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

更新时间:2023-04-20 浏览次数:4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 31. (2023七下·台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

    材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秦策一》

    1. (1) 商鞅在哪个诸侯国实行变法?
    2. (2) 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小历同学认为商鞅变法最后失败了。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综合题
  • 32. (2023七下·台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
四、论述题
  • 33. (2023七下·台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天人们能见到的成系统的古文字中,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的文字无疑是最早的。其内容大多与祭祀、田猎、风雨、战争和疾病之类相关,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在此种文字的基础上演化出“金文”。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小篆。从此以后,在今天的中国范围内,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开始使用统一的文字作为记录语言和社会交往的工具……因为汉字在塑造思维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学习和使用时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汉字新书写的文明和文化……近十年来随着技术的革新,汉字输入法在记录语言时远比英文输入法要快。未来的大数据时代,汉字还会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华觉明《中国三十大发明》

    1. (1) 材料中“殷商的文字”被称为什么? 
    2. (2) 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五、综合题
  • 34. (2023七下·台江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原因及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一,概括迁都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