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课外新视野。

    石头为什么会“烂”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①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②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进攻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石头还受到生物的进攻。

        许多小动物也是石头的破坏者,它们有的在石头上打洞,有的叮在石头上生活。

        生物死后,尸体也能分解出有机酸,迫使石头分解。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瘦弱”:

      “病根”:

    2. (2) 画线的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 (3) 读一读,体会画曲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4) 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画曲线自然段:
    5. (5) 概括地说,石头慢慢“烂”掉的原因是什么?
    6. (6) 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这许多破坏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