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瑞金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德不孤 必有邻

    李朝德

    ①“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并且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随。史载: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朱熹《论语集注》释曰:“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皇侃《论语义疏》言:“邻,报也。言德行不孤矣,必为人所报也。”德,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崇德向善之人往往富有人格魅力,并能以此凝聚、感召、影响他人,引领风尚。

    ②中国自古就有厚德载物、德行天下的文化基因,讲究树德为先、立德为重、尚德为要。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恪守良知,以求“俯仰无愧”;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达则兼济天下”;在追求完美人格方面,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些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无不体现出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③“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之首位,旨在强调“德”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在倡导仁义、诚信、温良、恭敬、礼让、谦和等美好品德。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以德为本的价值观,孔孟将其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王道仁政,继而被《大学》演化为“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为彰显光明美好的品德,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已及人,最终让整个社会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④“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方向性作用,做人做事第一位的就是崇德修身。德高望重、德隆望尊、德才兼备、德艺双馨……都是对人的高度评价,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修身境界。北宋名臣范仲淹,毕生尊道贵德、以德立功,融治学、事功和道德为一体,“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如孔子”。去世之后,宋仁宗赐其谥号“文正”。“文”是当时社会对一个人学识的最高评价,“正”则是公众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评价。

    ⑤“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成就功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水平。如果没有道德,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蔡元培讲,“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这也正是“人无德不立”的道理。

    ⑥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立德、修德责在知行统一,重在身体力行。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最基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做起。对标各类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与人为善、扶危救难,见义勇为、敢于担当,以诚待人、守信践诺,敬业奉献、勤勉做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道德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积小德成大德。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3月17日)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点题,解释了“德不孤,必有邻”出处和含义的同时,还说明了其所具有的意义。 B . 第③段用具体的例子论述了“立德”在古人为人处事、做学问和品德引导方面的作用。 C . 第⑤段中引用蔡元培关于人无德的后果的名言,目的是论证“德有基础性、方向性作用”的道理。 D . 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得出了“要知行统一,积小德成大德”的结论。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