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不是哲学也不是史学,所以它的表达方式不是哲学语言,也不是“本纪”“列传”。《红楼梦》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它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所以,要从《红楼梦》中寻觅我们上面所说的各项内容,从字面上是找不到的。这须要读者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语言中仔细体味琢磨,才能悟出它的真意。所以读《红楼梦》须要细心读、反复读,耐心参详。

    《红楼梦》写了近千个人物,其中堪称典型的不下数十人。读者闭起眼睛也能想得出这些人物的形象和说话的声音来。《红楼梦》的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来,连带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语言,都能让读者永远留在心头。例如第七回“焦大醉骂”,全部叙述不到一千字,但焦大这个人物,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就不会忘记他。特别是他那句“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的“醉汉嘴里混唚”,就成为焦大的名句。雪芹之笔,真可谓勾魂摄魄。所以读《红楼梦》品味各个人物的说话,如在社会生活中一样,一片天然,没有斧凿,真所谓“大匠不雕”。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第一回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实际上是因为曹雪芹在家败人亡之后,回思自己的百年世家,特别是它的败落,确有许多怨情、苦情和悲情,甚而至于有满腔愤世之情,所以它的叙事波澜起伏,有如一首长歌。

    《红楼梦》的作者,不但是叙事的能手,也是写景的能手。《红楼梦》里的写景文字,通常是与叙事紧密结合的。如写潇湘馆,便是“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第四十回)。“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第二十六回)以上文字,真是叙事与写景的天然结合,是情在景中,景与情合。

    这样的文字,实在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红楼梦》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有删节)

    材料二

    《红楼梦》对小说传统的写法有了全面的突破与创新,它彻底地摆脱了说书体通俗小说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艺术,对中国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曹雪芹以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感觉和把握现实人生,又以独特的方式把自己的感知艺术地表达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这就是写实与诗化的完美融合。

    《红楼梦》借景抒情,移情于景,从而创造出诗画一体的优美意境,把作品所要歌颂的爱情、青春和生命加以诗化,唱出了美被毁灭的悲歌。“慧紫鹃情辞试莽玉”,致使宝玉大病之后对黛玉越发痴情。当他看到山石后面那“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的杏树, “不免伤心,只管对杏流泪叹息”,正在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于是,触景生情,这里的景不过是桃柳杏雀而已,却挑起了宝玉多少情感活动,把潜伏在心底的意识也给唤醒,从而使宝玉对黛玉的痴情,对一切事物充满怜爱之情的性格特征,得到了诗意的描绘。作者将诗化的山水和人物的精神面貌相互融合,创造出许多优美的意境。

    象征手法的运用,也使作品像诗一样具有含蓄、朦胧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红楼梦》里的象征除一般的观念象征,如用翠竹象征黛玉的孤标傲世的人格,更有创造性的是整体象征和情绪象征。整体象征如石头,一个是以人间故事为代表的写实的具象世界,一个是以石头阐明的意象世界,两者的复合和交织,便使作品所提供的美学启迪意义呈现出多义性。情绪象征如第三十六回,宝钗替袭人绣肚兜,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这里预示着宝玉和宝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的婚姻悲剧。这样的情绪象征,激起和唤醒了某种感情或意绪,如果不追寻梦境与人物关系史的隐密关系,就难以破译这种象征含义。

    《红楼梦》不但在叙述者问题上突破了说书人叙事的传统,而且在叙述角度上也创造性地以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取代了说书人单一的全知角度的叙述。叙述人叙述视点的自由转换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的叙事方式。例如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从全知视角展开叙述, 在此基础上,穿插了初进贾府的林黛玉的视角,通过她的眼睛和感受来看贾府众人,又通过贾府众人的眼睛和感受来看林黛玉,叙述人和叙述视角在林黛玉和众人之间频繁地转移,把作品写得更加真实,人物性格更为鲜明。

    (摘编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的作者是语言大师,他继承我国文学语言的优良传统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B .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度,书中人物语言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能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C . 《红楼梦》又不同于严格的写实主义小说,作者是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一种诗的意境。 D . 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景挑起了宝玉的情感活动,把潜伏在心底的意识给唤醒了,致使宝玉对黛玉越发痴情。 B . 《红楼梦》是文学艺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表达思想,语言生活化,但如果只从语言或形象的表面来阅读,很难品出其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C . 《红楼梦》里的象征包括观念象征、整体象征和情绪象征。其中整体象征和情绪象征是《红楼梦》中创造性的运用,品读时更要重视。 D . 第三十六回中,宝玉梦中的喊骂激起和唤醒了某种感情或意绪,只有追寻梦境与人物关系史的隐密关系,才能破译这种象征含义。
    3. (3) 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将诗化的山水和人物的精神面貌相互融合观点的一项是(  )
      A . 黛玉葬花时的飞燕飘絮,衬着落花流水。 B . 焦大醉骂时“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的“醉汉嘴里混唚”。 C . 湘云醉卧石凳的红香散乱,衬着蜂蝶飞舞。 D . 宝黛在沁芳闸同读《西厢》时的落红阵阵,衬着白瀑银练。
    4. (4)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