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通州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8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 31. (2018九上·通州期末) 文明・传承・自信

    (文字篇)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一,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思想篇)

    材料二: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之学的深远影响。

    ——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

    (制度篇)

    材料三: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公元1001-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1. (1) 请写出上图中文字的名称,材料一中“书同文”的“文”是指。(选择对应的选项)

      A小篆      B甲骨文

    2. (2) 材料二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请写出“百家”中的两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列举出这一时期中国的两项科技发明。
    5. (5)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请你综合本题四则材料论证这一观点。(至少要选取两则材料)
  • 32. (2018九上·通州期末) 开放・交流・反思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汉代时粳稻传到菲律宾,5世纪水稻经伊朗传到西亚,后又传到非洲和欧洲,最后传到美洲以至全世界。明清时期通过东南亚传入中国的有玉米、南瓜、甘薯、番茄、烟草等。

        丝绸之路开通后,汉代的冶铁工艺于两汉之际传至西域、中亚。六朝时期中国的制酒法、养蚕技术传入老挝。在吸收了埃及制造玻璃的技术后,我们制造的玻璃器皿的质量得到提高,品种也丰富起来。唐高宗曾患眼病,宫廷御医用从东罗马传入的眼科治疗技术,为高宗治好了眼病、恢复了其视力。中国的汉字、文学、建筑、艺术等等惠泽了近邻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许多国家,深刻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文化。中国汉代乐舞百戏艺术体系是在对西域各国的乐器、乐舞和杂技吸收和改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代《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最高成就。

    ——摘编自石竞琳《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1. (1) 分别列出材料一中三个时期为丝绸之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个代表人物。(填写对应序号)

      ①郑和  ②张骞  ③玄奖

      图一:图二:图三:

    2. (2) 与图一比较,图三的对外交通路线有什么变化?
    3. (3) 依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4. (4)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朝初年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并谈一谈该政策对中国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5. (5) 综合以上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 33. (2018九上·通州期末) 工业・交通・城市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部海岸城市迅速实现区域城市化,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移民在西部进行的开发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革命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转向西部去寻找新的可开发的土地,其中一部分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一支力量。尽管内战前的美国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城市化国家,战前的三十年时间却是美国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三十年。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20世纪初传统有轨电车运营里程数(千米)

    材料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在钢铁、汽车、船舶、电器等许多重要生产领域,日本都名列世界前列。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到1992年7月,日本各类汽车的总拥有台数已达到6000万台,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编自李蓉蓉、郭惠斌等著《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材料四:1994年,加拿大环保学者克里斯・布拉德肖首次提出了“绿色交通体系”的概念,并对绿色交通工具进行优先性排级,依次是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共乘车、单人驾驶自用车。绿色交通旨在减少个人机动车辆的使用;提倡步行,提倡使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减少高污染车辆的使用;提倡使用清洁干净的燃料与车辆。

    ——摘编自何玉宏《城市交通发展的绿色转向》

    1. (1) 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上画“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上画”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上画“○”

      ①19世纪上半叶,轮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应用,使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

      ②美国农业革命解放的大量劳动力,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③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美国社会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④美国内战前,其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已成为一个真正的城市化国家。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说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汽车普及化的原因,并谈一谈汽车普及化对日本的影响。
    4. (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运输业推动城市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 34. (2018九上·通州期末) 冲突・结盟・共赢

    材料一:

    这场战争中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病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大量的房屋、铁路、桥梁、工厂、农田遭到破坏。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摘编自吴于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二: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参战人员1.1亿,双方死伤0.9亿,直接经济损失40000多亿美元。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联合国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五: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1. (1) 材料一漫画中的现象是由哪一历史事件引发的?这一事件导致了什么战争?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的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说出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
    4. (4) 材料四中的“建立‘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五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有何不同?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