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密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05-10 浏览次数:47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25小题,共75分)
  • 1.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北通涿都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主要说明大运河(   )
    A . 加速了南北的统一 B .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加快了隋王朝的灭亡
  • 2.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在长安兴办太学。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这些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
    A . 削弱了地方封国势力 B .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 . 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 3.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唐太宗曾问魏征什么是明君,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还经常劝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骄戒奢。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说明唐太宗( )
    A .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 积极进取和勤于政事 C . 以民为本和轻徭薄赋 D . 励精图治和注重文教
  • 4.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颂的“全盛日”出现在( )
    A . 隋文帝时 B . 唐太宗时 C . 武则天时 D . 唐玄宗时
  • 5.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下列文物反映了唐朝( )

    A . 农业发达 B . 商业繁荣 C . 手工业发达 D . 对外交往频繁
  • 6. (2019七下·新密期中)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和佛经、医药、历法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随后,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皇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与这些史事直接相关的唐朝皇帝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唐中宗
  • 7. (2019七下·新密期中)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由于他的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直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杜牧
  • 8.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观察下图,该图反映的史实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玄奘西行 D . 鉴真东渡
  • 9. (2023·长沙二模) 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反映出唐朝(   )

    A . 开放的社会风气 B . 和谐的民族关系 C . 活跃的对外交往 D . 尖锐的阶级矛盾
  • 10. (2019七下·新密期中) “万国尽抚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水腥,流血川原丹。”杜甫这首《垂老别》描绘了这场动乱造成的惨状,唐朝也由盛世从此走向衰落。这场动乱是( )
    A . 七国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11.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河南封丘县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的楹联写道:“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与“黄袍加身”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李世民 B . 赵匡胤 C . 赵构 D . 成吉思汗
  • 12.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北宋时期洛阳人尹洙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 . 文臣统兵 B . 等级森严 C . 文武并重 D . 重文轻武
  • 13. (2020七下·榕城期末) 到9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契丹服装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北宋官方曾多次颁发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材料体现了( )
    A . 农牧文化的交融 B . 民族政权的并立 C . 民族战争的延续 D . 对外交往的频繁
  • 14.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沙场秋点兵。”是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描写了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建立词句中“金”这一政权的民族是(   )
    A . 党项 B . 契丹 C . 女真 D . 蒙古
  • 15.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讽刺的是当时政权的统治者偏安江南,醉生梦死,不思进取的情景。这一政权是(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辽国 D . 元朝
  • 16. (2019七下·新密期中) 秧马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这直接体现了两宋时期( )

    A . 劳动力大幅减少 B . 垦田面积扩大 C . 耕作技术提高 D . 手工业技术高超
  • 17. (2019七下·新密期中) “上(宋真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人甚厚,提举官(管理市舶事务的官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千万缗(钱币单元),皆宽民力。”这表明宋代( )
    A . 重视农业发展 B . 加强对钱币流通的管理 C . 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D . 重视海外贸易
  • 18. (2023八上·南宁开学考) 1260年,他继承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他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他是( )
    A . 耶律阿保机 B . 完颜阿骨打 C . 铁木真 D . 忽必烈
  • 19.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种对地方的统治方式开始于(    )
    A . 秦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元朝
  • 20. (2019七下·新密期中) 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当时,负责管理今天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A . 安西都护府 B . 中书省 C . 澎湖巡检司 D . 宣政院
  • 21.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在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早茶肆、夜茶肆遍布各个街巷,瓦子相当普遍、繁盛,成为市民们流连之处。关于“瓦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于繁华的大都市 B . 市民阶层壮大的产物 C . 是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D . 市民买卖的固定店铺
  • 22. (2019七下·新密期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作者是李清照。在文学形式上,它属于(   )
    A . 汉赋 B . 唐诗 C . 宋词 D . 元曲
  • 23. (2019七下·新密期中) “唐宋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但宋文化呈现了不同于唐代的带有标志性的新面貌。……书籍得以比较广泛的传播,从而迅速地提高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水准……”为宋代社会文化水准迅速提升做出直接贡献的是(   )
    A . 造纸术的改进 B . 指南针的运用 C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 . 火药武器的出现
  • 24. (2019七下·新密期中) 《资诒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率编年体史书。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材料体现了该书的(   )
    A . 文学性 B . 严谨性 C . 创新性 D . 多元性
  • 25. (2019七下·新密期中) 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大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25分)
  • 26. (2019七下·新密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地区
    时间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朝廷遣使至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送给江南、准南、两浙等路,并将种植法张榜公布,予以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种占城稻,普及于淮南、江南东西、两浙、荆湖等路。

    1. (1) 农业工具的革新是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材料一中图片分别是唐朝出现的哪种新农具?其中图二中的农具的功能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重大社会变化出现的原因。
    3. (3) 综上所述,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关于经济建设的启示?
  • 27. (2019七下·新密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材料二: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达到,超过)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指出宋朝设置通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实行了哪一制度,指出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 28. (2019七下·新密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交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的两万石粟。

    材料三:

    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北宋与辽、西夏之间关系的特点。分析指出“榷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元朝时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
    4. (4)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谈一谈你能为加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 29. (2019七下·新密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元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八亚洲各国,时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人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1. (1) 结合材料一,列举两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 (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
    3. (3)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