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18-04-13 浏览次数:2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笔锋犀利,力透纸背。鲁迅用文字去揭露统治者的丑恶面目,鞭挞统治者的罪恶行径。

    ②西樵山上的南海观音寺,规模浩大,香火鼎盛,慕名前来参拜的僧侣信徒很多,每逢法会更是香客如云,不绝如缕

    ③周末不妨与大自然展开一次心灵对话,到佛山美轮美奂的绿岛湖畔欣赏碧波荡漾,感受佛山城市升级带来的新变化。

    ④韩国以允许美国在其领土部署雷达监控范围可覆盖东北亚的萨德系统来防范朝鲜的核威慑,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⑤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可计日程功

    ⑥台风“天鸽”带来的强降雨,导致广东部分地区城市内涝。灾情严重,扣人心弦 , 相关部门正紧急行动组织救灾。

    A . ①③④ B . ①④⑤ C . ②③⑥ D . ②⑤⑥
  • 2.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近日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正式揭牌启动,该创新型平台项目将推动人才创新队伍及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B .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自主研制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相较动车组“和谐号”,总能耗下降了10%,列车阻力下降了7.5%,而整车使用寿命则提升到30年。 C . 国家相关部门近日严查“无证”及违规直播平台,超过3万多个直播间被关闭,还有一些小型直播平台也将被清退。 D . 武汉等地公共自行车正式退出“单车舞台”,是因为它们存在运行设备维护成本大、服务水平不足、运行效率低下等短板。
  • 3.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承蒙足下推荐,我已很荣幸地获得了在世界五百强公司华润集团工作的机会。 B . 这件事是令爱拜托我去做的,但因情况特殊,我未能帮她处理好,甚为遗憾! C . 棋艺高超的小明夺得亚军后表示:“其实如果我没有承让,冠军应该是我的。” D . 在研讨会上,他拿出自己的新作品《南粤行吟集》,恳请大家拜读并提出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
  • 4.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陶潜、谢灵运的诗,云岗壮伟的造像,洛阳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悲剧最多的一个时期,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朝分裂,酿成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艺术创造精神的勃发,使我们联想到西欧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这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

    魏晋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先已表现于曹操那种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一般知识分子多半以超脱礼法观点直接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桓温问殷浩曰:“卿何如我?”般答曰:“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这种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艺复兴时的事。

        魏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当时画家宗炳云:“山水质有而趣灵(自然山水,既其形质又有灵趣。)。”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魏晋人欣赏自然,有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宗炳画所游山水悬于室中,对之云:“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郭景纯题曰:“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评之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之,辄觉神超形越。”这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深透在当时人的美感和自然欣赏中。

        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司图空《诗品》里形容艺术心灵为“空潭写春,古镜照神”,此境晋人有之。王義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这样高洁爱赏自然的胸襟,才才能够在中国山水画的演进中产生元人倪云林那样“洗尽尘滓,独存孤迥”,创立出一个玉洁冰清,宇宙般幽深的山水灵境。

    (节选自宗白华《学术文化随笔》)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汉术魏晋六朝是中国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B . 汉末魏晋六朝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时代,与“文艺复兴”有相似处。 C . 魏晋人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尊重了个性价值。 D . 魏晋人创作山水面,非常重视意趣,所以他们注重意境的营造,忽视了对山水的描绘。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一个光芒万丈,前无古人的时代,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与趋向。 B . 曹操的超道德观念的用人标准是解脱了汉代儒教统治下的礼法束缚在政治上的表现。 C . 殷浩“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是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表现出人格个性之美。 D . 晋人那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是用他们虚灵的胸襟和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后建立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琴曲,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都是汉末魏晋六朝艺术精神的具体体现。 B . 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蕴含着晋人以艺术心灵欣赏自然的玄远幽深的哲学意味。 C . 王羲之“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境界如司马空说的“空潭写春,古镜照神”,胸襟澄澈空明。 D . 元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的山水面家倪云林是受汉末魏晋六朝艺术影响的代表。
  • 5.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石刻

