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深圳市高峰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7-12-28 浏览次数:2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 31. (2017七上·深圳期中) 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而生产力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制度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天子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使用图一和图二这两种工具的时代分别称为什么时代?青铜器主要使用哪种铸造方法?图四所示的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它与哪一技术共同促进了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材料体现出诸侯有哪项义务?
    3. (3) 材料三所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春秋时期的哪一政治特点?从根源上讲,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哪种工具的使用有关?
    4. (4) 材料四中的两幅地图分别是哪一时期的形势图?后来哪一朝代结束了这一长期分裂的局面?又创立了一套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 32. (2017七上·深圳期中) 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会正确认识并评价历史人物,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关键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岑参《石犀》

    材料三:

    材料四: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王珪

    请回答:

    1. (1) 孙中山在材料一这首诗中歌颂的人是谁?他被后人尊崇为什么?
    2. (2)

      材料一中的“李太守”和“伯禹”分别指谁?李太守生活在什么时代?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是哪位历史人物?图二体现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项措施?图三从侧面反映出秦朝暴政哪一方面的表现?秦朝的暴政首先引发了哪次农民起义?
    4. (4) 材料四中的“汉祖”指的是谁?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什么?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人们往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持有极端意见。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 33. (2017七上·深圳期中)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唐志君《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五: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书中?战国时期谁发展了老子的这一思想?西汉初年的哪一政策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
    2. (2) 材料二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为提倡教育公平,他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商君”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务耕织”者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他变法措施中的哪一条使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
    4. (4) 从材料四和材料五可以看出,法治与德治有何内在关联?我们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