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18-05-11 浏览次数:3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一上·会泽月考)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与宗法制无关的是(    )
    A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C .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 D .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 2.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导致东周王室衰微的政治因素是(    )

    A . 宗法制的衰落 B . 分封制的瓦解 C . 郡县制的实施 D . 世官制的沿袭
  • 3.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被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评论为“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的古代政治制度最有可能是(    )
    A . 宗法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 4.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    )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B . 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C . 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 D .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 5.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
    A . 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 . 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 . 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 . 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 6.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

    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


    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

    皇权的强化机器制度的逐渐完备

    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

    皇权制度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

    A . 燔诗书而明法令 B . 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C . 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 D . 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 7.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战国时初步形成,秦朝确立,明清强化。下列关于官吏选拔制度,表述错误的是(    )
    A . 秦汉时官吏由皇帝任免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 C .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D . 明朝设三司,清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 8.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他在官职上的地位虽然低,他在政府里的权任却很高。因为一切奏章,政事,看详批答,都要经他们手。”文中“他”的身份可能是(    )
    A . 秦朝御史大夫 B . 唐朝尚书令 C . 元朝中书令 D . 明朝内阁大学士
  • 9.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 .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 C .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 .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 10.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有史学家写道:在危机中,新教和其他力量站在法律和议会一边,而君主则把政治命运押在罗马天主教会身上,最后制定法律的议会战胜了国王。他描述的是( )

    A . 英国“光荣革命” B . 美国独立战争 C . 法国大革命 D . 德意志王朝战争
  • 11. (2024高一下·邵阳期末)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这句话着重强调美国联邦宪法( )

    A . 创造了新的宪法体制 B . 不具有普适性 C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 . 具有借鉴意义
  • 12.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某条约对中方赔款作如下规定:条约签字后中方交付600万银元;其后分三年六次偿付,癸卯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300万银元;甲辰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50万银元;乙巳年六月和十二月各交付200万银元。该条约应该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3.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中国历史上第一面国旗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国旗图案黄地蓝镶边,上绣黄龙,因此也被称作黄龙旗。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    )
    A . 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B . 关注外交方面与国际接轨 C . 获得完整主权国家的地位 D . 开始融入全球性世界市场
  • 14.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评价的领事裁判权( )
    A . 开启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B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C . 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D . 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15. (2019高二下·大庆期末) 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领事裁判权 C . 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 . 片面最惠国待遇
  • 16.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    )
    A . 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义和团运动
  • 17.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常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A . 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 .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 . 是地主阶级在污蔑诽谤 D .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 18. (2018高一上·台州月考) 唐朝实行集体宰相辅政制度。据记载,唐代290年间竟有370位宰相,同一时期宰相的人数少则五六人,多则十数人,唐玄宗即位初期最多达17人。这说明唐朝(    )
    A . 宰相的权力进一步扩大 B . 国家的行政效率提高 C . 科举制满足了官员选拔 D . 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 19.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在一般情况下,古雅典妇女只被称为城市妇女,政治上与被剥夺了权利的男性犯罪公民处于相近的地位。这是由于(    )
    A . 妇女缺少财产权 B . 雅典法律不健全 C . 妇女没有公民权 D . 民主属于全体男性
  • 20.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

    A . 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 . 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 . 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 . 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
  • 21.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英国首相制度出现以后,以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
    A .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可能 B . 反映出议会失去了立法权 C .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 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 22.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能够制约国会,众议院也可以提案弹劾总统,这其中有20世纪70年代“水门事件”的主角尼克松、90年代的“绯闻事件”的主角克林顿。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    )
    A . 法律至上 B . 分权制衡的原则 C . 两党政治 D . 联邦制
  • 23.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主要反映出(    )
    A . 近代德国的封建残余色彩浓郁 B . 德国皇帝无立法权但有执行权 C . 近代德国民主化得到一定推进 D . 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权力较大
  • 24.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以下是晚清时某国领事馆为其本国国民所颁护照的具体内容。由此可经得出的结论是(    )

    A . 列强势力已深入到中国内地 B . 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 . 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25.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下列四个书刊,哪一个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民报》 D . 《资政新篇》
  • 26.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马关条约》中哪一条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    )
    A . 赔款2亿两白银 B .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 增开通商口岸 D . 割让台湾
  • 27.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产生的年代用天干地支纪年是(    )
    A . 甲午年 B . 乙未年 C . 丙申年 D . 丁酉年
  • 28.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下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请问,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场战争之后(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甲午中日战争
  • 29.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
    A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C .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 .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 30.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下表是武昌起义后,先后担任宣布独立的各省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的身份背景,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新军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议长

    巡抚

    提督

    督练公所总参议

    13人

    5人

    3人

    3人

    1人

    1人

    A . 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B . 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 C . 沿袭原有政治制度 D . 爆发的社会基础广泛
二、非选择题
  • 31.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相继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进一步限制王权。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废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实施;并规定,国王必须信奉英国国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乔治一世即位,因不通英语,逐渐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沃波尔取代国王成为内阁首脑。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他这一行为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必须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下院议会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惯例。这样,随着议会、内阁的职能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阁责任制最后形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革,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剥夺净尽,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早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英国代议制确立的大致过程。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仍存在的不足。
    3. (3)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英国代议制有哪些特点?
  • 32. (2017高一上·金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二:近代中国著名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40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0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

    材料三: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甲午一战,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 (1) 简析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句话的含义。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不公正”的含义。
    3. (3) 结合材料三写出甲午战争期间中国战场三个战役的名称。就战争近代化意义而言,甲午战争与前两次战争相比有何主要不同?
    4. (4) 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