,让灶烟熏得乌黑。

    “屋里怎么没有人哪?”我一边说,一边抖着大衣和帽子上的雪。

    小孩扭转头,眼晴忽闪忽闪地望着我,说:“叔叔!我不是个人?”他站起来背着手,挺着胸脯站在我跟前,不住地用舌头舔着嘴唇,仿佛向我证明:他不仅是个人,而且是个很大的人。

    我捧住那挺圆实的脸盘说:“小鬼!你机灵得很哟!”

    他把我的手推开,提着两个小拳头,偏着脑袋质问:“哼!叫我‘小鬼”?我有名字呀!”他指着床上那个睡得挺香的小女孩说:“妹妹叫宝情(成),我叫情(成)渝!”

    不用问,这孩子像我碰到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工地里出生,工地里成长。工人们喜欢用工地的名字给孩子命名。成渝这孩子大约生长在成渝铁路工地,那个叫宝成的小女孩,也许就出生在此处。

    我坐在火炉跟前,搓着手上的泥。

    成渝爬在我的膝盖上,问:“叔叔!明天还下雪?说呀,叔叔!明天还下?”

    我把那冻得发红的小鼻子按了一下,说:“天上要通电话,我一定给你问问。可是——”

    呵!他恼啦!一蹦起来,站在离我几步远的地方,皱着眉头,偏着脑袋,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说:“哼,还哄我!你口袋装着报纸。报上有天气哩。”

    哦!他是说,每天的报纸上都登载着天气预报的消息。这小家伙精得很哪!

    成渝着小嘴巴,又坐在门口,两手托着圆圆的脸蛋,从帘子缝里望着对面的工地。我问他水壶在哪里,他也懒得说。真后悔,不该得罪这位小主人!

    我说:“成渝!明天还下雪,是不是你就不能出去玩啦?”他连看我也不看,说:“爸爸说,明天还下雪,就要停工哩!”我说:“你爸爸这样关心天气?他干啥工作?”

    他骄傲地说:“开仙(山)工!”

    “在哪里开山?”

    他努着小嘴巴,指着对面的工地。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顺着光带,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十名工人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梯子。

    成渝说:“爸爸能看见我。爸爸说,他打炮眼呀,打炮眼呀,一扭头就看见我了!”

    啊!是这么回事!

    我鞋子上的冰雪化开了,冻得麻木的双脚开始发痛。为了取暖,我踩着脚。

    成渝咬住嘴唇,又摆手,又瞪眼睛。我懂得他的意思了:怕我把他的妹妹惊醒。我说:“你对妹妹倒挺关心!”

    他说:“妈妈说,我的印(任)务是看妹妹。妈妈回来,我就下班了!”

    “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啦?”

    他指了指石洞下边的运输便道。

    我顺着他的手望去,只见一个人站在便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下,已经变成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看样子,她是指挥交通的。

    今天下大雪,路上行人和车辆都很少,她满可以回到家里歇歇,可是她屹然不动地站在那里。她可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三个月五个月,或者是三年五载了。平素,也许她仰起头就能看见她的丈夫,也能看见她的孩子;而那攀登在山与天相接之处的丈夫,也许在擦汗水的工夫,一转眼就看见他妻子坚毅的身影和孩子小小的身材。我猜想:即使在这风雪迷茫的黑夜,工人、工人的妻子和工人的孩子,谁也看不清谁,可是他们一定能感觉到相互间深切的鼓舞和期待。

    我回头一看,成渝笼着手,缩着脖子,不住地打盹。我拉拉他圆胖胖的小手说:“会着凉的。上床睡吧!”

    成渝从睡梦中醒来,以为是他的爸爸妈妈回来了,仔细辨认了一阵,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说:“我不睡!我不睡!”

    “为什么?”

    他用小拳头揉了揉眼晴,说:“爸爸妈妈说,不管哪个人都要朽(守)住康(岗)位。”

    我把成渝紧紧地抱起来,用我的脸暖了暖他的脸蛋。然后放下他,裹紧了大衣,把帽檐往下拉了拉,出了石洞,下了山坡,顺着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向前走去。

    风,更猛了。雪,更大了……

    一九五八年元旦写于成都

    (有删改)

