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24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九上·西华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伤/新           揣德量力           息事人/缺毋滥 B . /字           耀/头晕目           二/见不鲜 C . 养           风/气凝神           妙趣生/飞来 D . 号           歌/心沥血           马厉兵/相濡以
  • 2. (2017九上·西华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沉湎          净化器          众口铄金          无上光荣 B . 寒暄          绿茵场          记日而待          铤而走险 C . 慰藉          栖息地          众志成诚          责无旁贷 D . 提纲          电饼铛          专心致志          按步就班
二、默写
  • 3. (2017九上·西华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1)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2) 《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有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这句诗表达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3. (3)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4. (4) 《水调歌头》中作者由怀念弟弟转而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的句子是:
三、名著导读
  • 4. (2017九上·西华期中) 名著阅读。  
    1.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水浒》)

      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2. (2) 走入《朝花夕拾》,我们可以追寻鲁迅先生思想变化的轨迹。请你概括鲁迅先生在南京的矿路学堂毕业后和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分别做出了怎样的人生选择,并简述其原因。
四、语言表达
五、综合性学习
  • 6. (2017九上·西华期中) 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它的阅读史。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1. (1) 分析下图,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注】综合阅读:指包括图书、报刊、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数字化阅读:包括网络在线、手机、电子阅读器、光盘等形式的阅读。

    2. (2) 结合上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全民阅读情况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六、现代文阅读
  • 7. (2017九上·西华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都有顺风耳

        ①这几年,我和姐姐相继在城里买了房。73岁的母亲仍住在老家。为了能经常和母亲团聚,每到周末,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看看她。

        ②假日里,我和姐姐又一起回到老家。我们在门前菜园一边种菜,一边闲聊。我说:“这几年,我的颈椎疼得厉害,很不好受。”姐姐说:“年纪轻轻,怎会颈椎疼啊?”我笑着说:“可能是经常对着电脑写作的缘故。”

        ③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不大,却不料被正在井边洗菜的母亲偷听到了。母亲一边朝我们走来,一边问我:“怎么了,颈椎疼得厉害?”见母亲过来,我们立即停止了说话。姐姐连忙小声说:“妈虽然年纪大了,可她耳朵却特别好使,她在偷听咱们说话呢!”

        ④正说着,母亲已来到我们的身边,她用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颈椎,说:“是啊,年纪轻轻,怎么就有颈椎病了呢。以后要多运动运动,不要总坐在电脑前写呀写,挣那么多钱干吗?”

        ⑤在母亲眼里,我写作是为了钱,却不知我写作的快乐,一篇好的文章出炉,那种精神上的享受,母亲是不知道的。

        ⑥再一个假日,我和姐姐又回到老家,只见母亲从卧室里拿出一台颈椎治疗仪,对我说:“我去镇上医院问了医生,医生说,颈椎病疼得厉害,会引起头晕,此类病手术会有风险,医生建议还是给你买一台治疗仪。”

        ⑦母亲还没有说完,我竞生出了万般感触。原来,上次在老家,母亲偷听我和姐姐的谈话,并悄悄把我颈椎病的事记在心头,还特地花了好几百元,为我买了一台颈椎治疗仪。

        ⑧母亲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好几次。去年暑假,母亲从农村来到我家。吃完晚饭,我和妻子谈到城里买的蔬菜既不新鲜,而且还有残留农药。我们在客厅说话,母亲在卧室里看电视。没想到,母亲回家后,把门前的菜园扩大了一倍。品种也从以前的青菜、萝卜、韭菜,扩大到扁豆、丝瓜、青椒等二十多个品种。现在,只要我们回家,或是村里有人进城,母亲都会准备好一大堆新鲜蔬菜,托人捎来,或自己送来,真是让邻居羡慕不已。

        ⑨母亲的耳朵喜欢关注儿女们的谈话,只要母亲在我们附近,我说话的内容,总逃不过她的耳朵。其实,这是天下母亲对儿女们爱的本能。

        ⑩前几年,父亲因病去世了。年迈的母亲可能因为悲伤过度,耳朵越来越不好使了,有时我们和她说话,不得不抬高音量,可是奇怪的是,每次虽然我和姐姐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她却听得一清二楚,让我很是纳闷。

        ⑪也许,母亲的爱,已全部集中到了她的耳朵上,她很在意儿女们的一言一行,因为我相信,只有爱,才可以让母亲的听力如此灵敏,只要她在我们身旁,哪怕我们有一丝动静,也逃不过她的耳朵。

    1. (1) 本文写了“我”与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2. (2)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第⑾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细读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
    4. (4)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8. (2017九上·西华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为何如此钟情于春节

        ①在这个充满变量的世界上,我们是眼花缭乱的观望者,也是置身其间的推动者。曾经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不见了,只需手指轻轻一点即可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电商火了起来;全家人乃至几家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等待每天一集电视剧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屏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仅早已多样化,而且信息芜杂难辨——“变”,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容不得视而不见,也容不得退避。

