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寒假专区 /七年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5年七年级历史寒假作业(二)

更新时间:2025-01-10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上·合江月考) 商鞅变法期间,土地占有权扩展至庶(平)民,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数量庞大且独立的自耕农。与这一变化密切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
    A .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 .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 2. (2024七上·富顺月考) 孔子的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司马牛、孟懿子等,也有来自平民家庭的子路等,这表明孔子的教育原则是(     )
    A . 以德治国 B . 循序渐进 C . 因材施教 D . 有教无类
  • 3. (2024七上·高州月考) 如表中的先秦古籍名句共同体现了(     )

    名句

    出处

    国将兴,听于民

    《左传》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

    A . “无为而治”的主张 B . “仁者爱人”的观点 C . “尊卑有序”的理念 D . “以人为本”的思想
  • 4. (2024七上·合江期中) 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成熟文字是(     )
    A . 金文 B . 楷书 C . 小篆 D . 甲骨文
  • 5. (2024七上·邛崃期中)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反映出商鞅变法(     )
    A . 扩大地方管辖权力 B . 赏罚分明公正无私 C . 保护世袭贵族利益 D . 提高军队战斗实力
  • 6. (2024七上·连州期中) “蜀守(李)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反应的水利工程是(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大运河
  • 7. (2024七上·连州期中) “光盘行动”是 2013 年初,公众自发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又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
    A . 老子 B . 墨子 C . 荀子 D . 韩非子
  • 8. (2024七上·黄石港期中) 商周时期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农具.而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 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反映了(     )
    A . 牛耕技术的发展 B . 生产工具的变革 C . 土地制度的变迁 D . 耕作方式的改进
  • 9. (2024七上·天河期中)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4七上·天河期中)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我国“天下为家”始于(     )
    A . 原始社会后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 11. (2024七上·长春期中)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它不仅详细介绍了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更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概念。与此相对应的理念是(       )
    A . 孔子:仁者爱人 B . 老子:道法自然 C . 孟子:民贵君轻 D . 墨子:反对相互攻伐
  • 12. (2024七上·茂名期中)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A . 三省六部制逐渐建立起来 B . 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 . 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13. (2024七上·沧州期中) 战争非常惨烈,孟子所说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就是对当时残酷战争的形象写照。“当时”是(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秦朝初期 D . 秦朝末年
  • 14. (2024七上·佛山期中) 春秋初期,只有姬姓的鲁、蔡、卫、晋、郑、燕等诸侯国被称为“诸夏”。到战国时期,曾被看作“蛮”“夷”的秦、楚、越等地处边远或外姓的诸侯国也被称为“诸夏”。这表明(     )
    A .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 . 变法推动分封制的瓦解 C . 各诸侯国间的矛盾消除 D . 县制推行加快祖国统一
  • 15. (2024七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期中) 根据《道德经》的记载:“人遵循地的原则,地遵循天的原则,天遵循道的原则,道遵循自然的原则……因此,圣人摒弃极端,摒弃奢侈,摒弃过度。”这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     )
    A . 顺应自然 B . 以德治国 C . 互爱互利 D . 以法治国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4七上·富顺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1)材料一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时期谁的主张?他属于哪个学派?

    (2)“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二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汉字。”

    (3)材料二中提到“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什么朝代?该朝代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如上图所示,请写出图中文字的名称。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根据材料三,说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