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

更新时间:2019-03-12 浏览次数:6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 . 皇权受到制约 B . 世袭制度消亡 C . 君主专制强化 D . 地方权力削弱
  • 2.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都教授降落在朝鲜的日期为光海元年(公元1609年),此时中国正值明朝万历年间,若他当时降落在中国,以下情况有可能的是(    )
    A . 成为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B . 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朝廷官吏 C . 成为殿阁大学士,对军国大事进行批红 D . 担任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意旨办事
  • 3. (2018高一上·潮安月考) 中国古代的宰相(或丞相)是皇帝的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最后废除丞相,解决帝、相之争的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明太祖 D . 康熙帝
  • 4. (2018高三上·南宁模拟) 明中后期,内阁阁臣在选定上,先由六部会同九卿、科道官员推举若干候选人,再由皇帝向上天焚香祭拜后选出是终人选,具体方法是将候选人名书于纸上,然后将纸折起放入金瓶中,再举匙拈之,最先拈出者即被定为阁臣。关于上述选定方式,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保障了阁臣的行政能力 B . 体现皇权至上的原则 C . 操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D . 有利于抑制政治腐败
  • 5. (2018高一上·田阳月考) 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
    A . 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B . 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 . 已经威胁到皇权 D . 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
  • 6. (2018高三上·佛山模拟) 清入关前,实行军民合一的八旗制度,军国大事由满族王公共同讨论决定。皇太极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设立六部,天聪十年(1636)仿明制度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入关后,顺治帝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设大学士,行使原先明内阁的职责。这一政治制度的演变(  )
    A . 提高了政府决策科学性 B . 有利于君主专制 C . 加速了满族的汉化进程 D . 有利于社会稳定
  • 7. (2018高二下·海安期中) 与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僚体制运作方式的出现相关的帝王是(    )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明太祖 D . 明成祖
  • 8. (2020高三上·双峰月考) 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 B . 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 . 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 D . 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 9. (2018高二下·平阴开学考)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权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
    A . 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 . 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 . 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 D . 大学士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 10. (2018高一下·城固开学考) 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    )
    A . 已成法定机构 B . 开始统领六部 C . 握有军政大权 D . 严重威胁皇权
  • 11.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古代有这样一个机构,大臣常侍皇帝左右以备顾问咨询,是皇帝私人的秘书班子,“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期间”,这个机构最有可能是(  )
    A . 御史大夫 B . 门下省 C . 内阁 D . 军机处
  • 12.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明朝嘉靖到万历时期,严嵩、张居正都以宰相自居。但是“干坏事如严嵩,干好事如张居正”,最后皇帝给他们定的罪名都只有“擅权”一条。这从本质上说明了(  )
    A .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 内阁职权范围不明朗 C . 阁员权力的界限由皇帝掌握 D . 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政府机构
  • 13. (2019高二上·温州期末) 清政府决定自黑龙江城(今黑龙江省境内)至吉林乌喇城(今吉林省境内),沿途设置10 个驿站,遇有紧急情况,乘蒙古马疾驰报告行。1683年,经丈量后,改为19 驿。上述驿站系统设置的主要意义是(  )
    A . 开发和建设了东北边疆 B . 将上述地区纳入中央版图 C . 有效防备了喀尔喀蒙古 D . 为反击沙俄侵略做了准备
  • 14. (2019高二上·温州期末) 清代,整个布达拉宫外部主题色彩为红白两色,以红色代表宗教,白色代表政治;红宫在上,白宫在下,白宫合抱红宫;红宫主要是宗教活动场所,而白宫则为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这反映出布达拉宫(  )
    A . 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B . 是一座汇集各种建筑风格的古宫殿群 C . 成为当时西藏地方神权高于王权的象征 D . 是当时西藏“政教合一”的政权中心
  • 15.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祖朱元璋说:“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沆,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蕴含的制约思想(    )
    A . 演习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 . 体现了封建制度的完善 C . 与孟德斯鸠学说基本一致 D . 反映出中央集权的加强
  • 16. (2019高一上·江门月考)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这说明军机处(    )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强化了内阁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7. (2018高三上·乌鲁木齐月考)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种做法(  )
    A . 整顿吏治,维护纲纪 B . 削弱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C . 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 . 窃取皇权,侵犯六部权力
  • 18. (2018高三上·成都月考) 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  )
    A . 军机大臣参与决策 B . 推行密折制度 C . 内阁负责行政事物 D . 增加行省数量
  • 19. (2018高三上·安徽月考) 明代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非六部不能行事,于是内阁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内阁与六部之间经常互争雄长。这反映出,在明代(  )
    A . 中央行政关系紊乱 B . 皇帝制度已成为摆设 C . 君主专制统治加强 D . 地方高度集权于中央
  • 20. (2018高二上·东辽期中) 清初设立军机处,“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严防亲王权臣乱政。但是清代中期以后,亲王入值军机处成为常态。如同治时期的恭亲王奕诉,宣统时期的庆亲王弈勖。这反映了(    )
    A . 军机处权力失控 B . 君主专制加强 C . 军机处取代内阁 D . 皇权逐渐削弱
  • 21. (2018高一上·东辽期中) 1901年7月24日,清廷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的上谕正式颁布。上谕指出:“现当重订合约至时,首以邦交为重,一切讲信修睦,尤赖得人而理,从前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交涉,虽历有年,惟所派王大臣多系兼差,未能殚心职守,自应特设员额,以专责成。”这反映了清廷(    )
    A . 承认传统交涉机构存在弊端 B . 充当西方列强治华工具 C . 主动调整外交推动社会转型 D . 发展平等外交挽救危机
  • 22. (2018高一上·浙江月考) 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据此可见在明代(   )
    A .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 . 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高丞相之上 C . 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 D . 内阁专权本质上缘于专制皇权体制
  • 23. (2018高一上·嘉兴期中) 《清会典》中记载某机构:“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对该机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机构简单,人员精干 B . 辅佐皇帝,决策机要 C . 有官无吏,决策封闭 D . 奉旨笔录,上传下达
  • 24. (2018高一上·深圳期中) 史学界对雍正皇帝的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个有作为的君主,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暴君,无论怎样评价,他设置的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之所以说它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是因为(   )
    A . 军机大臣都是皇帝亲信 B . 军机处权压南书房 C . 内阁名存实亡 D . 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办事,军国大事由皇帝完全独断
  • 25. (2018高一上·惠东期中)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帝于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宣布:“今朕特将此事(按——建储之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后来,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秘密立储制的建立表明(   )
    A . 传统的宗法制已无法维系 B . 公开立储威胁到了皇权 C . 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顶峰 D . 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
  • 26. (2018·北京)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
    A .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 27. (2018高二下·黑龙江开学考) 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
    A .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 . 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C . 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D . 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28. (2019高二下·信阳期中)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为解决这样一问题,明太祖(    )
    A . 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 . 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C . 设立内阁分理政务 D . 设立宰相分理政务
  • 29. (2017高一上·河南月考) 根据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记载,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君权至上产生的问题 B . 中央集权遭到了破坏 C . 君主权力受到了制约 D . 内阁的权力至高无上
  • 30.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    )
    A . 抑制土地兼并 B . 发展商品经济 C . 调和阶级矛盾 D . 强化社会控制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18·全国Ⅱ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哉”。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授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问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汁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勤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洛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望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矿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因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竖评价三子的历史功绩。
  • 32. (2018高一上·会泽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

