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12-05 浏览次数:4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八上·西宁月考)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 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 .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 2. (2020八上·惠城期末)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 . 手不能传播声音 B . 手吸收了声波 C .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 . 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 3. (2023·虎林模拟) 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 . 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 C . 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 D . 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 4. (2023八上·凤翔期中) 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 .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 5.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如图是牙科医生用金属小平面镜观察诊断牙病的情景.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医生总是先将平面镜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稍微烤一烤,然后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给平面镜消毒 B . 把镜面的水雾蒸发掉 C . 以免镜面上产生水雾而影响观察 D . 以免镜子太凉而对口腔产生刺激
  • 6. (2018八上·常州期中)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D .
  • 7. (2023八上·富顺期中) 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 . 液化放热 B . 蒸发吸热 C . 凝固放热 D . 升华吸热
  • 8.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A .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是否有关 C .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是否有关 D . 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 9. (2018八上·常州期中)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放热升华现象 B . 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 . 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 . 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 10. (2019八上·常州期中) 如图所示,把盛有水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水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

    A . 一定沸腾 B . 可能沸腾 C . 一定达到了沸点 D . 没有达到了沸点
  • 11. (2018八上·常州期中)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手影游戏 C . 水中倒影 D . 树下阴影
  • 12.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13.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通常情况下金属锡是固态,焊接时先将锡熔化至液态,然后再凝固和接头粘在一起.图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14.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 .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 . 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 . 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 15.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如图所示的风铃由同种金属制成的金属管子,其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小明同学用同样的力,分别敲击并认真倾听它们发出的声音.他这种方法最适宜研究声音的(   )

    A . 音色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 B . 响度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 C . 音调与金属管长短的关系 D . 速度与金属管长度的关系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 23.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适量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 (1) 这种物质是(晶体/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是.
    2. (2) 这种物质的沸点是℃.
    3. (3) 小明还发现,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如果撤去酒精灯,试管中液体会继续沸腾片刻,其原因是.
  • 24.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示的琴弦进行实验.

    1.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 (3) 为了验证猜想三,选用①、②编号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为.
    4. (4) 本探究实验中,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25. (2020八上·上思期中) 王明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王明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1. (1) 王明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 (2) 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 26.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 (1) 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铁圈/铁夹)的位置.
    2. (2) 实验时,小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3. (3) 小华在水温升高到88℃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表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说明水上方气压可能(大于/小于/等于)标准大气压.

    4. (4) 小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可行/不可行).
  • 27.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小明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使试管内的物质.
    2. (2) 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分别在如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位置,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 (3) 如图丙是小明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固/液/固液共存)态.
    4. (4) 如图丁是小明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降低/不变).
    5. (5) 通过实验可知,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
  • 28. (2018八上·常州期中) 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他一起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①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利用铁架台把一张中心有孔的硬纸片固定在白炽灯与白纸之间,如图所示.

    ②打开白炽灯,上下调整硬纸片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③上下移动硬纸片,改变白炽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

    1. (1) 实验发现白纸上灯丝像的开口与灯丝的开口方向相反,此时所成的像为(正立/倒立)的(实/虚)像.
    2. (2) 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与白纸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放大/缩小)的,小明同学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上述实验现象叫成像,生活中与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例子还有(举一例):.
四、作图题
五、综合题
  • 31. (2020八上·英德期末) 请阅读下列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阳的辐射下不断蒸发,在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的空气后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了美丽多姿的云朵.

    暖湿气流没有遇到冷空气,就不会下雨.所以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一般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有时候,在湛蓝的天空中也会出现一条长长的白色云带,这是高空飞过的喷气式飞机“描绘”出来的.由于飞机喷出大量的烟粒,这些烟粒起着凝结核的作用,使水蒸气凝结后附着在烟粒上,形成云带,在阳光的照射下,云带呈现出白色.

    问题:

    1. (1) 暖湿气流在形成云朵的过程中,要(吸热/放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2. (2) 炎热的夏天,剥开冰棍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棍周围出现了“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小水滴).
    3. (3) 人工降雨时播撒干冰,干冰的作用是.
    4. (4) 暖湿气流虽然携带较多的水分,但只有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请说明理由.
    5. (5) 在某些烟尘污染严重的地区,大雾天比其他地区要多,其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