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
A |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 2 滴酚酞试液 |
出现白色沉淀,酚酞不变红 |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 |
B |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
C |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红色褪去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
D |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
试管内液面上升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种类 ⑥原子的质量 ⑦元素的化合价 ⑧分子的种类
水温/℃ |
20 |
30 |
40 |
50 |
60 |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甲 |
乙 |
丙 |
清除血渍时间/min |
52 |
51 |
83 |
36 |
34 |
77 |
11 |
12 |
68 |
9 |
11 |
67 |
60 |
62 |
62 |
清除油渍时间/min |
87 |
63 |
91 |
82 |
46 |
85 |
75 |
27 |
77 |
69 |
8 |
68 |
64 |
60 |
64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物重G/N |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1/N |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 F2/N |
1 | 1.00 | 0.60 | 0.65 |
2 | 1.50 | 1.10 | 0.90 |
3 | 2.00 | 1.60 | 1.15 |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 1]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
|
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变质了。 |
[提出问题 2]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 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 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 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⑴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
⑵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 2 正确。
[思考与讨论]有同学认为,探究 1 已经证明了碳酸钠的存在,所以实验探究 2 中的实验步骤(1)是多余,只要如实验步骤(2),样品溶于水后,直接滴入酚酞即可的。该同学的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I.用 MnO2、CuO、Fe2O3、Cr2O3 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 30 粒含 MnO2 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左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 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电源 | 220V 50Hz |
加热功率 | 2300W |
保温功率 | 100W |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 3 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100 克;
②向上述 3 个烧杯中分别加入 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
150 |
150 |
150 |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
4 |
8 |
12 |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
m |
155.8 |
158.7 |
①右转指示灯闪烁交替工作 30 秒消耗的电能;
②定值电阻 R0 的阻值(指示灯的电阻不变)。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对装置 A 通一段时间的氮气;
II.把装置 A 连接上装置 B、C、D,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III.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IV.实验完毕,测得装置 B、C 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 m1、m2。
V.根据实验数据 m1、m2 , 算出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