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毛笔的‘柔’是不是指笔头柔软,‘刚’是不是指每一笔一画都要有力度?”在山东省象庄市峰城区阴平镇鲁笔博物馆,学生王晓晓向授课志愿者提问。鲁笔博物馆集毛笔的制作、展示、体验、技艺传承、文化交流等于一体、与高等院校及中小学签订研学协议、定期组织书画展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楹联大赛、开笔礼、亲子游研学等,吸引观众参观学习。
这是文博事业发展的一个侧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博物馆改革持续推进,影响力大幅提升。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博物馆数量、年举办展览数量、年参观人次分别增长60%、144%、119%。”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到博物馆去”已成社会新风尚。
【材料二】
以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为重点有机融入中国文化遗产、博物馆教育要求。202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两个指南”要求,以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为重点有机融入中国文化遗产、博物馆教育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收集资料,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和我国的文化遗产,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语文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社会场所中开展学习活动,了解公共生活规则。历史课程在教学提示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博物馆、档案馆、历史遗址等,创设历史情境,加深学生对史事的理解。艺术课程鼓励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作坊等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共享优质校外艺术资源,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提高艺术教学的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指出,活动的方式包括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强化资源统筹管理,为学校利用校外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种资源提供政策支持。
[刊载于《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779号建议的答复(教材建议〔2022)222号)》]
【材料三】
博物馆资源课程化,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中要有探究性问题、探究路径、思维导图、参考书目以及探究指导等;还要有跨学科任务式学习设计,把文物研究引进课程,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课堂可以搬到博物馆,让学生和文物面对面,身临其境地与文物进行对话和交流。这样的学习就变成沉浸式、实践式的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提升学科素养。
博物馆资源课程化,在当下应该成为博物馆、学校和教师三方合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博物馆有资源、学校有需求、教师有愿望;博物馆文物需要活起来、学校教育需要多样化、教师教学需要转变方式。博物馆、学校、教师通过密切合作,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将使学生的学习成长受益无穷,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青少年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