        ②然而,每到一年此时——除夕,国人都会集体迎来稳稳的“不变”:春节。在这个节日里,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不约而同地将不同的时空与文化超越,以天干地支纪年,以传统习俗祭祖——这一既具有仪式感,又因人们太习以为常而几乎无视其仪式意味的节日,因为这份稳稳的不变,给人以安心的力量。

        ③不变的是它赋予人的可以被结结实实握在手心的归属感。在返乡之前,你是上海写字楼里的金领,是珠三角某条流水线的女工,回到平时大多无暇顾及的内外六亲、发小、同窗身边,你是那个他们眼中的你:他们曾经注视并编织着你的童年与少年。社会身份会改变,童年或少年的那个你其实一直都在今天的模样里。更不用说,我们所返的“乡”仍然多少保留着至今具有价值的人情与礼数。

        ④不变的是它体现的长幼尊序的伦理观和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虽然春节里孩子玩得热闹,大人忙活得辛苦,但晚辈郑重地向长辈行礼,不会有丝毫怠慢。中国人习惯于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尤其面对家族长辈,很难大声说“爱”。拜年时那一句句朴素的祝福,恰恰饱含着晚辈浓浓的爱意和感恩之情。如今,受时代之“变”冲击者,不仅是直观的信息传递方式、职业、生活方式等等,还有情感观、价值观、时空观。春节,这一古老节日恰恰周而复始地提醒着我们,哪些不能变、不能丢。

        ⑤不变的是它在除旧布新之时的迎新祈福。万象更新之时,人们重新回到熟悉的环境,体味着亲情的温暖,在整顿心情的同时,也再次汲取了面向未来的力量和信心。当拜年者表达喜庆祥和的祝愿时,对方也会以祝福作答。言为心声,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美好祝愿,蕴含着对万物的感恩。与天地和、与众人和、与己和,春节的迎新祈福不仅体现着今人对未来的乐观与自信,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一体的世界观与古老智慧。

        ⑥一年前,一部外国人拍摄的关于中国春节的纪录片盛传于互联网。这部纪录片表现了中国人候鸟归乡般的团圆情结与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家国观,让异域文化者从中直观地感受到一个既具备当代发展速度,又以传统文化精神凝聚人心、有序前进的国家。“身在此山中”的我们,则似乎“不识庐山真面目”:虽然年复一年地制造着不断攀升的“春运”高潮,但或许很少问问自己,为什么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里,如此钟情于不变的春节。

        ⑦如今,我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而且所钟情的也不仅仅是春节——因为日渐觉醒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日渐强健的文化自信精神。“二十四节气”去年成功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诸多传统节日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法定假期……它们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终于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交汇,并给予我们一份稳稳的可以依靠、可以生发无限可能的精神力量。

        ⑧在稳步流淌、好似无始无终的时间面前,个体不过是既善变又倏忽即逝的瞬间。因了这从时空隧道深处走来的文化传统,华夏子孙有了彼此相认的符码,有了可奢求恒久的精神宝库,以及身处变化与挑战而不惧未来的心灵力量。而这正是我们钟情于“春节”的理由。

    1.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 (4) 现在,很多青少年没看过赛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可以淡化了。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七、文言文阅读
  • 9. (2017九上·西华期中) 阅读下面两个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选自《捕蛇者说》)
        【乙】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选自《晋书》)
    1.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出:殚其地之     予独爱莲之淤泥而不染 B . 食:谨之         设酒杀鸡作 C . 更:若役         是日定矣 D . 说:故为之       爱莲
    2. (2) 把下边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3. (3) 【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陶侃都关注民生,请结合两文画线的句子,说说他们关心百姓方式的异同。
八、诗歌鉴赏
  • 10. (2017九上·西华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1) 本诗首句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材料作文
  • 11. (2017九上·西华期中) 任选一题作文

    (一)题目:                         之花,开满青春的枝头(阅读、感恩、友谊、梦想、宽容……)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匹想要皮鞭的小马

        牧马人家的母马生下了三匹小马。小马一天天长大了。

        这一天,牧马人对它们说:“你们想不想成为能追风逐电、驰骋天下的宝马良驹?”

        “想!”三匹小马异口同声响亮的回答。

        牧马人一听,脸上绽开了笑容,说:“好,这也是我所希望的。那你们看看,你们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要一副精美的辔头。”一匹小马说。

        “我想要一副漂亮合体的马鞍。”另一匹小马说。

        “那么,你想要什么呢?”牧马人问第三匹小马。

        “我最想要的是一根皮鞭。”

        “皮鞭?”牧马人和那两匹小马都吃了一惊。

        “因为我知道,不论是谁都有惰性,有了皮鞭的时时鞭策,我就会克服惰性,从而踏上驰骋天下的征程。”

    要求:①根据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