    汪曾祺

        第一次看见经石峪字,是在昆明一个旧家,一副四言的集字对联,厚纸浓墨,是较早的拓本。百年老屋,光线晦暗,而宇字神气俱足,不能忘。

        经石峪在泰山中路的岔道上。这地方的地形很奇怪,在崇山峻岭之中,怎么会出现一片一亩大的基本平整的石坪呢?泰山石为花岗岩,多为青色,而这片石坪的颜色是姜黄的。四周都没有这样的石头,很奇怪。是一个什么人发现了这片石坪,并且想起在石坪上刻下一部《金刚经》呢?经字大径一尺年。摩崖大字,一般都是刻在直立的石崖上,刻在平铺的石坪上的,很少见。这样的字体,他处也极少见。

        经石峪的时代,众说纷坛。说这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之间的字体,则多数人并无异议。

        经石峪保存较多教书笔意,但无蚕头雁尾,笔圈而体稍扁,可以上接《石门铭》,但不似《石门铭》的放肆,有人说这和《瘗鹤铭》(瘗yì)都是王義之写的,似无据。王羲之书多以偏侧取势,经石峪非也。《瘗鹤铭》结体稍长,用笔瘦动,秀气朴人,说这近似二王书,还有几分道理(我以为应早于王羲之)。书法自晋唐以后,都贵瘦硬。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是一时风气。经石峪学领肥重,但是骨在内中,肥而不病,笔笔送到,而不板滞。假如用一个字评经石峪字,曰:稳。这是一个心平而志坚的学佛的人所写的字,这不是废话么,《金刚经》还能是不学佛的人写的?

        这样的字,和泰山才相称。刻在他处,无此效果。十年前,我在经石峪呆了好大一会,觉得两天的疲劳,看了经石峪,也就值了。“经石峪”是“泰山”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泰山即使没有别的东西,没有碧霞元君祠,没有南天门,只有一个经石峪,也还是值得来看看的。

        我很希望有人能拓印一份经石峪字的全文(得用好多张纸拼起来),在北京陈列起来,即使专为它盖一个大房子,也不为过。

        名山之中,石刻最多,也最好的,似为泰山。泰山上的大现峰真是大观,那么多块摩崖大字,大都写得很好,这好像是摩崖大字大赛。这块地场(这是山东话)也选得好。石岩壁立,上无遮盖,而石壁前有一片空地,看字的人可以在一个距离之外看,收其全貌,不必像壁虎似的趴在石壁上。摩崖字多是真书,休兼颜柳,是得这样,才压得住。蔡襄平日写行草,泰山的石刻题名却是真书。董其昌字体飘逸,但写大字却是颜体。看大字碑刻上的题名,很多都是山东巡抚。大概到山东来当巡抚,先得练好大字。

        有些摩崖石刻,是当代人手笔。较之前人,不逮也,有的字甚至明显地看得出是用铅笔成圆珠笔写在纸上放大的。这哪里可以呢?

        很奇怪,泰山上竟没有一块韩复榘写的碑。这位老见在山东,呆了那么久,为什么不想到泰山来留下一点字迹?看来他有点自知之明。韩复榘在他的任内曾大修过泰山一次,竣工后,电令泰山各处:“嗣后除奉令准刊外,无论何人不准题字、题诗。”我准备投他一票。随便刻字,实在是糟蹋了泰山。

    (选自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认真的历史考证和多角度的描写表现了经石峪刻字的价值。 B . 作者详写经石峪刻字而略写大观峰刻字,详略得当,结构安排合理。 C . 蔡襄在泰山的石刻题名改写真书是为了展示他在书法艺术上的造诣。 D . 文章的语言平淡冲和,朴素简净:篇幅虽短,但文化意蕴极为丰厚。
    2. (2) 结合文本,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

      经石峪字颇肥重,但是骨在肉中,肥而不痴,笔笔送到,而不板滯。

    3. (3) 结合文本,谈谈汪曾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 6.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曾国藩传

    朱东安

        曾国藩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这与他父亲的教导有关。

        其父曾麟书自知天分有限,没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给儿子,可从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悟出一条真理:“有志者事竞成!”为此,曾国藩青少年时代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刻苦读书,百折不挠。

