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3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一上·广东开学考)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的学派是(    )
    A . 儒、道、法 B . 儒、法、道 C . 法、儒、道 D . 道、法、儒
  • 2.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 .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 .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 .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 .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 3. (2020高二上·乐山期中)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    )
    A . “独尊儒术” B . “大一统” C . “天人感应” D . “君权神授”
  • 4.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 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 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 . 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5.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 . 发展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理是万物的本原 C .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等级秩序 D . 主张“心外无理”“致良知”
  • 6.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其主张是(   )

    A . 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 . 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 C . 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 . 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 7.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压制 B . 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c处:魏晋、隋唐“三教合一” D . d处:明清批判传统思想的推动
  • 8.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 . 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 . 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 . 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 9.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

    A . 行书 B . 隶书 C . 篆书 D . 草书
  • 10. (2019高二上·宾县月考)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明清小说

    ⑤汉赋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④
  • 11.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 . 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 . 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C . 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 . 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
  • 12.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
    A . 主张“中体西用” B . 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 . 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 . 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 13.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在探索政府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A . 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B . 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 C . 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 . 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 14. (2017高二下·揭阳月考)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 . 进行武装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 . 发动思想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C .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D .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 15.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下表为某校高三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类别

    1860——1899年

    1902年——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 . 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 .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 . 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D . 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 16.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救亡图存 C . 反抗外来侵略 D . 反对专制统治
  • 17.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 . 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 . 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 . 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 D .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 18.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
    A .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 .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D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19.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 .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 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 . 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 20.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很清楚,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毛泽东的这段论述应出自(    )
    A . 《论十大关系》 B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 《新民主主义论》
  • 21.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下列观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    )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②用“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④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2.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和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四大 C . 十二大和十五大 D . 十三大和十四大
  • 23.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大城市中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一共展出了35部优秀影片,电影界将这一年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盛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中国成立,激发了人民的创作热情 B . 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 C .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贯彻 D . 科技进步推动电影业发展
  • 24.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5.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2003年法新社记者理查德·英厄姆在报道中用了这样的标题:“中国人进入太空——人类对宇宙的激情再次燃起”。他报道的科技成就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
  • 26.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 (1) 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 (2) 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 (4) 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 27.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件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1. (1) 材料一所体现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
    2. (2) 材料二的观点与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哪一事件相关?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
    4. (4) 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 28. (2017高二上·榆林期中)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

    ——1919年间孙中山和戴季陶一次谈话

    材料二:1937年,红星照耀西方。同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他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头带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癯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复兴之路》(环球时报)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奋斗目标。结合所知识,指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孙中山革命思想的新变化。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毛泽东之所以当时引起美国《生活》杂志高度重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什么?从理论角度概括出毛泽东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根据材料三图片,回答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位伟人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4. (4)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一条共性。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