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一下·新乡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会议

    内容

    1921年7月

    上海-嘉兴

    中共一大

    确定党的名称,明确党的奋斗目标

    1923年6月

    广州

    中共三大

    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1935年1月

    B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

    1937年8月

    陕北洛川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45年春

    延安

    中共七大

    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C 为党的指导思想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材料二:建立沿海经济特区,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这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深圳是最成功的特区。经济特区的意义不单是开辟对外开放的窗口,更重要的是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探索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的路径,并具有示范和吸引效应。……以后,对外开放逐步扩大,从沿海到沿江,再到内陆边界口岸。

    ——章百家《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变迁》

    材料三:李捷认为,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国的发展实现了三大历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十四大,解决了“松绑发展”的问题。松什么绑呢?松社会主义传统观念和教条主义束缚之绑。第二大突破,是从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决了“借力发展”的问题。借什么力呢?就是借从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第三大突破,是从中共十七大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开始,主要是解决“转轨发展”的问题。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1. (1) 写出材料一中B、C的内容,并指出洛川会议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的意义,并结合所学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共十四大“松绑”的内涵,以及21世纪初中国借“经济全球化大潮之力”的标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