    一天,曾国藩在家背书,可有一篇文章就是背不下来。这时有个贼正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准备等他背完睡觉后动手行窃。可曾国藩国一直背不下来,就不去睡觉。贼等不及了,跳起来大怒道:“你这个笨蛋,背了这么多遍还背不下来,我都听会了!”说完,那个贼果然背诵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还有一回,曾国藩和妹妹一起跟着父亲外出。父亲看到路边有棵“狗尾草”,马上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妹妹马上回答:“鸡冠花。”一会儿,他们经过一座桥,父亲又随口出一句上联:“观风桥。”兄妹俩都没有对出。三天后,曾国藩突然跑去对父亲说:“听月楼。”父亲一听,对儿子的执著大加赞赏。

        为激励自己,曾国藩还给自己取了个号:涤生。

        他在日记中是这样解释的: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涤生”就是“见善思齐,有过则改”的意思,可见曾国藩时刻不忘自己的远大志向。

        后来他的父亲把他送到涟滨书院和岳麓书院学习。在名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曾国藩在学业上实飞猛进。1834年,曾国藩24岁,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

        这年冬天,曾国藩独自北上京城,参加次年春天的礼部会试,结果名落孙山。然而,进取不止的曾国藩依然高唱着“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

        1836年参加恩科会试,曾国藩还是没有被录取,但他没有灰心,他相信自己还年轻,仍有机会。放榜后,曾国藩收拾行装,搭乘运河的粮船南返。

        会试虽然落榜,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做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路过睢宁时,遇到了知县易作梅,也是湘乡人,他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相识。在交谈中得知曾国藩会试未中,但从其家教以及言谈举止中,易知县看出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无量。当曾国藩开口向易和县借钱做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借给曾国藩一百两银子,临别还给了他几两散银。

        经过金陵时,曾国藩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一同价格,曾国藩大吃一惊,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但他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书买下来。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俭用,所费也很有限。这时已是初夏,随身所带的皮袍冬衣也穿不着了,干脆送去当了,勉强还可凑足回家的盘缠。

        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

        回家以后,父亲曾麟书得知他当了衣服借了账,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望着慈样的父亲,曾国藩暗暗立下誓言:“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功夫不负有心人。1838年,曾国藩终于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国藩走完了自己的科举之路,实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志向。

        这位远居山村,出身寒素的偏强小伙子,从此由“田舍郎”一跃而进入了“天子堂”,实现了少年时代就立下的远大志向。此时的他感觉前途无限,便产生了一定要做一个屏藩国家的重臣的志向,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子城”改为“国藩”。就是“为国藩篱”的意思。从取号到改名,少年时代的理想又升华了。

    (节选自《曾国藩传》)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麟节天分有限,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严格要求曾国藩,希望他刻苦读书,百折不挠。 B . 曾国藩给自己取号“涤生”,希望自己如明代的袁了凡所说的那样,涤洗过去种种不足,做一个重生后的全新的自己。 C . 曾国藩第二次参加会试依然落榜,在他南返经过金陵时,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非常喜欢,就借钱把它买了下来。 D . 曾国藩把名字由“子城”改为“国藩”,希望成为一个屏藩国家的重臣,“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出世理想扑面而来。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曾国藩从小就有很高的志向,无论读书还是做事,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这与他父亲的教导有关。 B . 父亲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妹妹马上对:“鸡冠花。”曾国藩三天后才对了出来,说明他文才大不如妹妹。 C . 曾国藩第一次参加礼部会试,名落孙山后高唱着“匣里龙泉吟不住,问予何日斫蛟鼍”!由此可以看出他很自傲。 D . 易作梅与曾国藩在睢宁一见如故,易知县看出曾国藩是个非凡之人,就借给他百两银子,并送了几两碎银。
    3. (3) 文章在刻画传主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侧面描写在文中的运用。
三、文言文阅读
  • 7.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孟頫(頫fǔ),字子昂,幼聪敏,读书过目辄成诵,为文操笔立就。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得孟頫,以之入见。孟頫才气英迈,世祖顾之喜,使坐于右丞叶李上。御史中丞奏:“孟颜亡宋宗室,不宜侍左右。”钜夫曰:“任人唯贤,乃陛下之盛德,此言将陷臣于不忠。”帝曰:“然,彼何知!”命左右宣救逐之出。

    二十七年,拜集贤直学士。是岁地震,北京尤甚。帝幸龙虎台,深忧之。召问集贤翰林两院官致灾之由。两院官畏桑哥,莫敢言。孟頫与平章阿刺浑撒里甚善,曰:“今理算钱粮,民不聊生。地震之变,殆由于此。宜大赦天下,尽与蠲(juān)除,庶几天变可弭。”阿刺浑撒里入奏,帝从之,草诏已俱。桑哥怒谓必非上意。孟頫曰:“凡钱根木征者,其人死亡已尽,何所从取?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桑哥悟,乃曰:“吾料不及此。”诏下,民大悦,成额手相庆。

