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4-12 浏览次数:3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24. (2019九上·东城期末)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南方粽子用料讲究,除了糯米外, 还有猪肉、咸蛋黄等,味道香糯可口,食之唇齿留香。

    1. (1) 煮粽子时,在远处能闻到香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其原因是
    2. (2) 小海的午餐是粽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他还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馒头    B . 鸡腿   C . 青菜
  • 25. (2019九上·东城期末)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 (1) 食盐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一条即可)。
    2. (2)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Cl-(填微粒符号)。
  • 26. (2019九上·东城期末) “饮食与健康”越来越成为百姓的关注点。
    1. (1) 某些饼干中会添加碳酸钙,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 (2) 紫薯中富含钙、铁,这里的“钙、铁”是指(填“原子”或“元素”),人体缺铁可能导致
  • 27.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它与 、石油并称为化石燃料.

  • 28.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在活动中,同学们认识了神奇的干冰。
    1. (1) 干冰可做食品制冷剂,利用了干冰的性质是
    2. (2) 将一小块干冰放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干冰上下跳动,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 (2019九上·东城期末) 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 (1) 甲图是简易净水器装置,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2. (2) 乙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图,试管2中的气体是,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节约用水或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用淘米水浇花   B .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 使用节水型马桶
  • 30. (2019九上·东城期末)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尿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O(NH2)2 , 属于有机物,它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化学肥料。

    尿素是蛋白质在体内代谢的产物。早在1737~1785年,德国医生博哈夫和法国实验员鲁埃分别通过蒸发尿液获得了尿素。

    181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一氧化碳和氯气(Cl2)的混合物暴露在日光中,获得光气(COCl2),再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目前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尿素中含有种元素。
    2. (2) 蒸发尿液可获取尿素,由此可以推断尿素的性质是
    3. (3) 英国化学家戴维将光气与氨作用合成尿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2 + 4NH3 = CO(NH2)2 + 2
    4. (4) 合成尿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为尿素 B . 尿素施用在土壤中,能够被作物直接吸收 C . 尿素是一种含氮有机物
  • 31.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实验室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如下图所示。(水的密度约为1g/cm3)选择A或B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照选A的答题情况计分。

    A

    B

    ⑴①中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g。

    ⑵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⑴③中量取水的体积是mL。

    ⑵填写⑤中标签 上的内容

  • 32. (2019九上·东城期末)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从导管向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1. (1) 湿润的石蕊纸条颜色变化是
    2. (2) 蜡烛熄灭,可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密度比空气大  B .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 能与水反应
    3. (3) 在实验中,干燥石蕊纸条的作用是
  • 33. (2019九上·东城期末) 为了探究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碱性溶液A是溶液。
    3. (3) 滴入过量溶液B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能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 34. (2019九上·东城期末)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 (1)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铁锅      B . 铜导线              C . 黄金首饰
    2. (2) 我国湿法冶金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便是佐证,即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得到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长时间放置,铁、铜制品锈蚀严重,黄金饰品依然金光灿灿,从物质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 35.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1. (1) 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
    2. (2) 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 36. (2019九上·东城期末) 三种家庭常用清洁剂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清洁剂

    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次氯酸钠)

    1. (1) 洁厕灵可用于清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使用彩漂液时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活性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洁厕灵和漂白水混合后, HCl与NaClO会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水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盐,该盐是
  • 37.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同学们学习铁的化学性质,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1. (1) 能观察到气泡产生的实验有(填字母序号)。
    2. (2) 实验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上面的实验中有一个不发生反应,其原因是
三、流程题
  • 38. (2019九上·东城期末)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1. (1) 该过程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最终转化为
    2. (2) 反应I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3. (3) 反应II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4. (4) 反应III是在点燃条件完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9. (2019九上·东城期末)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化学试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在“烘炒锅”中进行原料混合,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混合前应将软锰矿粉碎,其作用是
    2. (2) 在平炉中发生反应得到K2MnO4 , 参加反应的物质有
四、实验题
  • 40. (2019九上·东城期末)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2. (2) 实验室制取CO2 , 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检验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火柴放在,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收集满。
  • 41.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A      B      C   D

    1. (1)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
    2. (2) 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
  • 42.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实验。
    1. (1)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下列取用二氧化锰的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2. (2) 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氧气体积分数(%)

      30

      40

      60

      70

      带火星的木条

      不变

      稍亮

      复燃

      复燃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积50%的水(如图所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该集气瓶中进行实验,推测实验现象并说明理由。

五、科学探究题
  • 43. (2019九上·东城期末)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单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 (1) 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2. (2)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上方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3. (3) 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

      ①几种常见铁的氧化物的颜色、状态及能否被磁铁吸引如下表所示。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②四氧化三铁能与稀硫酸反应: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初步实验验证)

      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则剩余固体一定不含氧化物

    4. (4)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3O4

      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5. (5) (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成立。

    6. (6)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4. (2019九上·东城期末) 市场上的加碘食盐通常加入的是碘酸钾(KIO3),替代了原来的碘化(KI),因为碘化钾容易被氧气氧化。为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的反应,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碘单质(I2)遇淀粉液变蓝。②部分酸、碱、盐通常在水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如:盐酸中存在H和Cl

    (进行实验)

    实验1 将不同浓度的KI溶液置于纯氧中,放置相同时间后观察,现象如下表: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现象

    ①2 mL 0.15%KI溶液+5滴淀粉液

    无明显变化

    ②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

    溶液变蓝   

    ③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

    溶液变蓝,颜色较②深

    实验2 将相同浓度的KI溶液加入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后置于纯氧中,5分钟后观察,现象如下表: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现象

    ④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mL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⑤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 mL1% 盐酸

    溶液变蓝

    ⑥    2 mL 15%KI溶液+5滴淀粉液+2 mL 10% 盐酸

    溶液变蓝,颜色较⑤深

    1. (1) [解释与结论]

      实验1的目的是

    2. (2) 实验2中通过对比⑤和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实验2中,KI在盐酸的作用下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KI+O2+4HCl=4KCl+2
    4. (4) [反思与评价]

      实验④中加2mL蒸馏水的作用是

    5. (5) 某同学将实验⑥中2 mL10% 盐酸替换成2 mL10% NaCl溶液,5分钟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从离子角度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