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更新时间:2018-03-07 浏览次数:37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一下·万州期中)

    下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这反映出当时(    )


    A . 传统耕犁构造定型 B . 耕作技术日趋完善 C . 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D . 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
  • 2.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 商品经济发展 C . 小农经济兴起 D . 家庭手工业产生
  • 3. (2017高三上·和平期末) 《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

    A . 西周 B . 春秋战国 C . 唐代 D . 宋代
  • 4. (2017高二下·河南期中) 手工业,曾经是古代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诸多领域之一。下列现象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用麻做纺织原料

    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用丝做纺织原料

    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①②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①③④②
  • 5. (2017高一下·浙江月考) “市”是中国古代商品交换的场所。下列有关“市”的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 . 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交易必须明码标价 B . 南北朝时出现了民间集市,政府设有“草市尉”管理 C . 唐代草市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具有完备饮食服务 D . 宋代的“市”突破了坊市限制,且对“市”不再监管
  • 6. (2017高一下·扶余期末)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C .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D .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 7. (2016高三上·万州期中)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A . 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 . 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 . 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D . 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 8. 明朝后期史书有这样的记载:“中州沃土,半植半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段话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 . 棉花已经广泛种植 B .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强
  • 9. 据史书记载:“清朝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道光时期是徽商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 . 徽商在清末民初衰落 C . 清政府的压制导致了徽商的衰落 D . 徽商衰落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有关
  • 10. (2017高一下·青岛期中) 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

    A . 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 B . 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 . 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 D . 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 11. 雍正年间苏州府长洲县机户所立的“永禁机匠叫歇碑”,碑文记载道:“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银”。由此可知
    ①我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苏州  
    ②封建统治者压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③机匠曾为改善经济待遇而斗争      
    ④私营手工业中劳资纠纷激烈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有关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景德镇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 . 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 景德镇历史悠久 D . 景德镇窑器工艺技术不断发展
  • 13.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 耕牛的极度缺少 B . 精耕细作的需要 C . 冶铁技术的落后  D . 小农经济的局限
  • 14. 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 . 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B . 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C .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 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
  • 15.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元朝时期对手工业者实行“匠户制度”,工匠必须长期为官府服役,户籍编入专门的“匠籍”,子孙不得改行,明朝中期这一制度遭到破坏,清初正式废除了这一制度。匠户制度的废除(    )

    A . 使大批工匠失去了生存的根基 B . 使工匠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 C . 使官营手工业的优势完全丧失 D . 大大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 16.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知,纸币(    )
    A . 产生时就注重其“防伪”功能 B . 容易导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 .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的货币 D .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 17. (2016·唐山模拟) 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

    A . 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 . 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 .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 18. (2017高一下·莆田期中) 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出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

    A . 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 . 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 . 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 . 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 19.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专制制度的衰落 C .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 . 民主思想的影响
  • 20. (2016高三上·洛阳期中) 自秦朝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萌芽的推动 B . 政府放宽对外贸易限制 C . 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D . 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 21. 《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这表明 (    )

    A .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 . 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 C . 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 D . 统治者“以民为本”
  • 22. (2017高一下·宝安期中) 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从历史发展趋势看,这种做法(    )
    A . 强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 . 以法律和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C . 阻碍新经济因素的发展 D . 使专制统治开始受到了挑战
二、材料分析题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三、问答题
  • 24. (2016·安徽模拟) 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朝代

    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

    西汉初年

    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尊老养老、基础教育、医药救助、放赈救灾、丧葬抚恤、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

    唐宋时期

    把“劝富豪以助济施”作为重要国策,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特定的灾难救助、军事支出和水利工程。政府主要通过给予宗教团体一定量的土地,用此后的地租来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来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救济、丧葬等基本公共服务。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居养院、漏泽院、安济坊、安乐病坊等,多是采用这种办法,由僧人主持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虽然把一些慈善机构收回,由官府自办,但还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公私合作的公共设施建设。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确立一系列的标准,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金参与地方架桥修路、挖井建池等公共设施建设,如《泉州府志》记载,泉州明清造桥260座,大多是公私合作建造,其中还有60多座是僧人主持兴造

    ——摘编自周素丽《中国古代公共福利体系》,《人民论坛》杂志2015年11月

    根据材料,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