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一.选择题
  • 1.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人在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让脚尖先着地,这样做是为了(   )

    A . 减小冲量 B . 减小动量的变化量 C . 增大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冲力 D . 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起到安全作用
  • 2.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下列核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   )
    A . 12H+13H→24He+01n B . 90234Th→91234Pa+10e C . 92235U+01n→54139Xe+3895Sr+201n D . 49Be+24He→612C+01n
  • 3.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用一束单色光照射处于基态的一群氢原子,这些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处于激发态,并能发射光子,现测得这些氢原子发射的光子频率仅有三种,分别为 ν1、ν2和 ν3 , 且 ν1<ν2<ν3 , 则入射光子的能量应为(   )
    A . h ν1 B . 2 C . h( ν3﹣ν2 D . 3
  • 4.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用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
    A . 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就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 B .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产生的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C .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D . 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
  • 5.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频率为v的光照到某金属材料时,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m , 改用频率为3v的光照射同一金属材料,则所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为普朗克常量)(   )
    A . 3Ekm B . Ekm+hv C . Ekm﹣hv D . Ekm+2hv
  • 6.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对于任何一个质量不变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速率一定变化 B . 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速率不一定变化 C . 物体的速率发生变化,其动量一定变化 D . 物体的速率发生变化,其动量不一定变化
  • 7.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该学说包括的内容有(   )
    A .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内 C . 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 .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的组成的
  • 8.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 B . 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C . 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D . 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能量
  • 9.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 . 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 . 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 . 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二、二.实验题
  • 10.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

    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B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滑块A、滑块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的左端至板C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滑块A、B分别碰撞挡板C、D时停止计时,计下滑块A、B分别到达挡板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 (1) 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2. (2) 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由此公式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3. (3) 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还能测出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请写出表达式
三、三.计算题
  • 11.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在光滑水平面上静置有质量均为m的木板AB和滑块CD,木板AB上表面粗糙,滑块CD上表面是光滑的 圆弧,其始端D点切线水平且在木板AB上表面内,它们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质量也为m,从木板AB的右端以初速度v0滑上木板AB,过B点时速度为 ,又滑上滑块CD,最终恰好能滑到滑块CD圆弧的最高点C处,求:

    1. (1) 物块滑到B处时木板的速度VAB
    2. (2) 滑块CD圆弧的半径R.
  • 12.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小车左端放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小车的右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现给木块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木块便沿小车向右滑行,在与弹簧作用后又沿原路返回,并且恰好能到达小车的左端.试求:

    ①木块返回到小车左端时小车的动能;

    ②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

  • 13.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关于温度的概念,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B .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质温度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C . 当某物体内能增大时,则该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D . 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
  • 14.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吸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B . 体积膨胀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 C . 放热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减少 D . 绝热压缩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 15. (2022·吉林模拟)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所用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0.6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为8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内,让油膜在水面上尽可能散开,测得油酸薄膜的轮廓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1cm,试求:

    1. (1) 油酸膜的面积是cm2
    2. (2) 实验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实验中为什么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
  • 16.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一足够高的直立气缸上端开口,用一个厚度不计的活塞封闭了一段高为80cm的气柱,活塞的横截面积为0.01m2 , 活塞与气缸间的摩擦不计,气缸侧壁通过一个开口与U形管相连,开口离气缸底部的高度为70cm,开口管内及U形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已知如图所示状态时气体的温度为7℃,U形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h1=5cm,大气压强p0=1.0×105Pa保持不变,水银的密度ρ=13.6×103kg/m3 . 求:

    ①活塞的重力.

    ②现在活塞上添加沙粒,同时对气缸内的气体加热,始终保持活塞的高度不变,此过程缓慢进行,当气体的温度升高到37℃时,U形管内水银的高度差为多少?

四、【选修3-4】
  • 17.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如图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λ1<λ2 , 该时刻在P点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 B . P点始终在波峰 C . P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P点的运动也不始终加强 D . P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加强
  • 18.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如图所示是用光学的方法来检查一物体表面光滑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其表面光滑程度的物体,C为单色入射光,如果要说明能检查平面光滑程度的道理,则需要用到的下列光学概念是(   )

    A . 反射和干涉 B . 全反射和干涉 C . 反射和衍射 D . 全反射和衍射
  • 19.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 (1) 摆动时偏角α应满足的条件是,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图甲中秒表示数为一单摆全振动50次所经过的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s.
    2. (2) 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乙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乙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cm.
    3. (3) 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 20. (2017高二下·辽宁期末) 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 AC边的中点垂直AC面入射, =2a,棱镜的折射率为n= .求:

    1. (1) 光在棱镜内经一次全反射后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2. (2) 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入空气时所经历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