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5高三上·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元三年,十一月,京兆尹崔日知贪暴不法,御史大夫李杰将纠之,日知反构杰罪。十二月,侍御史杨玚廷奏曰:“若纠弹之司,使奸人得而恐愒,则御史台可矣。”上遽命杰视事如故,贬日知为歙县丞。

    皇后妹夫尚衣奉御长孙昕以细故与御史大夫李杰不协。开元四年,春,正月,昕与其妹夫杨仙玉于里巷伺杰而殴之。杰上表自诉曰:“发肤见毁,虽则痛心;冠冕被陵,诚为辱国。”上大怒,命于朝堂杖杀,以谢百僚。仍以敕书慰杰曰:“昕等朕之密戚,不能训导,使陵犯衣冠。虽置以极刑未足谢罪卿以刚肠疾恶勿以凶人介意。”

    七月,庚午,葬大圣皇帝于桥陵,庙号睿宗。御史大夫李杰护桥陵作,判官王旭犯赃,杰按之,反为所构,左迁衢州刺史。

    十一月,已卯、黄门监卢怀慎疾亟,上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并明时重器,所者小,所弃者大,望垂矜录。上深纳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京兆尹崔日知贪墨不法,御史李杰纠之,日知反构杰罪。勿论杰罪之有无也,杰不可以日知之言而坐,日知不可以讦杰而宽。玄宗纳杨玚之言,释杰而窜日知,允矣。虽然,有说焉。御史、京兆尹,皆法吏也。尹之贪暴,御史之所必纠;御史汰纵于辇毂,尹亦习知,而执官守以论劾之。假令杰败官箴、藏奸宄、以下挠尹权,知日知必擿已愆,而先掇拾其过以钳制之,将亦唯杰之搏击而扪日知之舌乎?则杨玚所云“纠弹之司,奸人得而恐喝,则御史台可废”者,亦偏护台臣之党,而非持平之论也。

    夫日知之罪,不可以构杰而减,固也;而杰罪之有无,抑不可以不察。杰果无罪,则日知既以贪暴抵法,而益之以诬贤之恶,加等之刑,不但贬为丞而足蔽其辜;若杰而有罪也,亦不可以纠日知故而概不加察。今场不辨杰罪之有无,但以护台臣而护杰;且当开元之始,群贤皆有以自见,而杰无闻焉,杰之为杰,亦可知矣。玚为御史台存纲纪,而不为朝廷别贤奸,非平允之论也。天子虚衷以详刑,则奸人自无所藏奸;士人正已以匡世,则小人自弗能置喙;又非可以禁恐喝、斥反构一切之法弹压天下者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虽置以极刑A未足B谢C罪D卿E宜以刚肠F疾恶G勿以H凶人介意。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废,废弃、废除,与贾谊《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的“废”意思相同。 B . 坐,犯……罪或错误,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意思不同。 C . “知日知之必擿己愆”与《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之”用法不同。 D . 益,增加,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曾益其所不能”的“益”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崔日知贪婪残暴不守法度,李杰将要弹劾却反遭其诬陷,杨玚上奏为李杰做了辩护,皇上采纳了杨玚的意见,王夫之对事件所涉及的四个人都做了分析。 B . 长孙昕因为琐事与李杰关系不睦,与其妹夫杨仙玉在街巷中伺机殴打李杰,皇上下令杖杀二人用来向百官谢罪,并以敕书安慰李杰,表达了内心的歉意。 C . 李杰主持建造桥陵,在查办案件时诬陷王旭,结果被贬为衢州刺史,卢怀慎荐举李杰是清明时代的杰出人才,希望皇上怜惜重用,皇上接爱了他的建议。 D . 材料二中王夫之认为,天子应该虚心中正以审慎断案,士人应该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以匡正世道,却不可以用禁止恐吓、排斥反诬等方法来弹压天下。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杰上表自诉曰:“发肤见毁,虽则痛心;冠冕被陵,诚为辱国。”

      ⑵若杰而有罪也,亦不可以纠日知故而概不加察。

    5. (5) 王夫之为什么认为玄宗采纳杨玚言论的做法是公允的,但又认为杨玚的言论是不公允的?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