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的逻辑顺序,下表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是( )
下图为埃德加·斯诺1936年8月在豫旺堡(今宁夏同心县豫旺堡)拍摄的经典照片《抗战之声》。对照片出现的历史背景解释准确的是( )
近代生产 | 旧式生产 | ||
1914年 | 产值 | 2.90 | 149.91 |
比重 | 1.89% | 98.11% | |
1936年 | 产值 | 13.12 | 193.35 |
比重 | 6.35% | 93.65% |
由上表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国民经济中传统部门和近代部门并存 ②近代企业生产增长缓慢,规模小 ③民国成立后政府压制近代经济的发展 ④传统的自然经济成分仍大量存在
《文汇年刊》(见下图),初版于1939年5月,它以浩大篇幅反映抗战以来举国上下全面抗战的情势,其中以较大篇幅刊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朱德的《战略和战术》,还有八路军抗日的多幅照片。该书的出版( )
①显示了选编者尊重事实的进步立场
②对推动当时抗战形势起到关键作用
③开创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新局面
④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当时抗战状况
老照片是对历史的形象记录。以下老照片拍摄的背景是( )
下图描绘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画面能够明确、充分体现的是( )
事件 | 意义 | |
①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 |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
②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 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③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认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巩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④ |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 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时农民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联产承包好”体现在( )
下图反映的是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于1988年1月抵达北京时手持的小旗子和穿的夹克。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 )
下列老照片反映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按照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1496年,在罗马教皇调停下,西、葡两国签订条约,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归属葡萄牙,线西则归西班牙。教皇子午线的划定表明( )
①新航路开辟带来西欧殖民国家间的冲突 ②教会势力对世俗事务有重要影响 ③确认由葡萄牙控制欧洲通向印度的商路 ④整个美洲被西班牙殖民者所控制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下图所示两个文件的共同点是( )
材料一 英国工商业城镇几乎都和奴隶贸易相关。利物浦是奴隶贸易中心,利物浦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振兴了棉都曼彻斯特。工业化时期,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英国向殖民地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0%,英国的出口以工业品为主,英国产的棉纺织67%出口到殖民地,纺织业是决定英国经济的“台柱”。殖民地对西方国家有“社会安全阀”的功用,工业化期间,欧美农村人口移往城市,城市人口过剩危及社会稳定,几千万过剩人口移居殖民地,减轻西方国家人口压力,提高了国内工资率和就业率。
——摘编自葛正鹏主编《西方经济史论》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
1924年 |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不平等条约”,作为一个被赋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在此前报刊上使用不多,此后广为传播。 苏联宣布放弃原沙皇俄国的在华租界。 |
1927年 | 英国水兵在汉口杀害庆祝北伐胜利的群众,激起大规模反英运动,国民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进入英租界,实行接管。此后,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
1941年 | 日本对美国、英国宣战,日本占领各国在华租界。 |
1943年 | 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
材料三 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印度总理尼赫鲁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一 普罗泰戈拉从具体感性的人出发,提出了“感觉即知识”的观点,“感觉是对于存在的感觉,既然它是知识,也就是无误的”,那么,像神的存在“我们是不能承认其真实性,对它只能存疑”。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的本质存在于概念思维中,个人的感觉知识是不确定的,“如果我们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者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解他们,我的灵魂就会完全变瞎了,我想我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更好些”。这种知识论反映在实践理性上,他把对“善”的目的追求和对真理的追求统一起来,实现哲学和伦理的一体化。
——摘编自马良、朱晓明《古希腊哲学的知识论轨迹探寻》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文化在法国受到推崇。伏尔泰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里找到了他进行论战所需要的理论。中国在他心目里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面崇高的旗帜,是投向耶稣会和一切宗教迷信的一把利剑,因此中国文化成为伏尔泰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伏尔泰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伦理道德,他惊叹:早在四千年前,我们还不知读书识字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知道我们今日拿来自己夸口的那些非常有用的事物了。
——摘编自艾丹妮、何兆武《旧制度时期的法国与中国文化》等
材料一 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正是在北部,伟大的全球贸易公司和银行崛起。通货膨胀由南而北——受新的金银资源的刺激、受新的信贷形式及其扩展刺激、受人口增长创造的需求的刺激。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
——摘编自(美)F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八七会议将土地革命与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并列为党的总方针,提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的农民。毛泽东在井冈山根据地,为获得农民的支持,广泛开展土地革命。1931年,形成了依靠贫雇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土地革命路线。1947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全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开展土地改革。到1949年10月,全国一亿多农民分得土地。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在新解放的地区实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90%以上的农业人口完成了土改。1952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新政权获得农民信任,促进了社会的稳定。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土改后建立的小农经济已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中央决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合作社,变农民个体土地所有为集体所有,建立起土地公有制。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
序号 | 资料 |
1 |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
2 |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 |
3 |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4 |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5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
6 |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
7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8 | 2009 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
9 | 2010 年,中国工业中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 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
10 |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