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归纳内容要点,...

更新时间:2018-03-28 浏览次数:268 类型:一轮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②岂能暴涨携之去

      ③沿河求之,不亦颠

      ④渐激渐深,石之半

    2. (2) 下列句子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闻之笑曰 B . 当求之于上流 C . 一老河兵闻之 D . 其反激之力
    3.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 (4)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5. (5) 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 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十余岁     

      不可得     

    2. (2) 翻译下面语句。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 (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
    4. (4) 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 3. (2017七上·江都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但思无计可以     ②以吹之法吹之

      直不能屈          ④遂之以归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友人惭,下车引       久 , 目似瞑 B . 屠惧,投骨           觉狼不甚动,方缚 C . 人不知不愠           与人期行,相委 D . 屠自后断股           恐前后受
    3. (3) 翻译句子.

      ①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 (4) 阅读本文,结合所学的《狼》这篇课文,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 4. (2017七上·滨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非学无以广才

      ④遂成枯落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 (3) 诸葛亮写这封信以“君子”做榜样,用意是什么?
    4. (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 5. (2017七上·莒县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 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一/犬坐于前 B . 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 .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2)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             ②其一坐于前

      ③目似瞑,暇甚           ④一狼径

    3. (3) 下列语法现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止有剩骨”中“止”是通假字,通“只”,副词。 B . “投以骨”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应理解为“以骨投之。” C . “两狼之并驱如故”中的“之”和“禽兽之变诈”中的“之”用法是一样的。 D . “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指打洞、挖洞。
    4. (4) 翻译下面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 (5)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你从这则故事受到了哪些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
  • 6. (2017九上·营山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克隆快乐

    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我刻意设计并且营造一种十分悲怆的气氛,目的是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旧俄国社会穷苦孩子悲惨的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痛恨。

        在课尾时,我满怀伤感地对学生讲述道:“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却是一封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可九岁的凡卡哪里知道这些呀!他依然编织着自己最美丽的梦。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我从孩子们脸上凝重的表情中享受到了一种成功的愉悦,心里暗暗为自己的“煽情艺术”叫绝,此时我又趁热打铁说:“今天的作业就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当我阅读完学生的习作后,惊异地发现大多数学生虽写出了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却没有写凡卡饱受毒打的痛苦和悲惨死去的场面。相反,他们却着力描述凡卡日后生活的幸福。有的写老板突然良知觉醒,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有的写一位有钱的好心人收养了凡卡;有的写凡卡成功逃跑,和爷爷一起过上幸福生活……

        面对办公桌上的这摞作文本,我迷惑了,茫然了: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明明不符合事实,是我没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介绍清楚?还是我没把文章分析透彻呢?……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于是作文一本都没改,先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再说吧。

        第二天的作文讲评课上,学生们愤愤不平的情绪,击溃了我所有的假设。课堂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平静,孩子们争着表白自己的心声——

        咱们班最有爱心的李露露最先发言:“凡卡够可怜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一点点生存的希望?老师,你真残忍,人家契诃夫就不忍心看着他死,所以文章才嘎然而止,你却要借我们的笔让他死。”我哑然了,原来她是这么理解作者意图的,我备课时可从来没这样想过。

        腼腆的高阳说:“要是凡卡还活在我们身边,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棉衣、皮鞋、面包给他寄去,希望他能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黄子涵没容高阳说完就抢着说:“还有我的动画碟片和游戏机。”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他不好意思地又坐下了。……

        咱们班的班长见同学们情绪稍微平静时,接过话茬,无限感慨地说:“要是快乐也能克隆,那该多好啊!”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不知道这掌声是送给班长的,还是送给凡卡的。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心灵里储存的就是阳光,原来孩子们在用自己的“仁爱”给绝望的凡卡找一个生命的出口。为什么要用我的成熟来禁锢他们的童真呢?为什么要用我的评判来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呢?

        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

    1. (1) 概括文章故事情节(字数在十五字以内)。

      “我”课后布置学生写小作文→→“我”从这件事上有所感悟

    2. (2)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下课铃响后,我拿着课本,迈着最轻快的步子回到办公室,期待着孩子们的“杰作”,我知道他们已经有动于衷了。

    3. (3) 根据提示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①一串串疑问像一张张底片被清洗出来,令我无法动笔批阅。(注意修辞手法)

      ②切不能用我们的沉重去凝固孩子们美丽的心灵!(注意“凝固”一词)

    4. (4) 读完全文后,你对题目“克隆快乐”的含义有了哪些认识?
    5. (5) 作文讲评课上完了,“我”作为孩子们的老师对这节课要有一个结束语。请你代替老师拟写,不超过六十个字。
  • 7. (2017八上·红河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

    高巧林

           ①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

           ②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

           ③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

           ④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

           ⑤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

           ⑥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一声声呻吟的爷爷。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

           ⑦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

           ⑧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

           ⑨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

           ⑩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

           ⑪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

           ⑫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地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

           ⑬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

           ⑭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

           ⑮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 (1) 全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表现了父子情深的主题。
    2. (2) 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短语的含义。

      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欣慰的。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文章第⑥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5. (5) 以文章第⑫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 8. (2017九上·瑞安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面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见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失去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A.捡起  B.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人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呀。”

