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一)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节选自《赤壁赋》)

    1.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举酒属客              属:zhǔ,致意,引申为劝酒。     B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同“凭”,凌。 C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遗:遗留。 D . 桂棹兮兰桨            棹:船桨。
    2. (2)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 凌万顷之茫然 C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D . 舞幽壑之潜蛟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出游的时间,然后用极其优美的笔调描画出一幅月夜“泛舟赤壁之下”的美好景色,为下文生发感慨做了很好的铺垫。结尾部分总写江天一色,小船飘荡的景色。 B . 第二段紧承上文。主客舟中对酌,酒酣耳热后“扣舷而歌之”。然后又从“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忧伤和对人生如寄的慨叹。 C . 文中的“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贬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 D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写箫声的悲凉。作者借助于拟人、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泪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