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高三4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7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82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7·武汉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朝见成为邦交的主流。据统计,仅见于《春秋》《左传》的朝见就有101次(如下表)。由此可以推论(    )

    受朝国 鲁国 晋国 齐国 楚国 越国 纪国
    次数 39次 38次 11次 10次 2次 1次
    A . 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 变法运动促进相互朝见 C .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 D . 远交近攻影响邦国外交
  • 2. (2020·合肥模拟)

    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    )

    A . 皇权的至高无上 B . 神权色彩明显 C . 按军功授予爵位 D . 人文气息浓厚
  • 3. (2021高一下·翠屏开学考) 《唐六典》载,“凡营军器,皆镑题年月及工人姓名,辩其名物而阔其虚实”;司马光曰,“其百工在官者,亦当择人而监之。以功致为上,华靡为下,物勒工名,谨考其良苦而诛赏之”。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是为了(    )

    A . 加强对民营手工业的监管 B . 面向市场,获取垄断利润 C . 提高官营手工业品的质量 D . 提倡实用,反对奢靡浪费
  • 4. (2017·黑龙江模拟) 裴士锋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自满人人主中原以来,首度有满人以外的‘夷’人欲人侵中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王夫之关于‘夷’的陈述,用在西方人身上,比用在满族统治者身上更为适切。”上述变化说明(    )

    A . 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B . 天朝上国观念逐渐改变 C . 夷夏之防思潮备受质疑 D . 经世致用遭到时代淘汰
  • 5. (2017·武汉模拟) 近代某学人在揭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时曾说:“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而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如是则通商不如不通。该学人(    )

    A . 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 B . 反思近代民族企业缺乏市场意识 C . 批判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的政策 D . 认为条约制度束缚民族资本发展
  • 6. (2017·武汉模拟) 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    )

    A . 国民政府开放党禁 B . 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 . 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 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
  • 7. (2017·武汉模拟) 1951年底,中共中央在关于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电报中指出:“贪污分子、浪费分子和官僚主义分子当然大多数不是反革命分子,他们的罪名是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但这个问题现在已极严重,必须看作如同镇压反革命斗争一样的重要”。材料表明中共中央(    )

    A . 践行中国共产党七大的相关决议 B . 把三反当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内容 C . 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腐败问题 D . 认为发展经济是当时社会的主要任务
  • 8. (2019高三下·肇庆模拟) 1977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其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文件(    )

    A . 反映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 . 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 C . 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维护人民公社的经营自主权
  • 9. (2017·武汉模拟) 乌尔比安《论告示》第3编:“执法的人不应当对自己行使司法权,也不应当对自己的妻子、儿女、解放自由人或其他属于他自己的人行使司法权。”材料表明,古代罗马法(    )

    A . 适用对象不断扩大 B . 体现公正和公平 C . 伴随征服不断调整 D . 强调程序和理性
  • 10. (2018高三上·牡丹江期末) 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

    A .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 .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D .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 11. (2024高三上·重庆市模拟) 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市有住房的原则: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这一政策(    )

    A . 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 B . 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C . 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 D .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
  • 12. (2017·武汉模拟) 二战后初期,西方盟国对在德国实行的“非工业化政策”进行反思,他们指出:“在两次世界大战间隔的时期内,德国在欧洲市场上的强大地位并不是体现于它对欧洲经济的主宰,而是反映各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对许多国家来说,德国在正常的年代里,既是最重要的供货固,也是最重要的接受货国。”其主要目的在于(    )

    A .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 B . 化解法德之间固有矛盾 C . 扶植德国对抗苏联 D . 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 13. (2017·武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3黑奴贸易路线图

    材料二:1566年,“圣赫罗尼莫号”帆船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抵达马尼拉,于是,往返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初露端倪。航行于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大约将近两年往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西班牙商人主要致力于同中国乃至印度进行广泛的交易。生丝、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和它的各殖民地;棉布、麻布也为西属殖民地土著居民普遍接受。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三:从约19世纪80年代到1914年之间的大规模扩张是如此的迅速和广泛,乃至史学家称之为新帝国主义。在欧洲民族主义上升之时,夺取殖民地成为国家地位的象征和政治、经济威力的证明。工业国家迫切需要新的市场、廉价的原材料和有利可围的投资机会,推动了欧洲及其政府掀起跨越全球的新浪潮。19世纪中期后,欧洲人的大迁移势头非常凶猛。欧洲人涌向海外并跨越大陆。欧洲人用他们的新势力、财富和军事力量,前所未有地主宰了世界。

    ——摘编自谢尔曼、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 (1)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与黑奴贸易相比,概括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 (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市场出现的显著变化,并指出推动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

  • 14. (2017·武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罗素在其所著《中国之问题》一书中,论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有三:(一)文字以符号构成,不用字母拼音;(二)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三)治国者为由考试而起之士人,非世袭之贵族。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5. (2017·武汉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晚清时期,坚持银两和制钱双重本位制,但轻重成色随时随地而变;大量涌入的各种外国银元加剧了币制的混乱;各省也纷纷铸币,“所铸形式既异,成色亦复参差。”于是,在西方货币制度的影响下,清未发生了“金银本位制讨论”和“圆两之争”。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

    第一条:大清国币单位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

    第二条:国币种类如右:银币四种(一圆、五角、武角伍分、一角)、镍

    币一种(五分)、铜币四种(二分、一分、五厘、一厘)。

    第三条:一圆为主币,五角以下为辅币,计算均以十进。

    ……

    第八条:各种银币无论何枚,其成色与法定成色相比之公差,不得逾千分之三。

    ……

    第十二条:大清银行为国币兑换机关。

    ……

    第二十条:自本则例奏定之日起,所有各省现铸之银铜币,一律停铸。

    ——摘编自沈云龙《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

    1. (1) 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币制改革的影响。

  • 16. (2017·武汉模拟)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3月,法西斯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法修改长期敌视苏联的政策,主动回应苏联关于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建议,4月,双方展开谈判,但过程中充满着不信任。德国也在此前后展开外交活动,分别与英国和苏联密谈。

    8月1日,德国驻英大使迪克森发回他与英国政客密谈的情报:“(一)德国答应决不干涉不列颠帝国方面的事务。(二)英国答应完全尊重德国在东欧和东南欧一带的利益范围。(三)英国答应停止其现今与苏联的谈判。”

    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加议定书”确定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波罗的海国家属于苏联势力范围;双方瓜分波兰;苏联关心东南欧的比萨拉比亚的利益。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

    1. (1) 根据材料,分析英法苏进行谈判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苏谈判的结果并分析其影响。

  • 17. (2017·武汉模拟)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下面是辜鸿铭的部分言论摘录

    1. (1) 根据材料,概括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辜鸿铭的思想主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