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实验条件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I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Fe(NO3)3溶液(过量,pH=2),振荡试管 | 银镜慢慢消失,溶液澄清 |
对银镜的消失原因小组同学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
回答下列问题:
①补全假设2:。
②甲同学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假设2成立,他设计的方案为: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充分振荡,银镜消失。
③为证明假设1,乙同学用同浓度FeCl3溶液替换Fe(NO3)3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II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FeCl3溶液(过量,pH=2),振荡试管 | 银镜快速溶解,反应后溶液中有明显灰色沉淀 |
丙同学查阅文献得知:Fe3+氧化性与Ag+接近,实验II中银镜能快速溶解,可能与生成氯化银沉淀有关,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④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丙同学的通过积极思考,设计了实验III。
实验III:如图连接装置进行实验,电压表的指针向左偏转,记录电压示数为a。
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的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将U形管右侧溶液替换成0.1mol•L-1NaNO3溶液,重做上述实验,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记录电压示数为b,能证明丙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
序号 | 实验操作 | 现象 |
IV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1mol•L-1的HBr溶液,不断振荡。 | 银镜不溶解 |
V | 向附有少量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1mol•L-1的HI溶液,不断振荡。 | 银镜溶解,有黄色沉淀产生,且有气泡产生 |
已知:常温下Ksp(AgBr)=5.4×10-13;Ksp(AgI)=8.5×10-17 , 分析相同条件下银镜能溶于5mL1mol•L-1的HI溶液,而不溶于HBr溶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