        中书参知政事贺胜以不通文字,请帝早简辅相。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诏孟頫出入宫门无禁,且谓孟頫曰:“朕年老,聪明有所不逮。大臣奏事,卿必与俱入。或欺罔,卿即为朕言之。”孟頫谢不对,后乃力请补外

        初,孟頫用程钜夫荐起家,后钜夫以翰林学士承皆致仕。孟頫代之,先往拜钜夫,而后入院,时人称为衣冠盛事。六年,谒告归。帝遗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至治元年卒,年六十九。追封魏国公 , 谥文敏

    (节选自《元史·赵孟頫传》)

    1. (1)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B .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C .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D . 帝周视左右/乃属目于孟頫曰/卿可至中书参/决庶务/孟頫固辞帝/问阎复/宋渤何如孟頫/对曰/皆非相才。
    2. (2) 对下列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文中,侍御史、右承、御史中丞、平章、中书参知玫事,官职名:“魏园公”,封号:“集贤院”,官署名。 B . 官员辞职归家,古代称“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C . 谥或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地方绅士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称号以褒奖他。 D . 补外,京官外调。即赵孟頫请求外调地方做官。与“陈观,国子助教,力请补外,改除武昌府”,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孟頫聪明敏捷,才华横溢。读过的书马上就能背诵出来,他写文章倚马可待。元世祖一见到他就非常喜欢。 B . 赵孟頫心系百姓,敢于大胆进言,讲话艺术性强。他说服了桑哥,使免除灾后百姓钱粮负担的语书得以下达。 C . 赵孟頫出身心宋宗室,行事谨慎。元朝皇帝非常信任他,甚至要他和上奏的大臣一起进来,他恭谨地答应了。 D . 赵孟頫尊师有礼,不敢忘本。他被任为翰林学士后,井未得意忘形,而是先去自己的恩师程钜夫家拜访请教。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及是时免之,他日言事者倘以失陷钱粮数千万归咎尚书省,丞相何以自解?

      ②帝遣使赐衣币,趣之还朝,以疾,不果行。

四、诗歌鉴赏
  • 8.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佳客

    吴文英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但词人却迷于梦中,难以自拔。 B . 词人看到楼前柳色浓绿,推测出湖边春色一定很好,所以就想去湖边游览。为下片写游湖作铺垫。 C . 下片先写词人借酒消愁,虽有春燕飞来,但心中孤独仍无法扫除。这里以乐景村哀情,正面衬托。 D . 末两句,词人欣赏杏花时。心情稍好,谁知东风又带来乌云,天空变得阴起来,心情又趋低落。 E . 《思佳客》,意象鲜明,用典精当,用词精巧:情感深厚,跌宕起伏,婉转有味,是一篇怀人佳
    2. (2) 请你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词的下片。
五、情景默写
  • 9.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是苏轼在《赤壁赋》描写主客二人在宽阔江面任凭小船漂流的句子。
    2. (2) 杜牧的《阿房宫赋》里写阿房宫由于楼阁众多、高大,导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10.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汝瓷中有一种叫“天青”,①。汝窑瓷器专供皇室使用,某次窑官请示釉色,周世宗御批:“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汝窑传世极少,明清时就有谚云:“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全球公认的传世的现存汝窑珍品据说只有67.5件。②。不过,③。而且,现在学界普遍认为,它才是“天青”光器的鼻祖,这就是唐代的“秘色瓷”。

  • 11.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对偶句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下句的内容应有定联系(相反也是一种联系,如“轻”和“重”是相反关系),如“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下面的对偶句缺了下句,请拟写完整。

    理想要奋斗,

七、材料作文
  • 12. (2018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艾青的诗曾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席慕蓉的诗也曾写到:“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年华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

    年轻的我们,内心是那么敏感,感情是那么丰富,思想是那么奔放。年轻的你,曾经有过因为某事而热泪盈眶的经历吗?请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符合记叙文文体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可适当抒情或议论;④不套作、不抄袭;⑤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