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78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7·淮北模拟) 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A . 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B . 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 . 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D . 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
  • 2. (2021高一上·定远月考) 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    )

    A . 世官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 3.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

    A .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 . 理先气后 C .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 . 格物致知
  • 4. (2017·淮北模拟) 下表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历史时期中原王朝府的地理分布情况


    五代十国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府数

    比例

    7

    70%

    8

    44.44%

    29

    43.29%

    13

    35.14%

    33

    20.50%

    84

    37.84%

    3

    30%

    10

    55.56%

    38

    56.71%

    24

    64.86%

    128

    79.50%

    138

    62.16%

    A . 政治中心南移 B . 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 . 经济重心转移 D . 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 5. (2017高二下·宜昌期中) 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    )

    A . “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 . 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 . “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 .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 6. (2017·淮北模拟) “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

    A . 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 . 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 .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 7.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新三民主义
  • 8. (2017·淮北模拟) 1922年,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遭到全国上下齐声唾骂,指责陈炯明“叛道”“悖主”“犯上”。而胡适认为指责陈炯明的人“是旧道德的死尸的复活”,结果人们又众口一词地批评胡适“抑孙袒陈”。材料反映(    )

    A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孙中山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 C . 胡适反对革命主张改良 D . 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
  • 9. (2017·淮北模拟)

    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重大事件。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B . 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 . 揭开了内战战略反攻的序幕 D . 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10. (2017·淮北模拟) 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华北日军进攻除根据其战略方针外,一般是在春冬两季和夏初秋尾的时候,此时的华北河水消落,干涸结冰,植物未长茂,与此相反,夏秋两季是八路军作战的活跃期。材料反映(    )

    A . 八路军没有与日军正面作战的能力 B . 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 C . 日军的时机选择便于发挥武器优势 D . 实力悬殊决定双方战术选择
  • 11. (2017·淮北模拟) 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

    A . 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 . 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 . 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 . “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 12. (2017·淮北模拟) 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对外开放政策实行 B .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 . 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 . 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 13. (2017·淮北模拟) 下表为建国后我国前五个五年计划的增长率与波动系数的统计。据此可知该时期我国(    )

    时期

    一五(1953-1957)

    二五(1958-1962)

    三五(1966-1970)

    四五(1971-1975)

    五五(1976-1980)

    增长率(%)

    9.3

    18.1

    11.7

    2.8

    4.9

    波动系数(%)

    59.1

    -2914.3

    157.5

    46.4

    74.3

    A . 国民经济相对平稳发展 B .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 . 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增长 D . 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 14. (2017·淮北模拟)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人最初是球形的,是两个人的合体,能瞻前顾后,任意向前或向后奔跑。众神之王宙斯不能容忍,把人用霹雳劈成两半,让人以后只能用两条腿直着走路,这样人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大,敬奉神的人数也加倍了。这个故事(    )

    A . 认识到人的价值与作用 B . 宣扬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C . 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 . 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 15. (2017高二下·浦北期末) 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嫁资孳息,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罗马法(    )

    A . 追求公平与正义 B . 侧重保护男性权利 C . 体现了男女平等 D . 注重调节债务纠纷
  • 16. (2019高一下·湖北期中) 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    )

    A . 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 . 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 C . 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 . 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 17. (2017·淮北模拟)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

    A . 人民主权 B . 分权制衡 C . 天赋人权 D . 自由平等
  • 18. (2017·淮北模拟) 普鲁斯特认为,必须把《百科全书》编纂者们如狄德罗、伏尔泰等看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据统计,《百科全书》作者中,有4%是商人或制造业者,有贵族头衔的占同样比例,医生15%,政府官员12%,神职人员8%。这反映出(    )

    A . 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 . 启蒙运动得益于少数富贵精英的支持 C . 理性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主流认识 D . 社会结构中资产阶级已占据主导地位
  • 19. (2017·淮北模拟) 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一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石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该实验得出的理论(    )

    A . 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 . 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 C . 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 D . 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 20. (2017·淮北模拟) 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 . 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 B .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C .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 D . 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 21. (2017·淮北模拟)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漫画表明(    )

    A . 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 . 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 . 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 . 世界经济开始制度化进程
  • 22. (2017高一下·珠海期中) 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

    A . 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 . 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 . 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目的 D . 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 23. (2017·淮北模拟)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1%,60年代为5.1%;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7%和5.8%;苏联50年代为5.7%,60年代为5.1%。材料表明( )

    A .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 C .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 D . 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 24. (2017·淮北模拟) 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钢琴中奏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音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 25. (2017·淮北模拟)

    货币是历史的见证,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下面两幅图是民国32年发行的纸币。

    上图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该银行为敌后唯一一家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其发行的货币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持敌后抗战的作用。

    上图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1941年1月在南京成立,1945年8月消亡。该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发行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进行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大量流通。

    1. (1) 根据第一幅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货币发行时中国面临的抗战形势及经济发展的状况。

    2. (2) 根据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货币发行的目的与作用角度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 26. (2017·淮北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4

    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 。”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义和团运动扑所迷离,难以洞察真相。

  • 27. (2017·淮北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