    【注】①这篇小说以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一一宝成铁路修建为背景。灵官峡,位于甘肃省两当县,宝成铁路经过该地。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一名材料队长,在顺着铁路工地走了四十多公里后,又冷又饿,决定找地方避风雪,故事由此展开。 B . 成渝家的石洞虽然简陋,却富有生活气息,可见成渝的父母是当地人,为支持国家建设而加入铁路修建的队伍。 C . 成渝的爸爸是开山工,妈妈指挥交通,他们一家高度的责任感激励了“我”,让“我”鼓足勇气继续前行。 D . 成渝和妹妹宝成名字都是他们的父母用工地的名字命名的,这样取名具有纪念意义,也体现出时代特点。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视角叙事,场景随着“我”的视线所及而不断展开,故事显得真实生动,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B . 小说意在歌颂铁路工人的冲天干劲,却只将笔墨集中于成渝一家,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有效提升了故事的可读性。 C . 小说在描写成渝父母时分别用了“像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像一尊石像”的比喻,着墨不多,但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 . 小说在叙事中偶尔插入一两句“我”的直接抒情议论,既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3. (3) 小说第一段大篇幅描写了铁路工地上的景象,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 (4) 小说在表现成渝的形象特点时,采用了逐渐深入的方式,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 3.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卫灵公问于孔子曰:“有语寡人曰:‘有国家者,计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孔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则知得之人。所谓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谓也。”

    孔子见宋君,君问孔子曰:“吾欲使长有国而列都得之,吾欲使民无惑,吾欲使士竭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孔子对曰:“千乘之君,问丘者多矣,而未有若主君之问问之悉也。然主君所欲者,尽可得也。丘闻之,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得之;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士益之禄,则皆竭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宋君曰:“善哉!岂不然乎?寡人 , 不足以致之也。”孔子曰:“此事非难,唯欲行

    之云耳。”

    (节选自《孔子家语·贤君》)

    材料二: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节选自《商君书·画策》)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者能仁A于人B而不能使C人仁D义者能爱E于人F而不能使人爱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急,紧急的事,与《琵琶行》中“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急”意思不同。 B . 庙堂,朝廷,与《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中的“庙堂”意思相同。 C . 不佞,不才,其中“”与词语“亲贤远妄”中的“”意思不同。 D . 苟,如果,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苟能充之”的“苟”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鲁哀公的问询,孔子的建议是让民众富裕且长寿。但鲁哀公却因为国家贫穷而认为自己做不到,孔子顺势指出,百姓富裕了,国家也会富裕。 B . 孔子对卫灵公的问题,先给予肯定,然后又进一步委婉说出了自己的谏言,表明单纯在朝堂上谋划是不足以治理好国家的,还要爱人和推已及人。 C . 作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宋国君主对治国的事问得比其他君主都详细。针对宋国国君的谦虚,孔子鼓励他说,只要想做就都可以做到。 D . 材料二以利用地势的高低控制水流和用物品的干湿来控制火来设喻,形象地指出,圣人治理百姓是明白政治的准则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②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四章)

    5. (5) 两则材料都涉及为政问题,其核心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 4.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追忆往事,回想起群山深处的村落宛如世外桃源,诗人曾在此借水。 B . 诗人骑马走在茂盛的柳树掩映的桥边,这样的美景激发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C . 诗人沉浸在乡村的美景之中,茂林微风、幽禽时鸣,给诗人带来了幽静之感。 D . 诗人以景结情,此写法和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同,寓情与景。
    2. (2) 颈联描绘了眼前美景,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请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赏析。
  • 5.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班会课上,张老师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话,引导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责任。
    2. (2) 《孟子·梁惠王上》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句与《礼运》中“”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流露出了儒家“仁”的思想。
    3. (3)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 6.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吐鲁番盆地天气高温干燥,素有“火洲”之称。然而在火焰山下,源自天山博格达峰的冰山融水,经由一条条蜿蜓的人工暗渠,     A 流向绿洲深处。这就是地下灌溉水利工程——坎儿井。坎儿井有“地下水长城”之称,也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它与被誉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还有另外两项是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

    坎儿井历史悠久。《史记》中记述了西域“竖井通渠”之法,唐代文书中也有关于“胡麻井”以及机构“掏拓所”、水官“掏拓使”等的记载。这些说明坎儿井在新疆古代农业发展史中有着     B 的地位。

    目前,全疆记录在册的坎儿井有1540条,①分布在吐鲁番市就有1200多条。②其中190条坎儿井仍有水流,③通过总长约3400公里的暗渠,④继续灌溉着近10万亩的面积。这充分表明坎儿井在当地农业生产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坎儿井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开凿时,从村庄低处逆向往天山方向的山体高处挖暗渠;每隔20至50米挖一个向下的竖井,方便挖掘暗渠时定位、输送泥土、通风供氧。当暗渠不断接近山体,连通地下水暗流,就形成引水通道。暗渠又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甲),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后者用于输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明渠是方便村民日常取水的小渠,涝坝则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渗入地下的天山冰雪融水,(乙),再通过明渠接入地上的涝坝,,在,在,供农田灌溉和日常生活使用。

    可以说,坎儿井是中国古代人民抵抗干旱、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智慧体现。如今,坎儿井已然成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胜地。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3)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4.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比较散乱,请将这些句子变成一个条理清晰的长单句,可以适当增删文字,不得改变原意。
    5. (5) 文中称坎儿井为“地下水长城”,这一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四、写作(60分)
  • 7. (2024高二上·饶平期中)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