    材料二: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 33. (2018高三上·南平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清顺治元年(1644年),睿亲王多尔衮率军十万大举南下攻明。洪承畴建议:“我兵之强,流寇可一战而除,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期于灭贼,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县,开门归降,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城下之日,官吏悉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者,破格封赏。此要务也。”他的献策为清朝灭明,迅速统一中国立下了殊勋。

    康熙初年,清廷多次称颂洪承畴“劳绩素著”。乾隆时,命国史馆编列明季贰臣传,并传谕把洪承畴同其他明朝降将一起列入《贰臣传》。

    ——摘编自徐永斌《浅析清廷对洪承畴的评价变化》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洪承畴向多尔衮献策的主要内容及积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廷对洪承畴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 34. (2018高三上·汕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阵营。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之而得罪郑成功,郑成功诛杀施琅家人,施琅再次降清。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台湾郑克壤败局己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壤投降归顺,从此台湾成为清的一部分。

    统一台湾后,施琅认为,台湾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台湾府。

    施琅攻占台湾后,夺占的田产几乎占据南台湾已开垦上地的一半之多,名为“施侯租田园”。后世对于施琅评价,民间有较大争议,传统史学家也难以将他的形象正面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施琅在国家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为什么在后世的评价不高。
  • 35. (2018高三上·汕头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明初政治制度承袭元制。中书省是“百司纲领,总率郡属”,凡事必先“关白”左、右丞相,然后奏闻皇帝。胡惟庸任丞相后擅权挠政,促使朱元璋决心削夺中书大臣的权力。洪武九年,先削去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官名,只保留左、右丞相和左、右丞。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杀了胡惟庸。同时,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分相权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使六部直属于皇帝。六部各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原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又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分掌兵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分典刑狱,使其互相牵制,一切兵刑大权也都总揽于皇帝。朱元璋还藉胡惟庸案废置御史大夫。后又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监察御史虽职责重大,但不过是七品官。另外,刑部主审讯,大理寺复审亦可驳正,朱元璋还按六部的建制,设立六科给事中,负责稽查各部,驳正章疏违误。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朱元璋改革的举措。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改革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