        随后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抬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1. (1) 【初读感知】下列表述与《面包》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深夜两点半,妻子摸黑来到厨房,发现丈夫也在那里。 B . 外面刮风,檐槽碰到墙壁哗哗乱响,妻子被惊醒。 C . 天气很冷,妻子钻进被窝便睡着了。 D . 妻子吃面包不易消化,故让出了一片面包。
    2. (2) 【细读品析】阅读《面包》第⑩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3. (3) 文章第25段中,丈夫为什么“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 (4) 【联读发现】余嘉颖在《读博歇尔特<面包>有感》一文中说道:博歇尔特作为德国“废墟文学”作家,在揭露战争的丑恶嘴脸的同时,也在精神废墟上聚拢起星星点点的希望之光——那就是爱。请结合《面包》一文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9. (2017七上·汽开区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童年读书的故事

    莫言

        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人真是怪,越是不让他看的东西、越是不让他干的事情,他看起来、干起来越有瘾,所谓偷来的果子吃着香就是这道理吧。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那时我的记忆力真好,用飞一样的速度阅读一遍,书中的人名就能记全,主要情节便能复述,描写爱情的警句甚至能成段地背诵。现在完全不行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趋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苹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走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几天后,他将《三家巷》扔给我,说:赶快还了去,这书不好看!我当然不会听他的。

        我怀着甜蜜的忧伤读《三家巷》,旧广州的水汽市声扑面而来,在耳际鼻畔缭绕。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当我读到区桃在沙面游行被流弹打死时,趴在麦秸草上低声抽泣起来。我心中那个难过,那种悲痛,难以用语言形容。那时我大概九岁吧?六岁上学,念到三年级的时候。

        读罢《三家巷》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和冬妮娅,肮脏的烧镉炉小工与穿着水兵服的林务官的女儿的迷人的初恋……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原文有删改)

    1.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2. (2) 作者在开头就写“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请从文中找出我“迷恋”读书的三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 (3) 你认为“闲书”一词在我和父亲眼中的感情色彩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
    4. (4) 下而这句活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5. (5)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 (6) 文中作者回忆了他童年读书的趣事,这学期我们所用的语文教材中,也有一位文学家用生动的笔触把我们引入了他童年的乐同和学堂往事,请写出这篇课文题目和作者,并默写出其中的一句话。
    7. (7) 选文作者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读过他的童年读书的往事,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呢?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淡。
  • 10. (2017七上·武威期末)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洗脚

        放寒假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每一个同学都要在寒假中给自己的父亲洗一次脚。二十多年来,他与父亲之间的交流仅仅在于父亲问他成绩,在学校的生活的情况,学费、生活费用的多少。简单的一问一答,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多少。有的时候,他也希望父亲的一个拥抱,像电影上的那样,可是那毕竟是在电影里。但是,终于,他还是开口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的时候,装着轻松地对父亲说了,然后急急地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师布置的一道作业。”父亲的脸上先是chà异,然后笑了。他看出儿子的窘迫,便说:“好啊,好啊,你先去打一盆水来。”“温度怎么样?”他问。“蛮好蛮好!”父亲说。然后,再怎么办呢?他问自己。那双脚就在面前,他想用手去chù摸它,可是心里却有些犹豫。不由自主地想:

        【甲】若干年前,自己的一双小脚在这样的盆里,是怎样的情景?白嫩、柔软,活泼得像一条小鱼。在父母的手里仍不妥帖,将水溅了一地,得意的地嬉笑,直到他们生气。

        【乙】而眼前的这双脚,是父亲的,宽大、粗糙、棱角分明,在水里却安静地有些害羞。自己心里有微微的酸。“帮我把毛巾拿来。”父亲说。忙去取下衣架上的毛巾,递给了父亲。突然,他又扯过了毛巾,他说:“不,还是让我给你擦擦脚吧。”于是,父亲的脚就在自己的手里,他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自己的父亲。触目惊心的是,脚板的前掌和后跟上那硬邦邦的厚茧,有的地方都裂开了一道细小的口子,里面有黑色的泥,让人想象起那无尽岁月的万里风尘,它走过来,像一件活着的文物。心里的那股酸,冲到了鼻腔。这时,父亲将脚缩了回 去。“好了好了,洗好了。”他开始往脚上套袜子。那双破袜子,似曾相识,哦,是自己穿破了扔在家里的,却被父亲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脚趾上的那个洞用粗线绞了几针,像一个写错的字上面被乱画了几笔以示涂改过。“我倒水去了。”他说。然后,急急地向屋外走去,一路上,洒了好多水。他不知道,屋子里的父亲,一边往自己的脚上穿着袜子,一边想着他自己的父亲。自己这一生还没有给父亲洗过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像儿子今天这样,给自己的父亲也洗一洗脚。

    1. (1) 写出下列词语:

      chà

      chù

    2. (2)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3) 文中前两处划线句一再写到“他”感到“心酸”,他为什么感到“心酸”呢?
    4. (4) 文中【甲】【乙】两段文字,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说出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5. (5) 选文以“洗脚”为题有什么好处?
    6. (6) 对文章最后小节中描写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划线句,有读者认为写得很好,有读者认为是多余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