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4-19 浏览次数:2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台州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测溶液 pH C . 闻食醋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2.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 .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 CH4、CO2 都是有机物 B .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 所以电离能产生 H的化合物是酸 C .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 3.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   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稻草造纸 B . 使用火药 C . 冶炼金属 D . 蚕丝织绫
  • 4. 如表是生活中常见4种饮料及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 )

    名称

    主要成分

    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

    苏打水(弱碱性)

    碳酸氢钠、水

    盐汽水

    氯化钠、水

    柠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

    A . 雪碧是一种混合物 B . 4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值最小 C .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 D . 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
  • 5. (2023九上·义乌期中) 如图为某文化衫图案,你的美(Mg)偷走我的心(Zn)能发生,是由于镁的(   )

    A . 延展性好 B . 导电性好 C . 导热性好 D . 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 6. 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

    CO2具有酸的性质

    B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振荡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稀H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H2SO4和NaOH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

    有晶体析出

    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A . A B . B C . C D . D
  • 7. 铁、铝、铜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或者做法,正确的是(   )
    A . 铁制品表面生锈后不必立即清除,因为铁锈能阻止内部的铁继续生锈 B . 铝制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可以用铝容器来盛醋 C . 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把铜放在潮湿环境中,不必担心它会生锈 D . “暖宝宝”中有铁粉,氯化钠和水等,其发热原理是铁氧化放热,“暖宝宝”应密封保存
  • 8.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CO2+C 2CO 化合反应 B . CaCO3 CaO+CO2↑ 分解反应 C . CO+CuO Cu+CO2 置换反应 D . Ba(OH)2+2HCl=BaCl2+2H2O 复分解反应
  • 9. 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
    A . 硝酸、氢氧化钙、氯化钠 B . 硝酸钾、氯化铜、硫酸钠 C . 氢氧化钠、硫酸镁、氯化钡 D . 盐酸、碳酸钠、硝酸钙
  • 10. 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 Fe2O3→Fe B . CO2→CO C . NaNO3→NaCl D . CO2→CaCO3
  • 11.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3九上·杭州期中) 小明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③实验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  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Fe

    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  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④⑤⑥ D . ③⑤⑥
  • 13. 小金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5楼的家里。下列对此过程中做功和功率的估算,合理的是( )
    A . 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焦 B . 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 000瓦 C . 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 D . 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4
  • 14.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在离地同一高度处以大小相等的速度v,将三个球分别竖直向下、竖直向上和水平抛出。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则( )

    A . 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大于其他两个球 B . 抛出后乙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再减小 C . 第一次落地时甲球的动能最大,丙球的动能最小 D . 落地后第一次反弹到最高点时甲、乙两球的高度相同
  • 15.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以相同速度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 拉力分别为F1、F2 , 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 , 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F1>F2 η1=η2 P1=P2 B . F1<F2 η1=η2 P1<P2 C . F1>F2 η1=η2 P1>P2 D . F1>F2 η1>η2 P1=P2
二、填空与简答题
  • 16.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 高层建筑的楼顶常装有用钢铁做的避雷针,其作用是将雷电引导到地下,这说明钢铁具有良好的性(填一物理性质);
    2. (2) 小王家厨房里的菜刀生锈了,铁生锈需要有(填名称)的参与。除锈可以用砂纸打磨,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用厨房中的除锈。
  • 17. 小科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了下图,每种物质中都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与纵坐标的数值对应,图中字母均表示初中科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C、D、E、F均含有铜元素。请回答:

    1. (1) “A+H2O=B”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 (2) 写出B和D反应得到C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3. (3) 列举3种能与E反应得到F的物质
  • 18.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 (1) 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侧调节。
    2. (2) 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 (3) 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 19. 大多数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度,同学们取来适量土样,请完成其pH的测定:
    1. (1) 把适量土样放入烧杯,并
    2. (2) 用玻璃棒蘸取少许土壤浸出液滴在上,显色后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度。
  • 20. (2019九上·天台月考) 如今,青少年近视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填序号)。
    2. (2) 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
  • 21. 将浓盐酸、氢氧化钠、石灰水三种物质的溶液长期存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增大的物质是
  • 22. 今年5月,吴王夫差剑重返苏州。吴王夫差剑为春秋末期制造的青铜剑,时隔2 500年,虽表面有一层蓝色薄锈,但仍寒光逼人,刃锋极锋利,堪称削铁如泥,吹毛断发。

    仔细阅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1. (1) 青铜是金属材料中的,其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2. (2) 从文中信息可以看出,青铜具有____的特点。
      A . 强度高 B . 可塑性好 C . 耐腐蚀 D . 易加工
    3. (3) 吴王夫差剑表面的蓝色薄锈,其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Cu2(OH)2CO3],这层蓝色薄锈形成的可能原因是
  • 23. 小丽利用底部有一小孔的大试管,如图甲所示装配成一个制取CO2气体的装置。

    1. (1) 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先将试管底部稍浸没在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观察到,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 (2) 小丽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为此又做了实验:在集满CO2的软塑料瓶(如图乙)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盖紧瓶塞振荡,发现瓶变瘪,于是认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小衢提出质疑,认为导致软塑料瓶变瘪的原因还有可能是
    3. (3) 小科从变瘪的软塑料瓶中取出少量试液置于试管中,滴入(填一种盐)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就证明了CO2与NaOH的反应确实已经发生。
三、实验探究题
  • 24.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信息1:难溶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和CO2

    信息2:CO2能与Zn反应生成CO气体;

    信息3:酒精灯的加热温度为400~500 ℃,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 000 ℃左右。

    1. (1) D装置的加热必须在A和B装置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
    2. (2) 装置C的作用是,从实验安全或环保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3. (3) 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现象

      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则乙组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 小明买了一种“气泡爽”的冲调饮料。
    1. (1) 小明阅读资料发现:“气泡爽”原料中的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粉末混合后加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请填写柠檬酸的化学式。

      3NaHCO3=C6H5O7Na3+3H2O+3CO2

    2. (2) 小明想探究加水温度对产生气体量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采用相同的两套实验装置(如图)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一袋“气泡爽”,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实验序号

      加入水的体积

      加入水的温度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毫升

      15 ℃

      a(待记录)

      2

      200毫升

      50 ℃

      b(待记录)

    3. (3) 通过实验,小明测得:a=64毫升,b=132毫升,由此获得结论:“气泡爽”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系。但是老师看到小明的实验报告后却指出:两套装置中,“气泡爽”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与温度关系不大,其本质原因是
    4. (4) 通过反思,为了证明老师的观点,小明继续利用(3)中已反应完的两套装置,又做了一步实验,发现两套装置最终收集到的气体的总量确实相近,他的实验操作是
  • 26.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1. (1) 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①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

      ②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到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溶液pH明显下降直至小于

    2. (2) 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7. 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壁附着黑色小颗粒,燃烧匙上黏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是

    步骤4: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成立。

四、计算题
  • 28.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1. (1) 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填“A”“B”或“A和B”)。
    2. (2) 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5克,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克,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克,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3. (3) 请你选择(2)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