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18-07-16 浏览次数:4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结束南北朝分裂让中国重归统一的皇帝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隋文帝 D . 唐玄宗
  • 2.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隋朝昙花般短暂的辉煌。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

    A . 三省六部制 B . 科举制的创设 C . “贞观之治” D . 大运河的开凿
  • 3. (2017七下·兴化期末)

    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下图反映的隋唐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度
  • 4. (2017七下·桂林期中) 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武则天
  • 5. 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

    A . 唐太宗 B . 唐高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6. (2017七下·宝安期中) 下面说法中符合隋唐特点的是(    )

    A . 动荡与变革 B . 繁荣与开放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民族政权分立
  • 7. 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 . 班超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 8. 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老师展现了如下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 . 经济繁荣 B . 开放的社会风气 C . 民族交往与交融 D . 多彩的文学艺术
  • 9. 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
    A .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 . 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 C .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D . 后唐是这一时期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
  • 10.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年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与这句诗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杨坚 B . 李世民 C . 忽必烈 D . 赵匡胤
  • 11.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着眼点是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是(    )

    ①极力提高皇权

    ②竭力削弱相权

    ③首先集中军权

    ④削弱地方权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
  • 12. 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出宋朝的社会特点是(    )
    A . 重文轻武 B . 藩镇割据 C . 封邦建国 D . 郡国并行
  • 13. (2017七下·揭西期中) 某校七年级8班历史兴趣小组开设了一个有关“辽、宋、西夏、金”的专题网站,下列政权与民族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辽——契丹族 B . 北宋——汉族 C . 金——回族 D . 西夏——党项族
  • 14.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5. 以盟约的形式达成和解是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盟约是(    )
    A . 绍兴议和 B . 澶渊之盟 C . 宋夏议和 D . 雁门关协议
  • 16. 他兵败被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起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他被关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往刑场后,面南而拜,引颈就刑,从容就义。他是(    )
    A . 岳飞 B . 寇准 C . 文天祥 D . 陆秀夫
  • 17. (2018七下·成都期中) 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 . 文天祥 B . 戚继光 C . 林则徐 D . 岳飞
  • 18. (2017七下·卢龙期中) 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 . 河北曲阳 B . 福建泉州 C . 江西景德镇 D . 河南开封
  • 19. (2017七下·雅安期末) 早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水稻,但直到哪一时期,水稻产量才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元朝
  • 20.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其中“一路”是指“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明朝
  • 21. 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元世祖 C . 顺治帝 D . 渥巴锡
  • 22. 中国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元朝 D . 清朝
  • 23.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 . 分封制 B . 宗法制 C . 行省制 D . 内阁制
  • 24. (2016·鄂托克旗模拟) 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

    A . 宣政院 B . 伊犁将军 C . 驻藏大臣 D . 军机处
  • 25. 歌曲《龙文》中唱到“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碟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
    A . 戏曲艺术 B . 诗歌艺术 C . 绘画艺术 D . 书法艺术
  • 26. (2018七下·惠民开学考)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
    A . 顾恺之 B . 吴道子 C . 张择端 D . 赵孟頫
  • 27. (2018七下·无锡期中) 关于娱乐场所“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 . 出现在宋朝时期 C .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 . 分布于广大农村
  • 28.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过程,这过程最后完成于(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南宋 D . 清朝
  • 29. 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候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
    A . 中秋节 B . 元宵节 C . 元旦(春节) D . 重阳节
  • 30. 它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它”是(    )
    A . 昆曲 B . 元曲 C . 元杂剧 D . 京剧
二、<b >综合题</b>
  • 31.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杜甫《春水》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材料五: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晁卿指阿倍仲麻吕,他的汉名为晁衡)

    ——李白《哭晁卿衡》

    1. (1) 诗中反映的是唐朝的哪一盛世局面?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什么事件?
    2. (2) 杜甫在诗中描述的是唐朝哪一重要的农具?
    3.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该制度建立起的标志是什么?
    4. (4) 唐朝的“贵主和亲”是指什么事件?“贵主和亲”发生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5. (5) 阿倍仲麻吕来到唐朝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是以什么身份来中国的?唐朝时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贡献的中国高僧是谁?
    6. (6) 根据上述诗歌中所描述的唐朝事件,请写出唐朝的时代特征。
  • 32.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余秋雨也曾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1. (1) 材料一说明了宋朝商业贸易的繁荣,中国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哪个地区?宋朝政府设立的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
    2. (2)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 (3)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兴起于唐,繁盛于宋。请分别写出宋朝豪放派和婉约派词人各一位。
    4. (4) 宋代的哪一项科技发明为其外海贸易的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传播我国古代文化、保存古代典籍发挥重要作用的发明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